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燕
摘 要:在整个教育教学体系当中,德育始终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工作环节,其表现出了较强目的性与针对性特征。针对德育工作的开展进行详细分析与研究,不仅与社会个体的基本生存需求有密切关系,同时,也体现为对生存方式以及对生存质量的有效提升。在现代科学技术建设发展不断密切的过程当中,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整个社会构成要素的影响表现极为显著。这也正是技校人才培养的发展空间。本文依据这一实际情况,以德育与技校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首先针对在技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展开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之上研究了在技校人才培养过程当中,德育工作应采取的措施与发展方向,旨在于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德育 技校 人才培养 模式 管理 分析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156-02
广东省云浮市技工学校是一所全日制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当中,其需要承担技能培训工作、推荐就业工作以及技能鉴定工作。整个学校基于对自身办学优势的充分遵循,建立在对云浮市以及广东省人才市场实际需求的基础之上,在专业设置方面具备包括汽车维修、机床切削加工、数控加工、机电维修、电气自动化、计算机应用以及会计电算化在内的相关优势专业,对于人才的培养倾向于专业性、复合型以及创新型这三个方面。本文现结合广东省云浮市技工学校教学实践开展情况,针对未来德育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做详细分析与说明。
1 技校人才培养与学生德育教育的关系分析
德育工作的开展在整个教育教学体系的发展过程当中,德育学科自身就表现出了极为显著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特征。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对于技校人才培养而言,其作为学校各类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施方式,同样有着明显的时代性特征。换句话来说,未来德育工作的开展与技校人才培养模式之间不但不能分离,同时,还应当最大限度的相互适应与促进。与此同时,在现代经济社会对于人才要求持续性变化与发展的过程当中,人作为社会发展中的个体,其所表现出的发展需求同样处于变动与发展状态下。在这一过程当中,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能够针对人的个体化发展趋势与方向进行准确判定,从而能够将系统开放性特征与可持续性发展特征充分融于德育理论体系的研究与构建过程当中。基于对以上问题的分析,不难发现:在技校发展过程当中,针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创新,推动人自身的发展,充分确保人自身发展需求能够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时代需求保持一致性特征,这一点作为未来德育的发展基础与方向,需引起关注。
结合中职院校定位的特殊性(中职院校的基本定义为:建立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之上培养具备技能优势与高素质的综合性劳动者)来看,中职院校应当在针对学生进行高中程度基本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结合职业岗位的基本需求,有针对性的展开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教育工作。而与之相对应的德育教育工作方式应当表现为:在充分契合时代发展背景下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前提条件下,同时,从理论方面以及实践方面入手,展开积极创新,确保理论体系研究能够与时代经济发展始终保持良好且稳定的互动关系,这对于未来德育工作的发展而言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而言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特别是对于技工院校而言,在人才培养方面对于人才复合型特征、专业性特征以及创新性特征均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技工院校所立志于培养的人才不仅针对知识、技能有着系统要求,同时还包括对人才思想政治及思维意识方面的要求。按照此种方式,要求技工院校学生能够具备以下两个方面的思想政治意识:一方面,技工院校学生应当在政治立场上保持坚定不移的特性,能够热爱身处的祖国,能够热爱祖国的一切,并将祖国利益的实现视作自身努力奋斗的目标;另一方面,技工院校学生应当具备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在面对恶劣环境下所能够表现出的自信、积极与乐观心态,同时还应当在具备勇敢拼搏与创新的发展意识。
按照以上分析不难发现:技工院校所需要培养的人才是一种能够积极面对新鲜事物,接受新鲜事物,同时应用新鲜事物的综合性人才。只有在德育工作的支持下,为技工院校此类人才的培养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动力,才能够更为有效的推动技工院校所培育人才的智育全面发展。
2 技校人才的培养应当不断发展并优化德育教育的开展分析
首先,在技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中,需要指导学生能够独立且正确的分析现实生活中所涉及到的各种问题。德育教育应当引导学生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所学习并吸收到的所有知识与理论,其最根本性的目的仍然在于实现对现实生活的指导。特别是在人才创新型培育方面,如果无法做到教学工作与生活实践的有效融合,则并非称得上是对人才的有效培养。在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当中,首先应当遵循的是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基本原则,引导学生能够在所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基础之上,深入现实生活当中,以实践的方式不断丰富并完善自己。与此同时,通过德育教育的方式,学生所具备的社会责任感与责任意识将得到有效强化,这对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的提升而言无疑有着重要意义,而这对于技校专业性人才的培养而言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在技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中,需要积极引导学生以个性化的方式健康发展,一方面实现与德育教育基本工作目标的一致性发展;另一方面还能够为技校专业型、复合型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打下可靠基础。在这一过程当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在技工院校教学过程当中,以德育教育为出发点,努力营造一个平等化、生动化且有序化的校风校纪。不难发现:受到传统应试性教育模式的影响,传统意义上的人才培养也表现出了极为显著的应试性特征。这使得技工院校学生长时间处于一种以服从为第一反应的教学分为当中,对于学习的兴趣及行动实施质量低下。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在新时期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应当基于对素质教育相关了理念的充分遵循,在教学过程当中支持并鼓励学生敢于抒发自身的观点与见解,同时也要求教师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住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实现对学生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的充分调动;(2)在技工院校教学过程当中,需要着眼于对校园文化的构建。从德育工作的研究视角角度上来说,适应于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的校园文化需要充分体现艺术修养以及科学文化素质特征。技工院校可以以年度性的艺术节等相关活动为契机,通过各种文化活动的方式达到对学生的有效感染与熏陶。与此同时,技工院校还可以通过对班级及整个校园环节布置措施的优化,达到感染学生的关键目的。诸如将校规校纪挂设于班级内,悬挂国旗等多种方式,均能够达到开拓技工院校学生多样化成才道路的关键目的;(3)在技工院校教学过程当中,除需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予以重点关注以外,还应当充分强调对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通过各种小组性活动或是班级性活动的方式,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按照此种方式,同样可以达到培养并锻炼学生与他人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而这同样是现代经济社会对于技工院校所输出人才的要求所在,值得关注。
3 结语
从人自身的发展角度上来说,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研究视角作用下,不难发现:尽管在构成方面,人的个体化差异极为显著,但在人社会性需求方面,差异性构成要素作用下人的需求却倾向于表现为一致性状态。在现代社会建设发展的过程当中,不论是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发展又或是人与人相互之间的生存与竞争,均应当成为德育体系下工作研究的重点与关键所在。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德育作为人自身发展过程中关键内容,对于“人本”内容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总而言之,本文针对未来德育工作开展与技校人才培养工作之间的关系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引起各方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1] 张兴亮,郭潇,原宪瑞,等.基于成长过程的“2+X”高职德育人才培养模式[J].职教论坛,2012(5):67-68,71.
[2] 程东旺,黄伟良.“红色文化”的价值形态与德育功能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2):19-21.
[3] 郑健龙.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教育观、人才观及质量观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3):9-12.
[4] 殷世华,张卫星.加强学风建设,提升德育水平—— 浅谈“学风建设”的一些思考[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1):4-5.
[5] 李祖超,王夏露.导师主导的研究生德育模式探究——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视角[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36(4):65-68.
[6] 冯建军.“德育与生活”关系之再思考—— 兼论“德育就是生活德育”[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4):132-139.
[7] 徐应霞.把德育注入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1(5):75-76.
[8] 黄春凡.德育融于教学培养素质人才——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相结合的教学案例分析[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1(7):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