对于学校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再认识

2013-04-29 14:27孙浩郑伟
建筑与文化 2013年8期
关键词:再认识建筑设计学校

孙浩 郑伟

【摘 要】 学校是我国最重要的教育机构,学校的布局规划以及建筑的设计关系着教学工作的实施乃至能否促进教学质量。本文结合当前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背景,重点探讨了对于学校布局规划以及建筑设计的再认识,以期为进一步促进学校的社会教育功效贡献力量。

【关键词】 学校 布局规划 建筑设计 再认识

当前,推动一体化建设,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是我国社会建设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乡镇建设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的,国家号召促进乡镇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提升乡镇的经济发展。因此,加快经济转型,致力于发展乡镇的特色产业,实现乡镇人均生活水平的进一步迈进,加强乡镇的经济基础,是确保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城市化建设的内涵不是建几栋高楼,在确保经济的前提下,城市化建设的内涵是乡镇在建设过程中的合理布局,从而使乡镇无论从经济、人口分布乃至整体面貌都符合城市的标准。教育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强化学校布局规划以及提升校园建筑物的设计水平,对乡镇的经济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当前我国多个区域内的学校布局规划以及建筑设计,提出了不同区域的学校规划以及建筑设计需结合区域特征的观点,探讨了针对笔者观察的再认识,以期为促进乡镇建设、提升各区域的教育质量献计献策。

一、当前各大中型城市学校规划以及建筑设计的主要特征

一般来说,由乡镇发展成为大中型城市不是历史必然的结果,也不是乡镇居民自发建设行为的后果,而是在规划部门的统一协调下而进行的长期建设活动。大中型城市是乡镇发展的主要借鉴,从学校的布局规划来看,大中型城市往往依据城市规模而进行了长期的规划措施,才能发展成为今天的局面。

以北京市为例。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据不准确数据统计,北京市目前约有外来人口9000万人,常住人口约2000万人,其中大多集中在东、西城区、海淀区、朝阳区、丰台区等核心区域。在教育机构方面,当前北京市约有小学1200余所,普通中学700余所,高校172所。除却高校之外,北京的小学、中学大多分布在人口密集的核心区域,学校的布局规划以人口为依据,从而有效解决了人口密集区域的教育问题。

在建筑设计方面,各教育机构充分考虑了北京市人口密度大、土地资源紧缺等实际问题,学校的建筑设计大多以小高层为主。此外,为了配合城市的整体风貌,北京市大多数学校的建筑设计应用了现代理念,如架空层配以架空走廊,维护性幕墙与装饰性幕墙相结合,走廊、挑廊、檐廊与绿化相融合,等等,从而构建了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建筑风格。

诚然,北京市是我国的首都,自元朝至今,城市建设经历了七百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历程,然而北京之所以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位居前茅,与当代的城市建设是分不开的。因此,北京市可以作为全国各乡镇学校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典范,是当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借鉴。

二、针对学校布局规划的再认识

在当代城市建设中,学校的布局规划可以北京市为参照,结合不同的区域文化以及地形特征,合理规划学校的方位。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其所带来的影响不仅是教学质量,还包括对教师,即教学资源的配置。当年传统的复式班早已远去,而面对教学资源的不足,许多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采取了合并制,扩充了班级内的学生人数。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的数量势必将要减少,针对学生,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在学校布局规划方面相关部门就必须要进行合理的配置。以县级为例,在县城各所学校求学的学生或是来自本县,也或是来自四面八方,即县属各个乡村。同时,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多,一些进城工作家庭下的孩子也需要良好的教育。因此,在学校规划方面,相关部门需确保两个重点。

其一,要确保学校远离工业区,且要保障学校周遭的交通方便。工业区的噪音与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远离工业区的基本目的即是为了给学生们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此外,交通也是在进行学校布局规划时的重点考虑因素。学生的全部生活内容主要是由学校与家庭两个部分构成,一所偏僻的学校虽然能够为学生营造好的学习环境,然而却为学生的上学制造了障碍,且交通不便的区域势必就会人烟稀少,也会影响学生的人身安全。

其二,要确保学校的布局规划与区域人口的密度相结合。当前大多数县城工业区与居民区混杂,为学校合理的布局规划造成了一定的难度。然而,相关部门可以居民生活区为中心,是学校尽量远离工业区,接近居民区。人口密度大的居民区域,是设置学校的最佳区域。

综上,关于学校规划的方案还有很多,受篇幅限制笔者不再一一论述。总而言之,在乡镇或城市规划中,对学校的布局规划应当是相关部门的第一要务。只有合理的设置学校,才能为“教”与“学”创造更好的环境,而教育也才能更好的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

三、针对学校建筑设计的再认识

当前,我国大多数学校学生多,教师少,这是当前影响我国教育发展中的一大障碍,且这种现象尤其以乡镇最为普遍。针对这种状况,笔者认为一些乡镇学校可借鉴大中型城市学校的建筑风格,在节约土地资源的前提下保障为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1、建筑高度的设计

建筑高度是指从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层的高度。在不同的区域,可依据区域的地理特征设计不同的建筑高度。然而无论是任何区域,抗震设防都是进行建筑设计的第一要务。从土地资源的角度衡量,乡镇或农村的土地资源较为广阔,因此校园建筑物不宜太高;而城市的土地资源紧缺,因此校园建筑物可以高层为主,然而前提是要确保符合国家规定的抗震设防标准。

2、 建筑外观的设计

从建筑的平面构思方面来看,学校建筑基本不限于外观形式。然而从学校的特殊性质分析,单体式建筑更适合乡镇或其他一些土地资源较为广阔的城市校园应用。单体式建筑的受力性能较好,且计算简单、施工方便,可作为大多数学校建筑设计的主要类型。双体式建筑通常适用于高层,可作为土地资源紧缺的大中型城市学校的主要建筑。此外,从建筑物的内部设计来看,实验室要接近生活资源如水、电等,以方便实验的取材;普通教室在一些乡镇的中小学校教学用房中占据的比重较大,对周遭环境的要求较高,因此可考虑采用单体式大空间结构设计,且与其他建筑隔开一定的距离,以确保教学环境的优良。

在学校建筑的外观上,设计者还可采用园林式建筑的设计理念,如将教学类建筑连成一排,与第二排相对应,中心地带可设置绿化带,或小型的运动场,如此将绿化与教学建筑相结合,既可优化教学环境,又能够创设优雅的校园氛围,从而提升学校建筑的实用价值。

结 语

在当代的城市化建设中,学校规划与学校的建筑设计是城市化建设中的重要部分。城市化建设需经济支撑,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绝大多数是由知识促成的。因此,城市规划部门要能够正确认识规划工作开展的重点与次重点,探索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与经济发展的内涵。只有促进教育的发展,才能实现国家的发展;只有更好的规划学校的布局,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学校建筑设计,城市化建设才有意义,而教育也才能为城市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云胜. 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校园规划设计的思考:南阳仲景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规划[J]. 建筑技术及设计, 2005, (5): 70-73.

[2] 莫彩蓮. 校园设计探讨——福州建筑工程职业中专学校校园规划及建筑设计[J]. 建筑知识, 2012, (5): 5.

[3] 彭菲. 浅谈生态校园规划设计——北城中学校区规划设计[J]. 建筑知识:学术刊, 2012, (B07): 108.

猜你喜欢
再认识建筑设计学校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建筑设计的困惑
对夏衍讽喻史剧《赛金花》的再认识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的思考与再认识
学校推介
《中国小说史略》对《水浒传》的分类再认识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探讨居、商、景一体化的建筑设计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