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与偏执的“狂人”

2013-04-29 02:58:23老爱书
方圆 2013年9期
关键词:张维迎狂人感性

老爱书

一个人的风格,大多要么理性,要么感性,甚至偏执,很难有一个人能集这几种意识于一身,邹恒甫就是这么一个集几种意识于一身的几近疯狂的人

对于邹恒甫,相信没有学过经济学的人也会有所了解。这主要源于他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前院长张维迎的公开矛盾以及去年他在微博上揭露的“梦桃园事件”。然而,在多数人眼中,更了解的是张维迎,邹恒甫则显得有些陌生。而这本《最后的狂人:我就是邹恒甫》让我们近距离地观察了这位自诩为“中国经济学第一人”的狂人。

一本书是否值得读,要看这本书是否能带来除了书内容本身的其他东西,站在读者角度,可叫做“有用性”。《最后的狂人:我就是邹恒甫》这本书通看之下有些八卦性质,又有些自吹自擂的味道,而邹恒甫的语言又充斥着狂妄和怨气。但在仔细品味后,这本看似非常另类的自白书,或者个人传记,除了让读者深刻认识邹恒甫之外,还带给我们如下的思考:“邹恒甫会不会成为中国最后的狂人?邹恒甫的今天会不会成为我们的明天?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应追求什么样的人生理想?”

而这些,和每个人确实是息息相关的。而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弄清楚的还是邹恒甫的处事风格和他做学问的标准。

关于邹恒甫,无论学历、经历,还是学术成就,毫无疑问他都是一位顶级精英,是最优秀的学者,但是他的特点也很鲜明,在我看来他首先是一个偏执的“愤青”。

有些人可能会疑问,为什么称为“愤青”的人还以偏执来形容,其实这个词并不是完全的贬义,因为大多数“愤青”虽然很容易失去理性,但都还是就公共议题表现自己的愤怒。然而邹恒甫与张维迎等经济学家的个人恩怨显然与他们之间对于大学教育、国家经济问题的观点争议同时并存,甚至还要更多。

鄒恒甫的身上虽然有着常人不能忍受的狂妄、自大、偏执,但是身上也有很浓的自由、独立的精神,这一点在当今中国的学界非常难得,敢于直接向院系领导提出不同意见,敢于向教育部长告状,并试图改变大学管理体制,值得尊敬。大学是培养高等人才的地方,不仅要产生出各行各业的精英,更要产生出社会文化的标的,这一点邹恒甫很清楚,他自己的求学经历更让他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高等教育。

哈佛大学至今已经为世界各国培养出了许多精英和领袖,其中的管理方式和教育模式有许多可取之处,但邹恒甫一再提及西方学者的优点,而极度贬低国内学者也是值得商榷的。更兼之在一些学者强调经济学要符合中国自己的特点后,他非常排斥,这些都是要站在更高的层面来解读:国内经济学家不论是否在国外学习过,都不可能否认经济学是舶来品,这些经济学家的价值观形成大多在国内,因此经济学在他们的身上有很重的中国文化背景。当中国文化背景与舶来的经济学相融合后就是一种新的东西,可能它身上有很多毛病,但绝不能彻底的否定,以所谓的正统权威反对中国化的经济学者。再者,中国的国情不同于国外,不论邹恒甫是否承认,中国的政治、经济的整个体制都有别于国外,因此谈中国化的经济学并不过分。

邹恒甫的问题在于其人格中的自信已经超过了某种临界点,他深厚的经济学功底没有让他变得更为谦逊,总是以学问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是有问题的,学术与生产力不能直接等同,他们之间必须有过渡。

邹恒甫的观点其实与郎咸平的观点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根本上注重社会的公平正义,就像他对自己的称谓“中华民族穷人的最忠实走狗”。有时候经济学就是需要有“良心”的人,然而总有一些经济学者,总是站在所谓的理性经济层面谈论政策制定,这样的学者总是认为自己学到了真理,殊不知却丢掉了人最为根本的东西。

邹恒甫在国有企业和中央、地方财权分配问题上的观点,我是比较认同的,即将国有企业的分红和盈利投入到社会保障和二次分配中去,体现国有企业的全民所有制,改变国有企业垄断和特权的形象,这一步骤不仅将提升国家财政的利用效率,还能强化国有企业在社会的整体观感,更能促进国有企业的长期有效发展,何乐而不为?

一个人的风格,大多要么理性,要么感性,甚至偏执,很难有一个人能集这几种意识于一身,邹恒甫就是这么一个集几种意识于一身的几近疯狂的人。他理性的时候能把经济问题与现实结合起来,一点也不输给那些在政界和商界的同行;他感性的时候能把穷人的利益放在心中,将社会公平正义作为自己始终的目标并持续影响高等教育和社会本身;他偏执的时候甚至让人讨厌,我也不喜欢他的那种批评方式。理性和偏执是天平的两端,他们之间的碰撞总是能产生一些意外的效果,邹恒甫这个狂人就是这种意外的集中体现,当然我们大家还是应该去细细地品味其中的妙道,而非邹恒甫的那种“狂”了。

猜你喜欢
张维迎狂人感性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张维迎寓言经济学
山西财税(2018年9期)2018-09-29 02:44:54
周豫才著 “狂人”的那一晚
南方周末(2017-09-28)2017-09-28 20:27:46
分析网络新闻的感性面对及思考
新闻传播(2016年9期)2016-09-26 12:20:22
李书福 从“狂人”到“网红”
中国汽车界(2016年1期)2016-07-18 11:13:36
崇尚感性意味着什么
游戏狂人
创业家(2015年4期)2015-02-27 07:53:10
张维迎:市场信仰者
感性的解放与审美活动的发生——对马克思一个早期思想的引申
IT狂人周鸿袆
锋绘(2013年5期)2013-04-03 07:3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