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俊
如果让你回想心目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角色,也许你会想到去年风靡海内外、触动你我心灵的“文艺片”中的草根女性代表“桃姐”,或许会想到美国作家露易莎·梅·奥尔科特笔下的那四位为爱情、为理想自强不息的“小妇人”,亦或会想到轰动英国政坛、影响世界的女性政治家、“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尽管她们在生活、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最终的命运皆不尽相同,但在她们的身上无疑都闪现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自强自立的精神。环顾周遭,其实我们的身边亦不乏这样的女性。就设计圈而言,台湾女性设计师谭淑静就是这样一位集设计师、经营者、妻子、母亲四个角色于一身的积极女性。
70年代早期,谭淑静出生在一个四面环山,夕阳和海滩均触目可及、视野开阔的小城市,父母都是平常人。虽然儿时的谭淑静并没有立志要成为一名设计师,但她从小居住的城市的空间感和比例却在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她对空间的感知以及她脑海中对于空间概念的形成;虽然父母并没有刻意想要将她培养为一名设计师,但她却从父亲作为土木工程师的职业中渐渐汲取了一些工地上的知识,比如:如何开挖一块荒地、打地桩,如何打造钢筋结构、看图纸等,甚至还亲自“审视”过许多样板房。伴随着她从众多室内装潢杂志上汲取的越来越多的设计专业知识,她对空间设计的热爱在不知不觉中萌芽且一发不可收拾。
大气、稳重、整体散发着如诗人般的文艺气息,是对谭淑静的第一印象。而她的设计作品亦如其人:大气和稳重中隐隐透着一股令人心满意足的安逸和宁静感。与众多台湾的传统女性不同,谭淑静骨子里是一个向往自由的人,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前期她对于专业及兴趣爱好的选择上,还体现在她后期的事业发展中。大学联考时,一心认准了设计专业的谭淑静没有听从父亲的建议选择应用美术系,毅然选择了出路较窄的室内设计系。而大学毕业后,在设计公司积攒了四年设计经验的谭淑静出于对当时设计大环境的失望,却又转而学习摄影。一年的摄影专业训练,开启了她的另一只“眼睛”,使她形成了用视觉去记忆、去感受的习惯;同时,她在摄影方面对于光线、构图、色彩和景深的认知也对她日后再拾空间设计大有裨益。1997年,谭淑静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此后的八年中,她独立经营工作室,独自面对没有公司体制庇护带来的诸多问题,也在学习从无变有的能力,为下一个阶段——成立禾筑国际设计做准备。公司成立后,一心钟情于设计的谭淑静对事业没有太多企图心,用她自己的话说“公司的一切都是在跟着状况走的”。然而,正是拥有这样一颗没有企图的心,让她专注当下、脚踏实地地往前走,最终让禾筑取得了今天的成绩以及在设计圈的影响力。
“留白”是谭淑静在空间设计中主要思考的主题,也是她的设计作品的一大特征。“留白”的概念最初出现在谭淑静的脑海里是在她上小学时的英文打字课上。当时,老师教他们将纸放入打字机定位时,要他们注意纸的范围所设定的位置,从而讲到“Margin”这个词,亦即纸四周的留白部分,从此“留白”的概念便在她的脑海中印记下来。在画面内容之外,她总会看到留白部分以及留自在视觉上对整体画面的影响。而后从事设计以来,这一概念便延伸至她的设计作品中。在具体项目的设计中,“留白”的概念与谭淑静所主张的“疗愈空间”的概念手法从来都是如影随形的。谭淑静认为,由于现代人生活、工作的压力过大,每天吸收的讯息过多,“留白”的设计手法能给他们创造一个可以静下心来沉淀自己的地方,同时辅以“疗愈空间”的设计理念能让空间整体给人安逸感的同时不失温馨的感觉。在最近完成的“竹北王宅”的设计中,这两种理念的结合更具代表性。设计师以白色作为居室的主色调,辅以自然木质,呼应富有弹性的功能空间。同时,在家具、柜体、墙面上运用实木、铁件、涂料等,以不同材质的搭配与比例运用,打造出空间干净利落的造型和线条,使居住者时刻体验着返璞归真的闲适氛围。
由人及己,谭淑静生活中的“留白”亦别具一番意义。当经历过白天的喧嚣和忙碌后,当夜晚来临,谭淑静会将自己抽离出来,重整白天遗漏的重点,沉淀下来思考设计、思考禾筑未来的发展。因为在她看来,如果“禾筑”是一粒麦穗,她无疑就是那个欲将麦穗发展成为禾场的耕耘者,而“禾场”的梦想也是禾筑最初的寓意所在。
对话录(以下《现代装饰·家居》简称《现》;谭淑静简称T)
《现》:小时候有何有趣的设计体验?
T:小学时,我很喜欢绘画课。在我看来,老师教的那些绘画技巧总比其他科目更容易印刻在脑海中。记得有一次母亲想请裁缝制作衣服,我借此机会为自己和母亲各设计了一件衣服。从绘画到选布、色样、取材都经过一一思考,最后让裁缝制作了出来。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这次经历挺有意思的。
《现》:1996年,你在室内设计公司积攒了一定的设计经验后,为什么想到进行摄影专业方面的培训?从摄影培训中学到了些什么?
T:1996年,我给了自己一个“出走”室内设计的机会,起初是出于对整个设计的大环境的失望。大学毕业后工作的四年中,我很专注、努力地学习和积累经验,因为当时心中仍对改变设计环境有着理想和期待,但是后来在处理公共建案中却看到因预算分配不均,以致同一个运动公园的公厕仅有100万台币(折合人民币20.4356万元)的预算,且设计与工程品质都很粗糙,而第二期的预算却又因过多,必须要编制一个台币2.5万(折合人民币5108元)的垃圾桶。从这件事我明白了要让设计大环境变得更好,设计者的力量实在是太薄弱了。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失望中,我才想转做自己认为比较可以自我掌握的摄影行业。因为放下了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我每天拿着相机四处取景拍摄,直到后来发展成眼睛在看到任何事物时,便会不自觉地框景,眼睛变成了观景窗。学习摄影的另一大好处就是对光影、光线的观察。在棚内教学中所教导的光比概念也让我在空间照明设计中受益匪浅。
《现》:什么是“疗愈空间”的经营理念?在你们的网站上显示,禾筑设计扮演着空间整疗师的角色,擅长转化建筑物原本的条件限制,打造空间的表情与生命。请举一次令你印象最为深刻、最具挑战性的设计经历为例,来说明你们的这一特长。
T:我对空间设计的根本想法源自“疗愈”这一概念。什么是疗愈空间?简单地说就是一个让人觉得舒服、愿意久呆的空间,就像我们单单注视孩子安睡时的感受。人因此能放下压力,回归安歇的心情。疗愈概念的空间不限任何风格,能妥当地处理形成空间的每一个元素。
举“建声听觉诊疗空间”为例,该项目位于一个原本如废墟般的五层楼高的长方形建筑内。我们挑选了第四层作为主要接待层,希望听障朋友在这里能感受到“听见城市的语意与花季”这句话的意境。我们特意选在临街向光的一面,主楼梯的旁边位置,用三分之一宽度的楼板做了一整片跨越两层楼高的植物墙,试图让更多的自然光引入室内,使听障朋友在接待区等待时,能欣赏这片都市建筑内的绿意,看见鸟儿在上面停留,也能看见下雨或风吹动植物时的律动。此外,因为植物墙跨越两层楼高,位于第五层的贵宾诊疗室的人也能欣赏到这片绿意。
《现》:如我们所知,你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你觉得基督教教义中的哪些观点与你的设计观不谋而合?
T:圣经《耶利米书》中提到的拔出、拆毁、建立和栽植的观念不只与我处理设计问题的方式不谋而合,而且也跟公司的经营管理方式不谋而合。
例如,在空间个案的处理中,当我规划一个老屋时,我会先勘察和了解这个房子的根本问题所在,例如,因为本身的坐落方位带来的优缺点,具体是受风面、当阳面与建筑开窗的关系。“拔出”,就是找出房子存在的问题,例如:一面因常年受风,材质出现龟裂的外墙,室内产生严重的壁癌现象。壁癌的根本解决之法是从渗漏水的源头进行彻底处理,找出根本问题,这个步骤就是“拔出”。接下来需要把已受潮的墙面材质进行拆除直至见到红砖结构,这个步骤就是“拆毁”。此步骤必须根据对前一步骤的了解,对症下药来处理。接下来就是“建立”,此步骤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心思。我们会一道道地涂上防水涂料,并且仔细耐心地施工作业,等干燥后,再进行下个动作,同时一边做还需要一边观察。“建立”阶段就是一个改善房屋“体质”的过程,亦即基础工程部分。“栽植”就是在一个好的房屋“体质”上对其进行装饰,例如等这片墙的壁癌问题都解决完后,通过“栽植”赋予这个空间全新的面貌和生命,使这面墙展现其完美的面貌。总的来说,栽植就是使整体的室内设计成型的过程。
同时,我也会用这个方式来带领禾筑团队。虽然会需要时间和耐性,但是却能通过这种方式建立团队的默契及扎实的能力。
《现》:近年来,许多台湾设计师选择来内地发展。而随着禾筑设计的作品越来越多地在内地亮相,也深受越来越多内地人的喜欢。请问公司规模在未来是否会扩大?是否有意愿跨足内地市场?对于禾筑未来的发展,有何想法?
T:禾筑设计很荣幸作品能受到内地大众的喜欢,我们也有意愿来内地发展。目前禾筑团队的预备基础功也很扎实,团队合作默契,也在做多方面的整合及更细致化的设计,随时预备内地项目方案的操作。禾筑未来的发展仍会以设计价值为核心,发展不同方向的设计。
《现》:禾筑设计近年来在两岸三地屡获大奖。面对这些荣誉,你个人认为你设计中的哪些部分受到了大众的青睐?同时,设计中的哪些部分在未来还有待发展和进步?
T:很荣幸作品能受到许多奖项的欣赏。我想大众喜欢的应该是我们喜欢探索空间本质和人的内心感受及需求之间的关系,因为从这样的观点出发所设计的空间应该更能感动人。除了室内设计,我们也有计划设计灯具和家具,甚至进行企业商业空间里的视觉系统整合;而建筑及景观环境的设计也是我们目前有涉入的。
《现》:作为一位成熟女性,你是如何平衡母亲、妻子和设计师、经营者的多重角色的?在设计之余,有何兴趣爱好?
T:对于这四个角色我一直是在边走边学,也在边走边保持着各角色间的平衡,但并不觉得自己做得很好。一路走来,有先生很大的包容和支持,家人和朋友也都在需要时协助我照顾孩子。虽然没有很多时间陪伴孩子,但和他们在一起时,我都尽量让他们知道妈妈虽然忙,但仍然很在意、很爱他们。
在教导孩子的原则上,我是从不妥协的,而对于经营者这个角色,这八年来,我一直是在不断学习的。我将从母亲这个角色中获得的体验放到一个经营者的角色中,来对待我的团队同仁们。因为我觉得对待他们,我需要付出更多像对待家人的心。有时候团队也需要接受一个如同孩子般的成长过程,在这期间,你需要给予它时间成长,甚至陪伴。而当遇到同仁想赖着不愿成长时,我也会及时鞭策他们。总之,集合这四个身份角色于一身,我明白,很多时候,不是想要或者努力就能掌控好,而是需要有一个平静且不复杂的内心去面对它们,这同时也锻炼了我,使自我学会更谦卑!
设计之余,我喜欢到处看或观察,到大自然也好,逛街也好,脑海中都会常想着关于设计的事。我很喜欢美食,每年也会安排一至两次的出国旅行,了解不同地方的生活方式及当地的空间样貌和建筑特点,通过多看及观察开拓自己的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