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广州水博苑为例介绍传统岭南园林与现代园林的融合

2013-04-29 04:14林妍栏
建筑与文化 2013年8期
关键词:岭南文化特色

林妍栏

【摘 要】 岭南独特的地理、人文、历史形成了独特的岭南文化。新型城市化战略下更应传承传统岭南文化,复兴岭南特色。本文以广州水博苑为例从选址、空间布局、建筑特色和植物造景方面介绍了传统岭南园林与现代园林的融合,体现具有韵味美、时代感和文化沉淀的岭南园林。

【关键词】 岭南园林;岭南文化;特色

传统岭南园林既有中国园林的基本特点、又受地理环境、自然气候和乡土文化的影响而在布局形式、建筑特色、植物造景等方面独具地方特色。 [1]新型城市化战略下更应传承传统岭南文化,复兴岭南特色。广州是产生岭南风格的大本营,本文以广州水博苑为例介绍传统岭南园林与现代园林的融合,营造具有时代特色又保留传统岭南特色的园林景观。

1 现状分析--记录历史踪迹

广州水博苑选址在海珠區琶洲公园内。明清时,琶洲是著名的海港,是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遗址。琶洲塔公园位于琶洲岛上,面积约15.3万平方米,靠近珠江,毗邻琶洲会展。琶洲塔有“琶洲砥柱”的美誉是清代羊城八景之一。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琶洲塔与赤岗塔和莲花塔都是明代万历年间建立于珠江岸边的风水宝塔,而且一直被人们称之为广州之塔。[2]将水博苑设在琶洲塔公园内,既可追溯羊城历史的渊源也能体现岭南园林的文化积淀。

2 项目定位----彰显岭南人文

水博苑作为未来广州的核心园林具有以下定位:

1)弘扬岭南园林的特色和人文积淀,体现生态自然。

2)体现岭南人追求自然、艺术,崇尚美观、精巧的务实精神。

3)发挥项目的核心意义,带动周边区域和城市的发展建设,促进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和发展。

3 空间布局----巧于因借

故凡造作,必先相地立基,然后定其间进,量其广狭,随曲合方,是在主者,能妙于得体合宜,未可拘率。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3]园林与环境的结合首先要因地制宜,力求与本项目地形、地势、地貌相结合。水博苑在布局上依形就势,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和周边环境,利用北边的珠江和西边琶洲涌,将珠江水通过琶洲涌引入园内形成中心湖。保留并强调原有古迹—琶洲塔,尽可能保护当地的历史文化。

布局上采用传统岭南园林的手法,以山水园为主强调空间的合理利用,利用建筑合理划分景观空间,并采用遮隔增加景深。

适当扩大水面形成“一山一水,山水镶嵌”的景观空间布局,利于水博苑的景观空间组织。总体形成“双轴相扣,四珠连环”的循序渐进层次分明的空间秩序。

在入口广场设治水碑,与琶洲塔一北一南遥相呼应,承古传今。拓宽湖面利用琶洲涌从珠江引一活水入园,穿行园区环绕金鳌形如龙行天下又如蟠龙吸水。总体布局形成“珠江—水博馆—治水碑—琶洲塔”的景观次序,隐喻龟龙缠绕的风水格局也体现玄武形象。

4 建筑—体现岭南符号

建筑和园林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4] 而“岭南建筑处处是中国情调、岭南神韵,它强调建筑空间不但与外部环境渗透,而且在内部围合成各种不同氛围的庭园,使庭园、园林与建筑空间有机结合,创造出宜人、自然的环境。建筑与庭园相结合是岭南建筑语言中的重要词汇之一。[5]水博苑中的建筑作为园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应有其特色又要与环境相协调。不依靠单体的形象而采用建筑群体现空间感而展现其艺术魅力。建筑的体量与园区的大小相宜,建筑布局和空间处理上更灵活更富于变化突出其序列性。

注意岭南传统元素的提炼和运用,建筑细部中的构件如门窗格扇、花罩漏窗和套色玻璃做成的纹样图案,在光影的作用下犹如一幅幅织锦。装饰上则采用了岭南特有的工艺 — 砖雕和灰塑,一组组活灵活现的人文故事图,色彩艳丽、栩栩如生,仿佛诉说着一个又一个未完的故事。这些蕴含丰富岭南文化的特色构造,体现了岭南人的心灵手巧和丰富的想象力。

5 植物造景----葱郁花繁

植物造景为岭南园林的主要要素之一,是组成园林环境的重要部分,植物造景更需独具匠心。植物造景上突出岭南地域文化和植物文化,并将二者紧密结合,衍生出富有诗情画意的岭南园林文化特色。[6]水博苑的植物使用岭南乡土树种更能展现城市的气候、人文特性并增加城市文化底蕴。并结合周边建筑和空间考虑,利用虚实结合、乔、灌、草结合的方式来丰富景观层次和营造丰富生机的景观效果。

利用岭南地区植物常绿、种类繁多的优势,在配置上注意按植物的季相演替和花期来造景,并注意在主景区种植高大乔木,配以观花观叶地被,形成常绿与四季繁花并存的植物景观风貌。在主展馆周边配植竹子,既能体现岭南地区特色又能表达特有文化气息;休息区周边打造可观可听雨打芭蕉景观,传承传统的岭南植物造景。

植物的选用考虑体现岭南特色又能表现项目特点,如:细叶榕、木棉、水翁、蒲葵、苏铁、黄金间碧竹、赤楠葡桃、四季海棠等。

结语:岭南园林是中国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传统岭南园林时要结合项目的时代性、地域性,从空间布局、建筑特色、植物造景等方面把传统岭南园林的特色融入到新时代的园林中去,营造具有时代性又能代表岭南的新园林。

参考文献

[1] 陆琦.岭南园林与人居环境的创造[J].新建筑,2000,(2)52-54

[2] 广州市海珠区环境保护局编/罗可尧主编.物华天宝-广州市海珠区历史人文遗迹[M].2002

[3] [明]计成著、赵农注释.园冶图说[M].山东画报出版社

[4] 宗白華等.中国园林艺术概观[M].南京:江苏人们出版社,1987

[5] 谢浩、朱雪梅.相互呼应 浑然一体——岭南建筑与庭院空间相结合的特色分析[J].建筑技术及设计,2007,(9)122-129

[6] 朱纯.乡土植物在岭南园林创新建筑中的作用[J].广东园林,2012,(6)29-32

猜你喜欢
岭南文化特色
中医的特色
毕家铭作品《岭南文化天桥设计》
岭南文化名家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特色小镇党建怎么抓?
岭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应用
岭南文化遗产讲座——《仓东计划》的理念与实践在广州举行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