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雨
当你在使用谷歌、脸谱、苹果等知名公司的产品进行办公、社交或传输信息时,可能你不会想到屏幕后面有两只无形的手,一个是美国NSA,一个是互联网公司,两只手一起在伸向你,将你的全部信息复制,记录在案。
利益的帮凶
这的确是事实。不妨回到2005年发生的臭名昭著的“监听门事件”。“9·11”事件后,为了侦查和预防恐怖分子针对美国的袭击,由总统签署行政命令,由国安局执行,他们联合国内著名的电信运营商AT&T, Verizon,BellSouth,对国民的电话及电子邮件等信息进行监控,并进行电话录音。其中四大电信运营商中的Qwest拒绝政府的要求。《经纽约时报》披露之后,全球哗然。2006年,美国民权组织“美国公民自由联盟”,甚至将美国国家安全局告上法庭。“同棱镜门”一样,脸谱、微软等九大互联网公司的中心服务器都被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监控,以便搜集情报,而这些被民众视为“帮凶”的企业总是表现得很无辜。与之有合作关系的私营科技企业纷纷与其撇清关系,然而事实上美国国防部、情报机构与私营科技企业之间的合作渊源和深度远超外界想象。
部分网络科技巨头虽否认政府可以直接进入公司中心服务器,但承认配合了政府的信息索求。微软公司声明说,2012年下半年该企业收到的政府信息索求,总共涉及3.1万用户账号。据2001年《爱国者法案》,为防恐怖主义,美国国安部门有权搜索公民的电话、电子邮件通讯、医疗、财务和其他种类的记录。曾有互联网公司试图予以抵制,但在“老大哥”的压力之下,他们最终选择成为帮凶。在法律面前,这些互联网巨头陷入了道德困境。
“棱镜”或将引发“蝴蝶效应”
6月9日,美国国家安全局的一款监控软件Boundless Informat(无限的线人)被曝光。这款工具和“棱镜”项目的监控重点不同,并非邮件或通话的具体内容,而更偏重于元数据。一些资料显示,Boundless Informat收集的数据中包含个人IP地址,用于准确定位目标的地理位置。根据曝光的资料,它不仅监控美国的信息元数据,还用来监控全球各国。仅3月份,Boundless Informat就跟踪了来自美国的30亿条数据,同期,还收集了来自全球其他国家的970亿条数据。在被监控的国家中,伊朗、巴基斯坦、约旦、埃及、印度被看得最严。中国甚至跟美国本土同等地位。
在斯诺登的爆料里,谷歌、雅虎、微软、苹果、Facebook、美国在线、PalTalk、Skype、YouTube等九大公司遭到参与间谍行为的指控,这些公司涉嫌向美国国家安全局开放其服务器,使政府能轻而易举地监控全球上百万网民的邮件、即时通话及存取的数据。随后,这些企业急忙极力撇清这一罪名。
斯诺登的事件爆出,给各个国家以警示,如若技术上赶不上美国,那么就将成为美国数据的储存地。这些用户中不仅仅只是美国人。信息可以跨国界互通,这不意味着隐私可以随意泄露。而这些企业的最大利益点就在于无国界的互通性,依赖用户体验的信任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及增加市场价值。而客户的信任便是来自自己隐私的安全性。在用户和政府之间,这些企业无疑都选择了政府。“棱镜门”事件暴露出美国互联网企业的无奈,但用户考虑更多的是自己的隐私。
“棱镜门”或将引发“蝴蝶效应”。比如,根据斯诺登提供的信息,作为全球最流行的搜索引擎,谷歌参与“凌镜”项目时间已超过一年。谷歌首席执行官拉里·佩奇在6月7日表示,他并未听说过“棱镜”项目的存在,谷歌并不允许美国政府部门直接进入其服务器,或利用后门进入其数据中心。而谷歌依法向政府提供用户数据。这将一改谷歌排斥国家进行审查的形象,并且走向另一个极端,被公众视为“利益的走狗”。
长此以往,美国IT巨头们会发现他们旗下的互联网产品用户支持量显著减少。互联网技术并不只有美国先进,由于云计算的发展,人们的数据大多集中存储在目前美国IT巨头的服务器中。但在这种压力之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中心将会从美国分散,各国的技术人才将纷纷跳出来建设自己的天堂,美名其曰“没有监控的隐私秘密平台”。
全球市场的互联网份额再不将是由美国IT巨头主宰。寻求摆脱美国服务器垄断信息数据的呼声也会水涨船高。今年金砖五国峰会上就曾探讨五国要形成独立的互联网市场。当全球信息业、电子业、互联网业、软件业等开始拒绝美国产品时,那么美国的这些新技术信息产业的业绩会受到极大的打击,会让美国股市市盈率受到极大的承压,会拖累美国股市。
情报外包企业博思艾伦最伤
6月10日,在斯诺登出现在各大小报电视媒体上时,美国传来消息,他的前雇主博思艾伦公司以“违反公司的道德守则和公司政策”为由将其解雇,并发表声明说,斯诺登只是该公司在夏威夷基地的一个雇员,任职不到3个月,年薪12.2万美元。
虽然美国政府和I T巨头们忙于召开记者见面会解释,但实际立即受到伤害的,且长远来看,这家公司实在很受伤。斯诺登摊牌后,博思艾伦当日股票以每股16.54美元收盘,下跌逾4%。同时,这个默默赚钱很多年的美国情报界最大外包企业之一露出它的真实面目。
在网民的合力挖掘之下,发现这个企业业务庞大,覆盖全球,是一个类似商业机构的情报业务搜集系统。博思艾伦并不是凭空产生的。
博思艾伦因为在二战中曾帮助美国海军开发出一套可以捕捉到德军潜艇短暂无线电通信信号的传感系统,成功击败德军潜艇。因此事开始与政府长期合作。直到2001年“9·11”的发生,反恐一度成为国家第一要务,在情报机构短缺的情况下,大小私人情报公司如雨后春笋开始成长起来。根据《华盛顿邮报》估计,美国目前涉及最高情报工作的人员有85.4万人,其中26.5万人为外包雇员,比例高达31%。
2008年,博思艾伦将其商业业务和政府咨询业务进行拆分,并将政府咨询业务以25.4亿美元出售给凯雷集团(Carlyle Group),该业务随后更名Booz Allen Hamilton Holding,并在2010年11月上市。公开资料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凯雷仍持有博思艾伦A类普通股9566万股,占A类股的2/3,是A类股第一大股东。博思艾伦向美国证监会提交的文件显示,该公司的客户包括美国陆军、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国土安全部、内政部及多个情报机构。其中,博思艾伦与美国海军的合作已经超过70年。2013财年,其收入高达57.6亿美元。其中,美国陆军为其最大收入来源,贡献约16%的收入。国防业务收入总计32亿美元,为情报机构提供的服务带来收入13亿美元,包括为情报部门的战略规划提供核心支持、改善情报信息的处理程序等,这部分收入的占比为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