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井,茶马古道上的隐秘重镇

2013-04-29 04:42桔猪
旅游世界·旅友 2013年8期
关键词:晒盐盐井盐田

桔猪

地处西藏芒康县和云南德钦县接壤之地的盐井,

是茶马古道进入西藏的第一站。

历史上这里是吐蕃通往南诏的要道,

滇茶运往西藏的必经之路,

独特的地理位置让它成为古道上的一座重镇。

盐井自古以产盐闻名,

但更因其传统制盐术、西藏惟一的天主教堂,

以及藏传佛教和天主教的交融而引人入胜。

也为我在此停留给予了诸多理由。我想看看盐田,

也想看看信仰天主教的藏族人。

若干年前,我从拉萨沿滇藏线一路搭车前往昆明,盐井是进入云南前,滇藏线上西藏的最后一站。去盐井的路沿澜沧江而行。澜沧江虽长,却只有地处中游的盐井多卤水,可以晒盐。更为神奇的是,同一条江,这一岸产红盐,那一岸产白盐。也因此江岸两边的村子被称为白盐井和红盐井。

盐水,是藏族女人背上来的

我和当时结伴而行的60多岁大叔,包了一辆小面从盐井镇去澜沧江峡谷下看盐田。小面的沿着颠簸的山路下行,逐渐接近澜沧江峡谷谷底时,可以看到盐民在澜沧江两岸支起的数千块盐田,层层叠叠,十分壮观。盐田其实就是倚崖而建,用圆木柱支撑起的盐棚。经年累月的使用后,盐水渗透过木料,在其表面凝结成一层厚厚的晶体,阳光下璀璨生辉。

虽错过晒盐季节,司机师傅却热情地向我描述着晒盐时节这里的壮观景象。他指着江对岸的盐棚说,那边的盐是红色的,红色的盐一般用来给牲口吃。他用手指着江边的一口井,“看,盐水就从那里面背上来,都是女人去背,很辛苦。”是啊,我知道,藏族的女人勤劳能干,历来如此。

世界上独有的晒盐制盐术

司机师傅提到的晒盐技术,其实是盐井独有的,也是至今为止世界上独有的晒盐制盐术。别处晒盐汲湖水即可,在盐井则需要打洞到河床上的盐矿,用木桶将卤水背到自家盐池,再从盐池将卤水 分送到自家制的木架盐棚上,晒成盐巴。晒好的盐巴由马帮、骡帮跋山涉水销往滇、藏、川一带,为盐民换回日常生活所需。每年6到9月的雨季,涨水的澜沧江会将部分盐田淹没,但随着秋风送爽,便又带来了晒盐的好季节。

小小盐井,两种宗教

藏民信天主教,纳西族人信藏传佛教。盐井被一条沟划分为上盐井和下盐井。上盐井坐落着西藏唯一的天主教堂——拉贡教堂。1865年,外国传教士把天主教带到当时的盐井村,改变了这里祖辈信仰藏传佛教的历史。天主教在盐井传承发展至今,期间的经历颇为复杂。下盐井居住着很多纳西人,他们住藏式民居,喝酥油茶,吃糌粑,说带着纳西口音的藏语,信仰藏传佛教,如果他们不说,恐怕很难猜到他们是纳西族。

藏族人信天主教,纳西人信藏传佛教,小小一个盐井,居然有两种宗教和谐交融的现象发生,还是很有趣的现象。所以在盐井,如果你遇到身穿藏服,脖子里却挂着十字架的人也别稀奇,没准他们还都有个洋教名,“玛利亚”或“圣约翰”。 编辑 邱李伟

1.交通:抵达昆明后乘坐旅游大巴到香格里拉(中甸县),包车或搭乘途经盐井的顺风车前往,走滇藏线出藏的朋友会途经盐井。

2.包车去盐田:需自驾车并请当地认路老乡带路,或在镇上包专门的游览载客车前往,包车来回80-100元。

3.美食:加加面、苹果、鲜核桃。

4.泡温泉:距盐井15公里左右的曲孜卡温泉,需包车前往,来回车费约200元。

5.纪念品:块状的井盐,可向当地盐民购买,运气好也许会有人送你一块也说不定。

猜你喜欢
晒盐盐井盐田
从盐田到沙田
The Four Coldest Places in the World
盐田如镜
盐田千春个展:灵魂的颤栗
关于打造盐田循环生态农业区的展望
云南芒康至今仍保持最原始手工晒盐方式
晒盐人
越南
清末川边改土归流前期西藏东部盐井社会状况及周边环境考察
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