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习作指导

2013-04-29 05:26周荣华
考试周刊 2013年9期
关键词:小白兔习作想象

周荣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怕作文,老师也觉得作文难教,已然成为“疑难杂症”。其实在作文教学中,小学生存在的最大毛病就是心中有话写不出来,写出来也是三言两语。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对他们进行观察方法、思维方法的训练,平时积累习作素材外,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以生活为依托,让习作成为有源之水。结合课文教学进行创造性的想象习作和习作前对学生进行“过程再现”指导是两条重要途径。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这两条途径。

一、充分利用课文这个载体,指导习作。

课文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或耐人寻味的或引人深思的资源,挖掘出来就是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习作的素材。因为学生已经学了课文,对文章的内容已然了解了,这就为习作提供了基础,教师可结合课文进行习作训练。

1.补白

捕捉文本里的插图或一笔带过的情节,这些不起眼的地方往往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找出来指导进行补写或扩写。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可让学生根据“父亲依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有戴眼镜。我看到他那乱蓬蓬的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进行习作练习:父亲的头发为什么乱蓬蓬的?眼镜怎么没了?他在狱中可能受到怎样的折磨?他是如何对待的,等等,写一篇《狱中的父亲》的短文。这样学生很自然地联想到平时看到的电影、电视剧,革命先辈是怎样同敌人作斗争的,敌人又是怎样对待革命者,就有了相应生活素材储备,自然有话可说了。

2.仿写

仿写也是一种好的训练方法。有些课文结构很突出,可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写法进行习作练习,如:《桂林山水》写山和写水的段落,都是先作比较,然后点出山水各自三个特点,让学生模仿着写一件物品或一个景物。再如:《新型玻璃》每介绍一种玻璃,都介绍它的名称,构造特点,作用。学完后,让学生仿写未来可能发明的新型玻璃。这样“有章可循”,训练也就水到渠成了。

3.续写

有些课文的结尾留下很大想象空间,顺着或逆着文章的思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以此延伸课文内容,既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可拓展学生想象空间。如:《穷人》一课,文章的结尾:“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那拉開了帐子。教学完,我让学生把句号改为省略号,要他们想象一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可以是人物对话,可以是场面描写,也可以是故事的发展,让学生试着去创作。

二、充分利用“过程再现”的方法,指导习作。

“过程再现”是指导学生对自己整个习作过程回忆、补充、填实。通过再现学生的习作心理的过程,以便发现问题,进行对话引导和点评。下面以一次习作练习为例。一学生写《我最喜欢的小白兔》,我就抓住“喜欢”这个心理因素来一次“过程再现”指导。

首先提醒学生写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能光说如何喜欢,而通过具体事例来加以说明,这样说出来,才有可信度。

问:你说你喜欢小白兔,那从什么事情可看出你很喜欢小白兔?

生:从“小乖乖(兔子)丢了,我很着急。”这件事。

引导学生,写一件事就必须交代清楚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

问:你是在什么时候发现的?

生:有一天下午放学回家。

接着问:你又怎样发现小白兔不见的?

生:到家一放下书包,就去看小乖乖,却发现它没了。

点评:“一……就……”字用得好,说明你喜欢小白兔,想早点看到白兔。然而兔窝的门开着,却发现兔子不见了。

引导学生写人可以抓住人物的内心活动、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进行描写。

问:当时你心里想些什么呢?心情怎样?

生:心想:坏啦?万一遇到狗那就很危险啦?心里十分着急。

接着问:你很着急,把你着急的语言、神态讲出来,更能体现你对小白兔的关切程度。

生进一步描述:我急得大叫了一声:“哎呀,小乖乖不见啦!”汗珠顺着鼻尖渗出来了。

点评:真实又具体,语言、神态描写都有。

进一步引导学生把事情的经过、结果理出来。

问:后来呢?

生:我找呀找,终于在路边看见了小乖乖,正津津有味地吃着青草。

点评:“找呀找”说明了找的过程不容易。

问:当你找到小白兔时,你的心情怎么样?又是怎样做的?

引导学生从动作方面来描写对白兔的喜欢。

生:我高兴极了,连忙跑过去,把它抱回家。

接着问:你很高兴,怎样做?说了些什么吗?

生:我俯下身,把它抱在怀里,一手轻轻地抚摸着它,对它说:“小乖乖,吓死我啦!多危险呀!以后可别乱跑啦!”

点评:这句讲出了你的内心感受,情感从言语中自然流露出来。

引导学生描写从人转到物上,可以采用拟人的手法,想想兔子可能会说什么?

问:想想:小兔子在你的怀里,显得怎样?它可能会说什么?

生:它的小嘴不停地抖动着,胡子一翘一翘的,好像在说:“小主人,下次我再也不乱跑啦!”

点评:想象合理:嘴在动,好像在说话。

小结:这样引导学生从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语言等细节进行生动又具体的描写,引导学生再现自己“喜欢”的心理感受。

通过这样的“过程再现”指导,藏在学生心理许多动人的生活片段便由此被引出来。由此可见“过程再现”指导具有以下作用:

1.变“不会说”为“会说”“愿说”“乐说”。整个引导不但将学生埋藏在内心不知该如何表达的话全给导出来,一旦学生的话头被揪出来,就如潮涌一发不可收拾。还能引导学生说出真情实感,学习怎样把话说具体、生动。真正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2.激发兴趣和开拓思路。学生一旦成功,习作的兴趣被激发,觉得作文不难,消除了畏难情绪。学生在写作时往往内容不具体,三言两语,有时是因为思维没有被启发;有时是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观察肤浅粗略,心中无话可说。“过程再现”指导着学生的思路,朝着某一方向去思索,不会胡思乱想,东拼西凑。

只要让学生的写作有生活基础和载体,并由此因势利导,找到学生储备的话题,揪出话头,学生好的作文一定能被“导”出来的,写作文也就容易多了。

猜你喜欢
小白兔习作想象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小白兔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小白兔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