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晖
摘要:校园文化是高等学校所特有的一种精神,它的建设在学校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部分院校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事实证明,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本文试通过对高职院校的调查从校园文化建设对其与和谐校园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 和谐校园
一、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七大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长期目标,它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创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创建和谐的各行各业。建设和谐校园是这一创建活动的具体体现,也是培养全面发展高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构建和谐校园既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所以,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构建和谐校园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要以人的生命和价值体现为本,以实现学生自身价值,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本,把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作为最终目标,使学生能够在和谐的环境中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
二、和谐校园与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和谐校园是我国高职院校校规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它是教学事物存在的最佳形态,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创建和谐校园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建设和谐校园,就是要使高校中各种有利于发展的要素间形成一种协调均衡的和谐状态,其中主要体现为校园各组织之间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和人际关系的和谐等等。
校园文化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华勒1932年在其著作《教学社会学》中提出的。目前,在国内,对校园文化虽然没有精确的定义,但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其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积淀形成的、以学校管理者和广大师生为主体不断创造并共享的精神和物质文化的结合体。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途径与方法,和谐校园的本质属性是文化内涵建设,所以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途径在于校园文化建设。
三、校园文化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存在不少问题:
1、对校园文化内涵的理解不全面,定位不准
有的把校园文化等同于文化活动,注重开展丰富多彩,为师生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而对校园精神的的培育和影响重视不够:有的把校园文化等同于学生文化,甚至只是学生的课余文化、社团文化,比较重视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而较少注重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2、校园文化建设特色不鲜明,缺乏个性
虽然很多高校都把建设社会主义方向的、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制度思想和目标,但相当一部分高校校园文化的表述多为求实、创新、奋进,趋同化比较严重,缺乏风格独特的个性。
3、校园文化的核心地位不突出,辐射力不强
这突出表现在比较注重物化环境的建设,而对营造具有文化深度和文化底蕴的校园精神、人文环境研究不足,校园精神的核心地位不突出,凝聚、感召、教育功能不明显,一些文化活动品位不高,学生对社会不良文化的免疫力不强,校园文化对社会文化的辐射、示范作用发挥有限。
四、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变化
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教育环境的巨大变化与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文化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变化。一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西方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在我国迅速传播,对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民族传统文化造成冲击;二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崇尚物质生活、轻视精神生活,追求物质利益和物质享受,忽视政治方向和人生修养等社会现象普遍存在,师生价值取向尤其是学生的思想观念、学习观念、就业观念、人生规划也发生重大变化;三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手机的普及,知识、文化、信息的传播和接受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甚至极大地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思维特点、行为方式。这三大变化对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去分析、研究、解决。
五、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
1、深入开展校风建设
通过校风建设,可以使全校师生树立全心全意为建设特色社会主义贡献自己全部力量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及不怕困难艰险、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学校的宝贵资源,并结合学校实际规划,在学校办学思想和理念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师德教育,进一步规范师德管理,在学生中宣传师德建设先进典型,积极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园风气和优良教风。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具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能以完善的人格和优雅的气质去感化和影响身边的人,只有这样,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才能担负起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对于学生必须制定和完善大学生行为规范,严格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他们能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形成努力学习、诚实守信、勇于创新的优良学风。
2、大力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将素质教育融入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环节中,比如可以充分运用各种教学环节和手段,挖掘各类专业课程中的文化素质教育的潜在功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也可以邀请名人名家到校讲学,作报告和讲座。通过这种高品位的人文氛围可以潜移默化的滋润学生的心灵,在这种校园环境的熏陶下,是学生们的视野开阔,使之思想和心灵趋于成熟。同时,高校也可以开设一些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课程,通过一些传统的艺术进校园,不仅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还进一步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不仅如此,高校还可以在丰富第二课堂的基础上,拓展第三课堂,让艺术进一步得到升华,一方面,通过积极组织各类竞赛激发学生热爱、向往、参与艺术的激情 ,另一方面走出校门,让高雅艺术服务社会。
3、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开展丰富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既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观念和文化环境,也有利于营造特有的校园风气和校园精神,对培养符合一定教育目标的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校园文化活动作为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把德育、智育、美育渗透到思想政治、文娱体育等方面的校园文化活动中,使大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实,道德境界得到进一步升华。还可以充分利用五四青年节、建党纪念日、国庆节、一二九运动纪念日等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班会、团日活动,提高学生的爱国、爱校热情。利用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宿舍的实践活动为契机,把素质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养成文明行为,从而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通过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读书节、运动会和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4、积极开拓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等新型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开展诸如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工作,建设一批精品网站,搭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通过平台,让师生通过互联网交流思想,探讨发展,使网络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渠道。除此之外,还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作用,对他们要加强引导,确保校园文化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5、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高校可以通过请优秀校友到学校中对学生宣讲其成才经历和对人生的感悟来激励大学生励志成才,借助于开学典礼、入学教育、军训、毕业典礼、各种荣誉的颁发仪式等具有特殊教育意义的活动,激励大学生求实、奋进、和谐、创新。对于诸如教学场所、教学设施、图书馆等硬件设施要进一步完善,优化学习环境,不断满足大学生学习成才的需要。高校可以整合各种资源,建好校史陈列室,让学生认识学校的历史、办学思想和理念,从而增强教育的感染力。
现实中,优美的校园景观往往能够激发大学生的爱校热情,所以,可以在诸如教学楼张贴名人名言或师生自己的作品,在公共场所布置内涵丰富的浮雕、雕像、书画等文化作品。让大学生参与到校园绿化的设计、建设、命名及管理中,一方面不仅增强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环境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在自然环境的改善中,使师生的思想品德、人际关系、习惯养成等方面受到感染、激励和熏陶。
六、正确处理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关系,进一步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通过对一些高校的取证调查,发现大部分高校把校园文化建设还仅仅停留在物质文化建设中,而忽视了师生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将校园文化建设与促进师生成长简单的理解为环境与人的关系而忽视了教育的整体性,在不同程度上误导了校园文化的实践。实践证明,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推进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就必须正确处理好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各种利害关系,这是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保证。
1、要建设好和谐校园文化就是要要切合实际的进行创新发展,继承是基础,创新发展是生命力,没有创新,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就会失去方向。其实,这是一个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问题。我们正处在价值观念深刻变革的时代,在这一时代,东西方文化、不同国家、名族的不同文化、有益文化与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同时并存,在这种情况下,全校师生就必须在思想上达到共识,在建设中始终坚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把它贯穿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始终,并成为全体师生奋发向上、共同进取的精神纽带。
2、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正确处理好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师生员工作为校园文化的共同建设者,必须正确对待他们在建设中的角色,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并时刻把道德素质培养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而另一方面,作为教师更要志存高远,潜心育人,不断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教育水平和工作效率,把教育育人落实到实处,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3、学风建设既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又对第二课堂教育具有促进作用,而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由此可见,处理好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所以,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可以结合学风建设和专业特点来开展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一系一节一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比如外语系可以开展“外语文化活动周”、艺术系的服装专业可以组织服装文化艺术节等。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开阔眼界,拓展知识,培育良好学风,进而激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人文素质的提高。
4、处理好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校园文化建设在关注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更要把精力放在精神文化建设中,最终通过提升精神内涵达到育人的效果和实现物质文化建设的教化功能。校园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在于培养学生成才,最终目的是使大学生和谐发展。所以在文化建设中,即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让学生能够在团队活动中磨练成长,还要关注贫困生、弱势群体的成长,让他们能够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关心。通过开展一些同学们感兴趣的活动,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做到知识、技能、道德、学业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肖青.浅谈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与和谐高校建设的关系[J].教学管理,2011(33):258-259
[2]彭波,杨广平.社会转型期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价值工程,2010: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