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语文教学的鲜活素材库

2013-04-29 08:29汤玫英
语文建设 2013年8期
关键词:英文字母语言语文

当前,网络语言作为信息时代的“一种新的特定的社会方言”[1],正以其突出的创新性对社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无论是报纸、期刊,还是广播、电视、日常交际,都会时常出现网络词语。“给力”一词就曾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标题。[2]网络语言已经形成走出网络空间、挺进现实生活之势。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于2013年1月15日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达到5.64亿,手机网民达4.2亿,其中学生群体所占比例最高。学生的生活一头连着网络空间,一头连着现实世界。他们会有意无意地将活跃于网络空间的网络语言应用于现实交际之中,应用于自己的作文和手机短信之中。可以说,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乃至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的网络语言,语文教师不能全盘否定,一“堵”了之,而应该善于引导,把丰富多彩的网络语言作为教学的鲜活素材,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以提高语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一、网络语言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网络语言前卫、新奇、幽默、风趣,能够反映学生张扬个性的心理,符合他们活跃、新潮的思维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合理使用网络语言,往往能够让学生感到惊喜,体会到教师与他们在心理上的平等,从而顺利地实现与学生的沟通,很快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上,某教师鼓励学生发言,没有使用传统的说法:“希望大家积极发言,勇敢发表自己的观点,锻炼自己的自信和口头表达能力。”而是使用他们常用的网络语言表达方式:“今天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大家可不能当‘打酱油的,一定要及时‘跟帖,大胆‘拍砖啊。”某同学回答问题后,教师这样评价:“××同学的发言真‘给力,差点儿让我‘hold不住。”下课时,学生找教师讨论问题,教师说:“你这个观点,前几年就已经出现了新的替代观点。孩子,你‘out了!”学生听后,先是愣了一下,但很快闪出敬佩的眼光,说:“想不到老师您还挺‘in的嘛!”这对答之间,拉近了学生和教师的心理距离。这里的“打酱油”(冷眼旁观、不积极参与)、“跟帖”(加入讨论,发表观点)、“拍砖”(发表意见)、“给力”(特别有力,让人感觉很好)、“hold不住”(控制不住)、“out”(过时、落伍)、“in”(新潮、时髦),等等,都是网络上的热词,学生们经常使用。当听到老师居然能对网络热词如此了如指掌、运用自如时,学生的喜爱、尊敬、佩服之情便油然而生。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教师的这种油然而生的喜爱、敬佩之情,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对教师所讲知识的喜爱之情。

二、网络语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网络语言最突出的特征是创新性,正如张小平所说,“具有革命意义的创新性是网络语言最大的特点”[3]。网络语言的创新,几乎利用了能够利用的所有语言材料。语音、词汇、语法,文言、方言、外语,都成了构筑网络语言大厦的基本材料。与传统语言相比,网络语言有许多创新形式,主要有四种。一是符号创新。将键盘符号经过不同的组合,形成新的符号形式,表示全新的内容。例如,“(-_-)”表示神秘笑容;“<@-@>”表示醉了;“^-^”表示眯着眼睛笑;“:-o”表示惊讶。二是缩略创新。利用英语、拼音、数字等缩写形式表达新的意义。例如,GG(哥哥)、PMP(拍马屁)、PLMM(漂亮妹妹);FM(follow me跟我来)、BTW(by the way顺便问一下)、GF(girl friend女朋友);me2(me too我也是)、F2F(face to face面对面)、3ku(thank you谢谢你)等。三是数字创新。使用数字的读音组合表达一定的意义。例如,88(拜拜)、1314(一生一世)、8147(不要生气)、7456(气死我了)等。四是谐音创新。如大虾(大侠)、斑竹(版主)、幽香(邮箱)等。

类似的网络语言创新实例,值得语文教师充分利用。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可以让学生视野更加开阔,认识到“一切皆有可能”,人类创新永无止境,鼓励学生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创新,自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提高创新能力。

三、网络语言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语言规范意识

网络语言中有不少不太规范的语言现象,却是学生们比较认同的。一是错字别字。如把“电信局”打成“点心局”,“信箱”打成“馨香”,让人很费解,影响交际效果。二是有意别解。网民故意对词语作出有别于常规的解释。如用“偶像”代指“令人呕吐的对象”,用“可爱”表示“可怜没有人爱”,用“讨厌”表示“讨人喜欢百看不厌”,用“白骨精”代替“白领﹢骨干﹢精英”,用“特困生”指代“上课特别爱犯困、打瞌睡的人”,等等。三是错误语法。如“给个理由先(先给个理由)”是粤语语法的状语后置;“知不道”(不知道)是西北方言语法的运用;汉语表达与英语语法杂在一起,如在汉语后面加上英语表示时态和数的形式,如“兄弟姐妹s”(兄弟姐妹们)、“晚饭ed”(吃过晚饭了)、“听课ing”(正在听课中)等则是英汉语法的杂糅。四是火星文。火星文是由各种符号,包括数字、拼音、繁体字、冷僻字、日文、韩文、英文等组合而成的,非常难懂。如“如果非要在叽份love+↑1咕期限,偶C望4,one万年”(如果非要在这份爱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这些不规范的语言现象,尽管生动活泼、新奇幽默甚至有一定程度的保密效果,但它们是在游戏文字、破坏语法、不合逻辑,如果任其泛滥,将严重影响传统语言的纯洁。语文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分析这些不规范现象,把它们作为反面教材,引导学生分清传统语言和网络语言适用的不同场合,提高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引导他们认识比较规范的网络语言,远离网络语言垃圾,从而强化他们的语言规范意识。

四、网络语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

网络语言中有大量的英文字母词,如VCD、UFO、GDP、WTO等,被网民甚至大众传媒广泛使用。“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点,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4]由于英文字母词大多保留着英文的原貌,因此承载着不容忽视的西方文化信息。语言承载的文化信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如果中国人使用英文字母词的现象越来越多,势必会不断亲近西方的传统文化,从而影响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喜爱和认同。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向学生讲明,语言不仅是思想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讲清英文字母词所承载的西方文化意义,以及滥用字母词对中国民族文化的危害,帮助他们树立语言所代表的民族文化意识,合理使用英文字母词,不滥用影响中国文化传播的英文字母词。

五、网络语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品位

网络语言追求创新、标新立异,同时粗俗化倾向也在暗流涌动。在网络上可以见到不少带有粗俗化倾向的污言秽语,如P(屁)、NQS(你去死)、TMD(他妈的)、WBD(王八蛋)、“你装什么丫挺的啊”等。网络语言的粗俗化倾向还有愈演愈烈之势。有时网络语言还粗俗得“翻新出奇”。如“你真是一个二百九”,有人解释说,这种说法包括有“二百五”、“三八”和“二”(据说是“286”的简称,意思是慢、笨)等骂人的意思。

作为语文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应当坚决反对网络语言的粗俗化倾向,作为正在受教育的学生,不应该作网络语言环境的污染者,而应该成为网络语言的洁净者,为语言品位的提高做出应有的贡献。

总之,语文教师不应该成为学生喜爱的网络语言的“菜鸟”(低水平的人),而应该成为精通学生熟知的网络语言的“大虾”。只要语文教师善于从正反两个方面充分利用网络语言这一鲜活素材库,就一定会让网络语言变成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强大力量。

参考文献:

[1]汤玫英.网络语言新探[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

[2]江苏“给力”文化强省[N].人民日报,2010-11-10.

[3]张小平.关于网络传播语言特点的观察[J].现代传播,2002(6).

[4]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基金项目: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对英文字母词使用的决策建议研究”,项目批准号:13B740312。)

猜你喜欢
英文字母语言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英文字母,你们看上去萌萌哒
英文字母,你们看上去萌萌哒
一字千进(23)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捋顺绳子
我有我语言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