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有些事情正在改变

2013-04-29 00:44苏惠昭
书香两岸 2013年8期
关键词:花园旅行

苏惠昭

有些事情正在改变。

这天地人皆无情的一个月,台湾被“苏力”台风狠狠扫过,光是大台北就倒下五千棵行道树。“苗栗大埔事件”后,最让人心头滴血的还有“洪仲丘事件”。

屏风表演班创办人李国修,罹癌三年后于7月2日辞世,得年58岁,追思会“最后的谢幕:李国修传奇”在花博馆举行,有三千人亦哭亦笑,共同哀悼,策划多时的《李国修戏剧作品集》同时出版。26年,27个剧本,这是李国修留给台湾的礼物,永远的思念,我们再也看不到他在舞台上痛哭流涕着深深鞠躬的样子。

诗人纪弦,“现代诗点火者”,7月22日结束他101岁的人生。

很悲愤的一个月,但有些事情正在改变,为洪仲丘事件,在没有动员的情况下,三万人走上街头。有些事情正在改变,因为“最坏的年代”,台湾诞生了“最强的公民力量”。

由传播学者管中祥主编的《公民不冷血》正逢其时的出版。另外,台湾的第一本非官方核电报告,由绿色公民行动联盟整理撰稿的《为什么我们不需要核电》也在反核人士盼望中出版,是一本揭露台湾核四真相的“核电归零指南”。

这两本书把出版面对时代的无力与无奈(以及未来必须的《洪仲丘事件》),化为力量以及行动。7月18日开幕的政大书城台南店,更是无惧于阅读之风微弱,出版社之哀嚎以及书店的凋零,像是逆风中的点火行动。

政大书城台南店位于台南中西区,五百多坪大,方圆两公里内有赤崁楼、叶石涛故居、公会所、吴园、太平境教会以及艺术家跳出来拯救方得以复活的海安路等等“软实力”,主人李铭辉希望藉由书店的集客力发挥串连作用。

“二手书店中的诚品”——茉莉书店跨进南台湾,落在新光码头边,虽然10月才开张,已开始收购二手书,并努力为高雄作家、书店和出版社的“曾经走过”留下纪录。

有一股气,往南方走。

而时代总是在旧与新的互缠与交织中前进,譬如《文讯》与《秘密读者》。

迈向三十周年的《文讯》杂志,盛大甩卖了170位作家热血捐输的285件书画文物,为自己筹到了两千一百多万元(台币)经营文艺资料中心款项,其中拍出最高价者为丰子恺插画,360万,由毕璞捐出,余光中诗稿则一字换得四千元。走在钢索上的《文讯》才确定得以生存。

一份关于《秘密读者》的文件于脸书上开始流传。《秘密读者》宣布,它是一本以电子书形式发行,目前台湾最欠缺,最纯粹的文学书评杂志。台湾文学圈太小,文学书太难卖,没有人忍心对新出版的文学书拳打脚踢,这样的环境造就“不诚实”的书评,只褒不贬。《秘密读者》要做的,就是“给文学书评一个诚实的机会”,而“诚实”的最大阻碍即是人情压力,杂志就把名字通通拿掉,让所有文章都匿名审查,匿名发表,只要评论者有话可说,有理可道,大可以天长地久写到把话说清楚为止。也就是说,理想上,某些浪得虚名的文学作家接受审判的时候就要到了。

有些事情正在改变,洪兰的两本译作《快思慢想》和《语言本能》,不也正在接受审判吗?

以台湾为名

以台湾为名的书写,轮番上市,薪火相传。

因为创作、研究以及编辑工作,向阳与学界、文坛诸多学者、作者书信往返多年,从前代的杨逵、龙瑛宗至同辈的陈芳明、阿盛,他保留他们的信扎、手稿,字纸于时间中斑驳,于是有了重量,衍生故事,最后汇聚成一本《写字年代:台湾作家手稿故事》。

继《台湾味道》、《台湾肚皮》,焦桐在丧妻的悲痛中交出“台湾味道三部曲”之三《台湾舌头》,三部曲是他踏查台湾饮食文化的重要书写,全书46篇,从台湾啤酒、咸汤圆、鱼丸汤写到烧仙草、菠萝苦瓜鸡、文山包种茶……无一不是台湾人的日常饮食,也因为太日常太习惯而不知其背后的文化,不明其里,是以三部曲满足的不是舌头,而是知识与文化的胃。

吃,恐怕是晚近旅行台湾最重要的活动,刘克襄《里台湾》不可避免也写到吃,但只是旅行的一角,他主要写台湾的百年地景、小村小镇、采采乡野,而其深厚内功,或者说关于台湾的“里”的深入浅出,来自年轻时起对鸟类、植物、历史、古道、乡镇、铁道多元题材的猎索与修练,于是才看见台湾的内里,同时照见自己。

茶、喝茶,它不再是专属老人的生活文化,《台湾茶,你好》作者林昱丞一点都不老,三十出头,台大法律系毕业,因为嗜茶,与好友同创“京盛宇”现代食茶,显然台湾茶到了年轻人手中可以玩出不同的滋味。

九把刀出版小说《哈棒传奇》,但他关注洪仲丘事件的新闻远胜过出版新小说,他的小说家角色似乎正在淡化之中。

翻译书之必要

台湾出版版图,向来翻译书大于自制书,自制书固是一地创造力之表现,但若一个没有翻译书的台湾,书市将呈现难以想象的苍白、单薄。随便举一例,我们的作家写得出《反脆弱》或《当代花园的奇境:都会的自然秘境》这样的大书吗?正面看,台湾自制书的特色在“小而美”;反面看,我们的书写题材似乎全都让给电视名嘴去消耗了。

《反脆弱》是《黑天鹅》的进阶升级版。《黑天鹅效应》告诉人类,极其不可能发生和无法预测的事件,几乎存在于世界上每一种事物之中,但我们的心灵却忙于将历史转化成平顺和线性,于是严重低估了随机性,因此受伤惨重;《反脆弱》的导师是大自然,大自然不只求“安全”,更积极摧毁、取代、选择和重组,然后提出一些自证的,亦符合于科学程序的方法,让存活在脆弱系统中的人类可以勇敢面对无知、波动、混乱、不确定种种,纳西姆·尼可拉斯·塔伯雷,本书作者,他是押上自己的信念的先知。

这世界永远有太多事物值得究竟与书写,像花园,像旅行。无人不爱花园,就算极端的荒野主义者也自有其理想的花园,《当代花园的奇境》出自法国花园专家寇勒莒萌之手,从经典、现代到前卫,有关花园的知识、技术、建筑、景观、设计以及人、事、物,本书上下纵横,一览无遗。花园营造人为的自然,而小镇呈显一个国家最真实的面貌,小镇旅行,每一位旅行行家各自有各自的“私房推荐”。《旅行,就要去小镇》作者韩国自由旅行作家李炯俊,他旅行20多年,走过全世界2500个大城小镇,选出其中最具魅力的38个小镇成书。

书写带领我们回到1492年,那一年,哥伦布登陆美洲大陆,在美洲与欧、亚、非之间,引发动物、植物、病菌、文化、人群、流行疾病,甚至观念的交流,促成后来世界体系的形成,此谓“哥伦布大交换”。《1493:物种大交换丈量的世界史》便是一部不一样的世界史,科普作家作者查尔斯·曼恩自谓,本书始自菜园,源于某年他去参访了一座栽植了一百种品种的蕃茄,这促动他订购了种子,栽植蕃茄,并钻进图书馆探查蕃茄流动的轨迹,接着又读到一本《生态帝国主义》,雪球越滚越大,滚出了一本历史与生态的大书。

从西班牙、荷兰到日本,不断被殖民的台湾,也有自己的“哥伦布大交换”,也因此被吸进世界的网络。

《打字机是圣洁的:最完整的垮时代传记》,如同某种密语的书名,它出自“垮掉的一代”代表人物诗人艾伦·金斯堡有名诗《嚎叫》,是诗人为此诗所下注脚:“打字机是圣洁的诗是圣洁的声音是圣洁的听者是圣洁的狂喜是圣洁的”,没错,本书正是一部“垮派”的传记。

再来看看经济学家关心什么。《中午吃什么?》作者泰勒·柯文(Tyler Cowen)是当代重要经济学家,同时也是个精打细算的美食家,当经济学家作为美食家,事情就变得有意思了,因为经济学家信仰的是“不花大钱但可吃到好料”,于是写了一本讨论关于找到好吃又简单的食物的故事,一个经济学家的“无星级开味指南”,对人口爆炸的地球,这是一场翻肠破肚的小革命。

经济学家真的什么都能写。

1995年《爱在黎明破晓时》,2004年《爱在日落巴黎时》到2013年《爱在午夜希腊时》,“爱在”系列是文青从青春看到中年的电影,其中关于爱情与婚姻辩证的对白每每令人反复咀嚼,所以中英对照剧本书是聪明的出版,说明只要用心推想,还是可以找到市场的缝隙切入。

市场尚有许多空白,逗点文创出版的菲律宾作家卜娄杉小说《老爸的笑声》正是其一。台湾对菲律宾的认知是劳工、落后、蛮横,《四方报》(在台湾的越南文、泰文、印尼文、菲律宾文及柬埔寨文四种文字的报纸型月刊)总编辑张正在读过小说后却如是说:“不论我们如何看待这个国度,必须承认的事实是:台湾地区与菲律宾的相似,简直像在照镜子。”

有些事情真的正在改变。

猜你喜欢
花园旅行
可爱花园
夜晚的花园
不可能旅行
小黑的旅行
爱护小花园
夏日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