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鹏
吉奥夫·斯蒂芬在“中外摄影家大PK”(以下简称“大PK”)活动中提交了20幅单幅作品。他与王石结对PK。从“大PK”活动的作品形制角度而言,即分为单幅或组照,由于前面主要在评价王石的组照,这样就不太好把两位选手的作品在形制等同的前提下进行评价与品读。全部中国选手氛围下的“大PK”活动,对提交作品的形制要求是刚性的,中外选手共熔一炉氛围下要求是柔性的。存在决定意识,你得理解特色是有土壤的。本文标题中的嬗变一词,仅取英文的evolution,演变;以及permutation,改变特征的置换之意。说明此点,希望避免产生其他含义的理解。
吉奥夫·斯蒂芬的作品在我们常说的以照片样貌来呈现上,做得很好。他的作品大多影调细腻、层次丰富,不同事物的色彩再现准确、自然。可以确信无疑,他能够娴熟地掌握数字影像处理技能。比如《五云峰之一》《西岳庙之一》,堪称佳作。可以体悟作者在景物面前独运匠心,画面诸种元素的空间构成协调有序。因而,雨雾风景的阴霾气氛似正被清风吹散,庙堂内景的庄严随着镜头视角与入射光的结合运用陡升雅意。说到以艺术语言描写形象,中国文化一向重视“立象以尽意”,似乎吉奥夫·斯蒂芬的这两幅作品的画面中也有一股“中国风”拂过。《五云峰之二》《苍龙岭之二》是规矩的风景照片,与主体相关的华山气象条件表现准确。《苍龙岭之二》的作品标题有问题。华山苍龙岭是指,从东峰向北峰攀爬的一段险路。从北峰俯观苍龙岭,整块花刚岩体色发青、岩顶色黑,如苍龙腾空于峡谷间,故得其名。苍龙岭山形险峭,坡度45度,山道宽半米、长百米,两侧都是悬崖。它是通往华山东西南中诸峰的唯一通道,所说“自古华山一条路”即指此处。如此看来,他的两幅照片所拍摄的都不是苍龙岭。很可能是把拍照时的立脚点误会为镜头中的山峰名称了。
吉奥夫·斯蒂芬的作品在画面构成上具有如下特征:一,多用对角线构图安排被摄对象,无论主体、陪体沿对角线相互依存;二,画面中多有三角形在空间中分布,即使对于某个物体进行取舍安排也呈现三角形的形体;三,浏览画面的视觉是游动的,是由前向后、由内及外的,并且以被摄元素的形状、动态引导视觉向画面的后方、远方、外方、上方游动。前两点是外在的画面视觉特征,第三点是内在的视觉心理特征。归纳这三点,阅读画面,可以品味到吉奥夫·斯蒂芬的视觉重心是向上向外的。如果说,比较王石和吉奥夫·斯蒂芬的作品,两者在文化与心理意象上的差异明显,所依据的正是第三点。从作品主题比较,两者差异巨大,这是文化层面的不同。从画面的视觉特点比较,与吉奥夫·斯蒂芬相反,王石的视觉重心是向下方、向内里延伸或回落的。
试举例说明吉奥夫·斯蒂芬作品的视觉特征。《避诏崖》,对角线构图,岩石色黑居下方,绿叶、天空色浅居上方,视觉会从下向上浏览,并走向画面外方。《西岳庙之二》,人物身姿的外轮廓线是粗略的三角状,人物托着脸庞的手掌状态和并拢的手指引导视线向上浏览,身后的立柱与空间也起着辅助作用。
本文标题说吉奥夫·斯蒂芬视觉心理的多重嬗变,是因为除了以上的画面视觉心理表现,借用镜子拍摄的照片代表着他另一种视觉心理意象。人们知道,从生物学角度看人感知事物,有一个从视网膜到大脑的传输过程。那么,人在这一过程中的心理又是如何活动的呢?从心理学角度看,人在生活或活动中,接触或认知事物会经历感觉—组织—辨认与识别的过程。
以《东峰观日出之一》《东峰观日出之二》为例。吉奥夫·斯蒂芬在华山峰峦间摆设两面小圆镜子,镜子和山峰是两个主体。镜子中映像了观看日出的游客和有限的景物。于是画面中出现一真一假两个场景。面对镜头拍摄的场景是真实的场景,从镜子到山峰是原本的真实主体;面对本真,镜子中映像的场景却是虚拟化的意象情景,但是也成为了主体。物理学告诉我们,镜子中的像是虚像,它不是真实的存在,是依赖人的感觉的存在。品读这两幅作品,你的心理活动势必要经历先感觉镜头所摄,再从感觉出发去组织知觉,进而辨认与识别所看到的所有真实与虚拟的主体。《云梯之一》《云梯之二》与上述意象表达正相反。镜头中的第一主体人物和第二主体山峰都是真实的,镜子中映像的是镜头中不存在的拍照游人。作者在这里的心理意象是,利用来自镜头中被拍照人物在近距离形成的视觉刺激,来解释、辨认来自镜子中虚像的信息,进而感知现场环境中的客体(拍照的游人)也在远距离给予了视觉刺激。
责任编辑/张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