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
七八月份,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此时的天气,正是蚊虫最活跃的时候。为了消灭蚊虫,您一定会使出浑身解数,蚊香、驱蚊花露水、电蚊香、驱蚊剂、驱蚊贴……至少也试过其中一二吧?品种很多,但这些驱蚊产品标注成分名称不一,甚至成分含量也不一样。那么,到底哪种才是最安全有效的呢?对于驱蚊成分的安全性您又知道多少呢?
蚊香
驱蚊指数:★★★★☆
安全指数:★★☆☆☆
婴幼儿适用指数:☆☆☆☆☆
蚊香在当今驱蚊用品中算是“老字辈”了。记者走访北京的一些大型超市发现,在多样化的驱蚊产品中,盘式蚊香最便宜,一般一盒10单盘蚊香的价格在3元左右。
记者仔细观察了一下各个品牌的包装,发现这些蚊香一般都含有除虫菊酯。据介绍,“除虫菊酯”提炼自非洲一种小菊花,属于一种杀虫剂。它能够有效地作用于蚊子的神经系统。当它以气体形式散发到空气中,能有效地驱赶蚊虫。但是,蚊香能将蚊子赶走,对我们人体健康会不会也有危害呢?
专家介绍,没有一种蚊香是对人畜无毒的。蚊香里的杀虫剂不仅对人有急性毒性,而且还有慢性毒性。即使是毒性级别最低的微毒级杀虫剂,对人畜危害也较大。
此外,由于婴幼儿大脑尚未发育完善,因此有婴幼儿和孕妇的家庭慎重使用蚊香。蚊香中添加的香料或化学成分散发出来的香气和烟雾,会刺激宝宝的眼睛和呼吸系统。
电蚊香与盘式蚊香中的化学成分并无二致,只是将杀虫剂(除虫菊酯)吸入纸片中,利用热气蒸发出杀虫剂,一般药效可维持6~8小时。很多人都认为电热蚊香对人体的毒害比传统蚊香要小得多,而据有关专家介绍,实际上电热蚊香和传统盘式蚊香采用驱蚊的原理是同样的,是同样的原材料,盘式、液体、电热蚊香的有效成分都是具有杀虫成分的化学制剂,区别只在于它们的载体不同。
安全提示:
购买蚊香时,要到正规的超市去购买,不要贪图便宜去购买未标明杀虫有效成分的蚊香。不要购买和使用有机氯、有机磷类杀虫剂制作的蚊香。一定要看清说明书,对该品牌内含的杀虫剂成分心中有数。
盘式蚊香通过燃烧将驱蚊成分挥发到烟雾中,浓度高,持续释放,而且燃烧时会产生一些物质,所以不能离人体太近,也不宜在睡眠时点燃等。尽量避免在空调房间或密闭门窗的房间内点燃蚊香睡觉过夜的情况发生。使用盘式蚊香时要注意通风。轮流使用不同品牌的蚊香,可防止蚊虫对同一品牌蚊香的耐药性。
驱蚊花露水
驱蚊指数:★★★☆☆
安全指数:★★★☆☆
婴幼儿适用指数:★★★☆☆
驱蚊花露水是在普通花露水的基础上,配以适量的驱蚊剂制成的一种香水类产品。因携带方便能随时驱蚊、气味芬芳、同时肤感清凉舒爽、还兼具花露水祛痱止痒的效果,深受人们喜爱。但驱蚊花露水中一般含微量避蚊胺或驱蚊酯等卫生用农药成分,属于微毒产品。
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业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工商大学教授阎世翔说,驱蚊花露水里除了含有普通花露水中含有的乙醇、水、增溶剂、香精成分外,还添加有驱虫剂,一般按成分多少排序列出,但具体多少百分比的配比,或涉及配方机密,品牌很少会告知。驱虫剂多为驱蚊酯或避蚊胺,有了它们,花露水才有驱蚊功效。
安全提示: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医师刘玲玲说,使用驱蚊花露水时,要遵照产品说明书,有皮炎、皮肤破损者、孕妇和易过敏者禁用。婴儿使用时,最好不要直接涂抹皮肤,应稀释后使用,可以洗澡中使用,但不要直接拿花露水涂抹全身,以防肝脏代谢能力差的婴儿酒精中毒。
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药学硕士、果壳网撰稿人宫珏说,避蚊胺是二乙基甲苯酰胺,是常用的驱蚊剂,主要是通过干扰蚊子的嗅觉起作用。避蚊胺的毒性比较低,比较大的儿童和成年人都可以安全使用。而且,驱蚊花露水中通常含有5%-7%的避蚊胺,这其实是很低的,市面上驱蚊水产品有含11%、25%甚至更多的,它们的安全性也可以接受。美国FDA的一篇文章中还提到,在需要预防蚊子传播的疾病(比如疟疾)的时候,建议使用至少含30%避蚊胺的产品。不过对于婴幼儿,需要更加谨慎一些。对此,加拿大卫生部建议,2岁到12岁的儿童使用避蚊胺防蚊产品,浓度应低于10%以下,且一天不宜使用超过三次。2岁以下的儿童一天使用不宜超过1次,6个月内婴儿不宜使用此类产品。而美国方面,FDA的建议是2个月以下的婴儿不应使用本品。
被蚊虫叮咬后,许多人习惯在红肿处涂一点花露水,如果伤口没有破的话,可以直接喷抹。但是如果皮肤有伤口的话,使用驱蚊花露水,会直接通过创口刺激皮肤,不但不能减轻炎症,有时反而会加重皮肤损伤。
专家提示,花露水中的香精含量虽低,正常使用不会对人产生什么不良影响,但对香精过敏的消费者仍应避免直接接触。
此外,因为花露水中含有75%的酒精和5%的香精成分,一旦靠近火源就会点燃。因此储藏时请远离火源。涂完花露水后不要立即使用火或靠近火源,比如点蚊香、点烟、使用有明火的灶具等。
驱蚊手环
驱蚊指数:★★☆☆☆
安全指数:★★★☆☆
婴幼儿适用指数:★★★☆☆
由于婴幼儿不适宜点蚊香,很多年轻的妈妈就开始寻找对婴幼儿无毒无刺激的驱蚊产品。为了迎合家长的心理,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叫“驱蚊手环”的产品。记者在网上搜索“驱蚊手环”,价格从几角钱到几十元不等,驱蚊时效一般注明3-10天。店家的宣传大都是“采用纯天然香茅精油制成,不是化学产品,绝对纯天然无毒无害,宝宝使用安全放心。”销售驱蚊手环类产品的网店大都公布了这些产品的成分:香茅精油30%,超微纤维纺织布70%,熏衣草提取物,绝不含胺等任何化学成分。且宣称香茅最重要的特性是驱虫,是知名的驱虫精油,且对人体无害,佩戴后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蚊子叮咬。
那么,驱蚊手环是否真的安全有效呢?很多植物被冠以“驱蚊植物”的头衔,如薰衣草、迷迭香、驱蚊草、夜来香、薄荷草等。有网帖称,它们多是香草类植物,所含香茅醇物质能麻痹蚊虫。专家表示,某些植物因其散发的气味特殊,对蚊虫可能有一定驱除作用,但效果并不明显。驱蚊手环号称用香茅气味来驱蚊,是否有良好效果,目前也缺乏科学论证,很难对驱蚊手环的功效做一个准确判断。
安全提示:
选择驱蚊手环,要认准正规厂家生产的,具有商标号的产品。有很多仿冒产品,其质量得不到保证。为了降低成本采用劣质材料,特别是为了降低气味和成本,一些产品采用化学驱蚊剂,虽有效果,但是也有相当的毒性。
使用驱蚊手环前最好先在小块皮肤上试用,确定无不良感觉后再购买。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皮肤出现皮疹等,应立即取下防蚊环。此外,家长最好使用蚊帐为宝宝防蚊,或将花露水稀释喷洒于宝宝的床边,但不要直接涂抹在孩子的皮肤上。
驱蚊贴
驱蚊指数:★☆☆☆☆
安全指数:★★★☆☆
婴幼儿适用指数:★★★☆☆
与驱蚊手环类似,驱蚊贴也是号称用天然防蚊植物萃取物(薰衣草精油、桉叶精油、香茅精油等)为驱蚊原料制作的。使用时将驱蚊贴贴在衣服的任何部位或近人体位置,即可防蚊。那么,这种产品的效果和安全性如何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技师王君介绍,按照我国农业部农业检定所规定,驱蚊效果要达到4个小时以上的产品才允许登记。我们现在有很多植物都有一定驱蚊效果,比如薄荷、薰衣草、天竺葵,但是没有能够达到我们要求的4个小时以上的。纯植物的香精油,很小的一瓶就要几百甚至上千元,普通百姓一般接受不起。有些驱蚊贴宣称自己有效时间长,可维持72小时驱蚊,有的甚至宣称240小时。王君说,据我所知,我们目前正规的驱蚊产品的有效保护时间是6-8小时,72小时我觉得是不可能的。到目前为止,国际上还没有一款成熟的驱蚊产品问世。
安全提示:
专家介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驱蚊贴,若贴身使用,很可能对皮肤造成伤害,特别是婴幼儿,可能会产生皮肤过敏反应。因此,使用时贴在衣服上比较安全。为婴幼儿选择驱蚊贴,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的大品牌,可以给宝宝提供安全保障,减少影响。
蚊帐、纱窗
驱蚊指数:★★★★★
安全指数:★★★★★
婴幼儿适用指数:★★★★★
即便社会和科技如此进步,传统防蚊物品蚊帐其实还是老百姓心目中最安全的防蚊方法。两岁孩子的妈妈张夏女士表示,为了给孩子驱蚊,我什么方法都试过,现在还是觉得蚊帐最好。晨晨妈说,市面上的那些驱蚊产品,都会刺激宝宝身体,所以她从来不用,户外活动时,她会常带一把扇子在宝宝周围轻轻扇风,以驱赶蚊子。
专家建议,对婴幼儿来说,最天然的驱蚊办法是物理驱蚊,家里最好装上纱门纱窗,睡觉时使用蚊帐。但蚊帐一定要注意定期清洗。很多新型的驱蚊产品效果暂时不能确定,而且接触皮肤的产品可能导致过敏。使用一些驱蚊产品的过程中出现中毒、过敏的情况,必须立即停止使用,然后到医院对症治疗。
《新安全》提示您
防蚊用品安全选
首先,要认真选择品牌。要尽量选用熟悉的正规产品,一般知名的国际和国内大公司有严格和优质的产品生产线,有高规格的研发和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相比之下,许多中小厂家只是为了临时冲击夏季市场,因此,在原料、生产以及质量监督上缺乏严格的操作,在产品质量上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一些不合格产品甚至会伤害儿童的皮肤和神经系统。
其次,要认真核对产品成分。产品成分决定了不同产品的驱蚊效果和毒副作用,有些含有毒性较大的产品不适于儿童使用,年轻的父母们一定要注意选购环保型儿童驱蚊产品。
第三,要注意驱蚊产品的认证文号。这是监管机构一再提醒消费者注意的。驱蚊产品的认证文号是产品有效果、毒副作用达到控制标准的“出生证明”,当通过权威部门多道环节的严格检测后,才符合特定功能宣传的规定。就拿驱蚊产品认证来说,测试时会让志愿者在测试的暴露部位涂抹检测的产品,并将该部位置于大密度饥饿雌性蚊子的固定容器,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无蚊虫叮咬方可通过该环节的检测,然后再进行严格的毒性试验。只有经过这些试验拿到认证文号的产品才是有效果和安全保证的,所以在选购该类产品时一定要看清产品包装上是否印有“WPN”、“WL”或“LS”开头的农药登记证号,如果没有,建议不要购买。
第四,新产品要先试用。对于那些新投产、新品牌驱蚊产品,要在局部试用无过敏反应后,再大面积使用。如果发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