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保华
解决以下“小镇困恼”所提出的难题,需对财富本质有透彻的认识。从个体的角度看,投资、生产、挣钱,均能起到积累财富的作用,但当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都过于关注工作、赚钱而忽略合理分配、必要消费时,从区域互赖的角度看,其发展模式将难持续。
小镇困恼
有甲、乙两个小镇:甲镇占有先天资源,拥有无尽的宝藏,世代富庶,日子安逸;乙镇先天资源欠佳,几无什么财富积累,世代勤俭,日子安稳。起初,两个小镇之间,尽管贫富悬殊,大家“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倒也相安无事。
后来,两镇有了相互了解。甲镇发现乙镇的东西价廉物美,乙镇发现甲镇的人手中很有钱,双方开始了贸易交往。逐渐地,乙镇生产的东西大量流入甲镇,甲镇的人均消费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乙镇的人均收入水平也得到了迅速的提高。
到后来,甲镇发现原先自己手中所拥有的资源与所积累的财宝已经消耗殆尽,没有什么可以再满足人们当下的消费水平了;乙镇发现自己手中不仅多了很多金银,而且许多原来可以很方便地卖给甲镇的东西卖不出了,因为甲镇的人没钱了。
面对以上情况,出现了一些中介机构,通过游说甲、乙两镇,提供将乙镇的金银借给甲镇的相关抵押、担保、评估、保险、债券等服务。这样,甲镇凭借过去一直有钱并能付钱的信誉,通过向乙镇借钱或赊购的方式,维持着原有的生活与消费习惯。
慢慢地,甲镇的人形成了靠借钱维持原有高消费的习惯,快乐地享受着当下的丰裕物质生活;乙镇的人形成了为赚钱更加努力促生产的习惯,内心充满着未来生活定会更美好的憧憬。甲镇从原先的吃积累变成了吃未来,乙镇从原先的赚金银变成了赚欠条。
如此方式,又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有一天,甲、乙两镇突然发现,根据双方所具有的实际偿付能力看,仅按目前甲镇累计所欠乙镇的钱计算,即使不考虑利息,甲镇也需要此后很多辈的不吃不喝不消费,才能勉强偿还乙方的债务。
目前,甲镇承诺的欠债凭证几成废纸,乙镇积攒的巨额财富几近泡沫。对于如此发生在甲乙两镇之间的贫富轮回、实力易位的过程及结局,作为甲、乙两镇的领导、居民或中介,原本可采取哪些事先防范措施?又有什么化解当前困境的对策?
共生启示
面对以上小镇困恼的决策难题,可能存在以下几种应对之策。
第一,让甲镇的人通过劳动来偿债。只是问题在于,甲镇人的消费能力远强于创造能力,缺乏创富实力;乙镇人的创造能力远强于消费能力,其自身的生产原本相对于消费就已过剩。
第二,让乙镇的人逐渐学会如何提升自己的消费水平。例如,鼓励人们学习甲镇的寅吃卯粮、提前消费的做法,从而达到消化自身产能甚至相对抑制甲镇消费的目的,并在无意中迫使甲镇提升自己的产能,生产出更多的东西,偿还此前所欠乙镇的债务。
第三,乙镇帮助甲镇提升能力。甲镇无力偿还所欠乙镇的巨额债务,信誉丧失,只好宣布破产。乙镇担心自己的债务损失,只好承诺免除乙镇部分债务,甚至再提供借款,帮助甲镇度过难关,重建新的面向未来的产能,以便其积累起偿还乙镇的财富。
显然,类似以上小镇困恼问题,普遍存在于人际、区域或国家关系处理上。例如,一国外汇超储,孤立地看可用来购买或储存石油、矿石等,综合看,超量储存会抬高买入时价格,再加储存设施建设及维护均需支出,最终可能使得储存还不如购买现货更合算。
外汇、货币等金融资产,作为一种以国家或个人等信誉支撑的财富(能满足人们需要的有用物品或服务)索取权,其数量膨胀速度若超过实际财富增长,就将表现为泡沫。国际贸易中,一国对他国索取权的增加快于他国可供财富的增加,索取权也易成虚幻画饼。
例如,在类似中国与美国、德国与希腊等贸易关系中,易见这样的影子:一方辛勤劳作,省吃俭用,贸易盈余;另一方花钱成习,寅吃卯粮,贸易赤字。这其中,到底谁在空忙、谁享实惠?质言之,个人或社会,消费与劳作,能力与欲望,平衡适度才可持续!
从满足人们需要的各种产品与服务的角度看,人际、区域或国家之间的供给与需求在总量上具有一一对应的性质,具有不可储藏的即时平衡性特点。短期、局部赚钱,一旦超越人们的实际消费所需,那么赚到就只是名义上的金融资产所有权,而非实用物品消费权。
由此可见,短期看,一国的高生产力而非消费力属于比较优势,欧债危机中节俭勤奋的德国与快乐享受的希腊对比就是例证。长期看,只有社会生产力、大众消费力以及资源承载力的平衡,才是个人、国家、全球互赖共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
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需有不同层面的社会生产力、大众消费力、资源承载力三者的基本平衡。现实难题在于,人性贪婪,贫富悬殊,过度开发,易致杨白劳与黄世仁、麦道夫与巴菲特、欧猪与德国等情况频现,经济不可能良性循环,全球周期性危机无法避免!
综上所述,区域发展极难独善其身,生产与消费、收入与分配存在着互赖共生关系,各相关机构的决策者,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类似甲乙两镇的生产与消费、收入与分配的关系协同难题,那么长期来说,人际、区域、国家之间的兴衰涨落、贫富轮回将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