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婧薇
“蚊子腿上的肉肉”是人们对购物返利的戏称。这种模式最早在国外出现,中国从2003年后也逐渐产生返利网站,现在国内已有51返利、返还网、米折等众多返利网站扎堆运行。
返利网站的盈利模式其实很简单,就是用户通过返利网站跳转至卖家处购物后,返利网站可从卖家处获取交易佣金,并将佣金中的一部分以账户现金方式返还给用户。
但2012年11月淘宝的一纸“封杀令”有可能重塑国内这个业态的生存之道。淘宝的公告称,自2013年起将不再支持站内购物现金返现的淘宝客模式,而只支持返积分、返实物、返优惠券、购物券等非现金模式。返现类淘宝客,即指一般返利网站。
洋返利网Extrabux恰好在这则“禁令”发布前的两个月来到中国。成立于2006年的Extrabux是美国三大返利网站之一。发展6年之后,Extrabux开出它的第二家办公室——这次他们选择了中国上海。彼时他们在全球约有20万用户,在美国圣地亚哥有一个20人团队的办公室。2006年也是中国最大的返利网站之一51返利成立的时间,目前它约有1000万用户。
时至今日才来到中国是否已错失良机?Extrabux的两位联合创始人之一的Jeff Nobbs并不这么认为。
“事实上我觉得来得挺早,我们是第一家来中国的外国返利网站。”25岁的Jeff 在3月份首次来上海时,表示中国海外购物频率依然较低,这为他们进军中国打开了大门。
公开资料显示,Extrabux合作商家目前接近3000家,这其中不乏维多利亚的秘密、梅西百货这些中国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名字,但Extrabux还没有和中国的商家建立合作关系。与中国商家相反,中国的会员在Extrabux占到了不小比例,这一数据在Extrabux进入中国之前大约是5万人,占其会员总数的四分之一。现在,它的中国会员数量已接近10万人。
Extrabux没有透露现在中国会员的最新的占比,但他们认为中国是比美国更大的市场。他们引用的一组数据称,中国消费者每年进行海外网购的花销中有2/3都贡献给了美国,并且这部分数字的绝对值(约51亿美元)在2010年到2012年这3年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是100%。
据Jeff 透露,目前Extrabux的中国用户以20-40岁之间的年轻女性为主。在她们的购物车里,美容护肤和婴儿用品占了极大的比例,其他还有健康产品和奢侈品,比如手表和手袋。这部分消费者同样也是众多中国返利网站的争夺对象,例如半年前成立的55海淘网就是专门针对这个人群,并为其提供中文、贴士等全方位的服务。
不过,一位国内知名返利网站的高管对记者表示,针对跨境购物的业务,国内返利网站大都还在摸索中,“都觉得这个市场很大,意外的是海淘用户没有想象中增长快”。
Extrabux也发现了中国返利网站的这个弱点。Jeff就直言,中国返利网站虽然很多,但还没有利用好跨境购物这个市场,而这正是他们要做的。他们也正在加大马力服务好这个市场,首先推出的便是中文服务,例如将英文的网站翻译成中文,在那些英文来信里分辨出哪些来自中国,然后用中文回答,给对方制造意外惊喜。
在他们的中国本地化和推广计划中,支付方式和货运代理是重中之重。由于目前用户必须使用Paypal的账户来支付和提现,用户通常会将PayPal账号绑定一张信用卡。但当他们面对3000多家商铺时,无法确定自己的信用卡是否能被接受。同样,也并不是Extrabux的每个合作商家都有全球运输的服务,很多商品需要先把货物从商家邮寄到货运代理,再由货运代理转寄到中国。
这些对于普通的网购者而言,显然有一定门槛。Extrabux的本地化目标之一就是尽可能地把这些有门槛的信息简单化,让用户体验一站式的服务。Extrabux也在摸索着中国客户的喜好并向他们抛出橄榄枝,其他拉近和中国用户距离的方式还包括在线聊天,设计合他们使用习惯的网站,以及缩短提现的周期(美国的提现周期较长)等。
近期的推广计划就是在中国最受欢迎的社交平台上进行的。春节期间,Extrabux的新浪微博关于红包抽奖的活动就得到大量的转发和评论。这是市场总监Alice的创意。Alice是个美籍华裔,3月份刚转到上海办公室,目前她所在的上海团队约有10名成员,他们正计划将人数扩充到20-30人左右(这基本和圣地亚哥的总部人数一致)。
现在,上海的办公室在浦东软件园内,周围的邻居尽是HTC、边锋这样的科技公司,不过Extrabux无意与他们为伍,现在他们正在寻找新的办公地点,“因为我们是客户支持为主的一个团队,而不是软件开发。” Alice说。
“ 现在进入中国,并不晚”
Jeff:开一个中国的办公室,要解决很多麻烦的事情,我们要确保有足够的理由。在美国我们有对消费者做定期的调研,因此针对中国消费者也做了一个。
我们发现有一些中国会员是希望我们到中国来的,他们也有两个具体要求,一是希望支付宝能成为提现的选择之一,这个我们还在努力中,这会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另一个,中国会员希望能支持中文,而且他们还希望有在线实时聊天。所以我们觉得有一个在中国的团队会更好,因为时差问题,我们无法在美国提供这些服务。
Jeff:实际上我们来得挺早的,我们是第一家来到中国的国外返利网站。虽然中国的返利网站网站很早就出现了,但是2012年中国的跨境消费大部分去了美国,所以我们可以抓住这部分消费者。
Jeff:有些习惯完全不同。最让我们惊讶的事情,一个是对网站页面的偏好。美国消费者不需要一个页面上包含太多信息,只要最需要的、最简洁的设计;中国会员喜欢看到所有信息尽可能都在同一个页面上。所以没办法取得一致,我们可能会在今年做一个不同设计的网站给中国会员。
另外一点——也是我爱中国会员的地方,即使是最后一分钱对他们也极为重要。美国会员不介意是8%还是5%的返利,但中国会员更斤斤计较,我们曾见到过如果返利从7%增加到10%,中国会员的销售就一路向上增长。中国团队的成员告诉我,这叫“蚊子腿上的肉”,我很喜欢这个说法。
Jeff:会员拿到的返利越多,我们赚的佣金越多。因为我们从商家那里拿着很小比例的佣金,所以我们常会跟商家商量,鼓励他们把佣金从比如10%提高到15%。在美国,假如返现从8%提高到12%,对人们影响可能会大,可能很小。但在中国,影响一定是大的。所以我们可以拿这个数据跟商家说,如果你们把佣金提高一点,会有更大的销量。
Jeff:中国现在有很多返利网站,但是应该会像在美国发生的情况那样,很多网站会逐渐消退。因为返利网站是个开始很简单,做得对却非常难的模式。中国的返利网站还没有谁利用好海外购物这块市场,在这上面占得先机,这正是我们尝试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