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屋效应

2013-04-29 15:45:02欣灵
中外健康文摘A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南京日报让你在调和

欣灵

鲁迅先生曾干1927年在《无声的中国》一文中写道:“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衷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拆屋效应”。

我们拿两种情况做一个对比,第一种是先提出一个不合理要求,再提出一个相对较小的要求,第二种是直接提出这个较小的要求,比较哪种情况下的要求更易被接受。实验结果表明,在前一种情况下提出的要求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而直接提出要求反而不容易被接受。通常人们都不太愿意连续两次拒绝同一个人,当你对第一个无理要求拒绝后,你会对被拒绝的人有一种歉疚,所以当他随后提出一个相对较易接受的要求时,你会尽量地满足他,而不太愿意连续两次摆出拒绝的姿态,毕竟我们并不想因为自己的行为而让人觉得我们想拒绝这个人。

“拆屋效应”是在谈判中常用的和有效技巧,有时候我们需要在谈判一开始就抛出一个看似无理而令对方难以接受的条件,但这却并不意味着我们不想继续谈判下去,而只代表着一种谈判的策略罢了。这是个非常有效的策略,它能让你在谈判一开始就占据着比较主动的地位,但记住这只是“拆屋”,如果想让谈判真正有所进展,不要忘记“开天窗”。所以,如果你的一个要求很难被别人接受时,在此前你不妨试试先提出一个他更不可能接受的要求,或许你会有意外的收获。

(摘自《南京日报》)

猜你喜欢
南京日报让你在调和
阅读,让你在书中遇见真实的自己
知识窗(2024年2期)2024-03-15 05:09:42
图说
图说
调和党报评论的“软”与“硬”
五味调和醋当先
基层中医药(2021年3期)2021-11-22 08:08:00
致儿帖
满族文学(2019年5期)2019-10-08 06:46:23
从“调结”到“调和”:打造“人和”调解品牌
人民调解(2019年2期)2019-03-15 09:30:42
调和映照的双Lipschitz性质
趣味裤型
第四调和线的新作法及其推广应用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