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樊氏墓画像石《萧史吹箫图》雅议

2013-04-29 00:44孙玉军张春宇
收藏界 2013年9期
关键词:画像石魏晋时期

孙玉军 张春宇

江苏打鼓墩魏晋时期樊氏墓,1976年由淮阴市博物馆(现为淮安市博物馆)和泗阳图书馆联合挖掘,墓址在原江苏省淮阴市泗阳县屠园乡周庄打鼓墩,今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境内。打鼓墩樊氏墓是徐淮地区少见的砖石结构墓,根据其墓制结构、画像内容和随葬器物等方面的特征,初步断定其属于魏晋时期的墓葬。

江苏打鼓墩樊氏墓墓室总建筑面积为37平方米。室内全长9.25米,最宽处4.15米,室内面积24.5平方米。此墓采用平地造坟的方法,墓顶用楔形和长条形两种灰砖券砌,墓室上堆筑有高大坟冢。墓室由前室、中室、后室及前室另附的东西两个耳室共四部分组成。主墓室墙壁用朝内一面(zàn)平的厚重青石板垒砌而成。樊氏墓画像分布于墓中室门柱、横额、南北两壁以及前后通道两侧的石壁上,墓中室东西两壁上没有刻画像。樊氏墓画像石总共24块,雕刻的画像作品有50幅,包括:一、墓中室的南北两壁画像石共20块,每块画像石的正面和侧面刻有画像共40幅;二、墓中室南北两壁的横额共2块2幅;三、墓中室前后门柱共2块,两门柱的正面、背面、左侧面、右侧面共刻有8幅画像。

江苏打鼓墩魏晋时期樊氏墓50幅作品画像石中,有36幅祥瑞画,还有以人物为主题的画像石作品14幅。以描绘人物为主题的14幅画像石,主要描绘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现实生活等内容。打鼓墩樊氏墓36幅祥瑞题材的画像石作品中包括“嘉禾图”10幅,另有表现神怪和奇禽异兽的画像作品26幅。这些作品延续表现了西汉以来大量的祥瑞形象,以艺术的方式表征汉代哲学体系中“天人感应”的观念。从打鼓墩魏晋时期樊氏墓画像石作品的内容题材上看,反映庄园经济的现实生活场面如耕作、狩猎、放牧、纺织、庖厨、乐舞百戏等内容大为减少,这与东汉时期较流行的这类题材相左。我们在江苏打鼓墩樊氏墓画像石中的历史、神话故事画中明显能感受到,无论是表现内容还是艺术风格,都与魏晋以前有着或多或少的不同,这是因为汉画像地区不同的变异呢,还是预示着一个新的艺术风格来临前的征兆呢?本文选取《萧史吹箫图》简要分析其在构图样式、意境营造等方面的特色,以此作为研究该墓葬画像石艺术风格的突破口。

一、《萧史吹箫图》的构图样式

江苏打鼓墩魏晋时期樊氏墓《萧史吹箫图》刻于墓室中室南面墙壁,东侧最底层画像石的侧面上,长64厘米,宽38.5厘米。

关于萧史吹箫的故事,汉朝刘向著的《列仙传·卷上·萧史》中记载说:“萧史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作凤楼,教弄玉吹箫,感凤来集,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夫妇同仙去。”江苏打鼓墩樊氏墓的《萧史吹箫图》可以理解为一幅真实与想象、现实与浪漫交融的历史人物故事画,整幅绘画注重表现自然山林之乐和欣赏音乐之乐的美妙意境,其绘画的主题已经超越了简单的萧史吹箫的故事情节。

江苏打鼓墩魏晋时期樊氏墓画像石《萧史吹箫图》中间为一棵大树,树干呈弯曲状,树冠与树叶用图案化的曲线与椭圆形来表现,枝叶摇曳多姿、清新秀美,似有清风拂面而来,树上还有三只凤鸟,或飞或栖。树下有两人对坐于床榻之上,一人吹箫,另一人似抚琴应和。床榻之旁,一位侍者静立。树下的另一侧,立一口衔仙草的凤鸟伴着箫声、和着音乐翩翩起舞。

江苏打鼓墩魏晋时期樊氏墓《萧史吹箫图》不仅重视图中物象“形”与“神”的刻画,也追求场景布置与图式的丰富。打鼓墩樊氏墓《萧史吹箫图》完整地交代人物活动的场景,图中树木、鸟雀、吹箫者与侍者之间呈现互相应和的关系,巧妙地表现了复杂的人与人、人与自然景物的相互关系,整幅画面中营造出众人沉醉于箫声的宁静、惬意的气氛,反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及魏晋时期士族阶层寄情于自然山水之间的生活风尚。

江苏打鼓墩魏晋时期樊氏墓《萧史吹箫图》通过独特的构图表现了山林之景,其中人物形象被刻意缩小塑造,表现自然中人的渺小和寄情于山林的惬意。打鼓墩樊氏墓《萧史吹萧图》中“树木”成为整幅画面的中心,而将人物塑造在树木荫蔽下的床榻上的构图,与南朝《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图》砖印壁画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萧史吹箫图》意境的营造

江苏打鼓墩魏晋时期樊氏墓《萧史吹箫图》典型地说明了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画像石艺术表现手法和艺术观念的变化。纵观画像石作品的演变历史,早期画像石艺术比较注重物象个体形象的刻画,同时也注重通过物象进行思想性的传达。从纯粹艺术角度来审视早期的画像石艺术,可以发现:早期画像石作品上留白较多,线条稚拙,形象简洁,具有几何化倾向。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整个社会思潮发生了重大转变,绘画艺术风格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此时,画像石作品注重细节刻画、线条流畅圆润,画面中形象充盈繁密,人物形象的描绘开始变得舒展自然,体现了人的意识觉醒。江苏打鼓墩樊氏墓画像中的艺术形象,已初步显现了六朝时期绘画艺术的某些特质。

江苏打鼓墩魏晋时期樊氏墓画像石《萧史吹箫图》的构图特色,体现出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的绘画,特别是人物画,不再由绘画故事文本的内容和思想性内涵来表现其意义与价值,绘画的意义在于通过“形”的塑造来表现被画人物的“神”,并追求绘画作品自身的意境。魏晋以后,中国绘画逐渐摆脱了作为宗教、忠孝节义、伦理等的附庸地位走向了觉醒和独立。魏晋时期,绘画本身成为美的对象,而具备了独立的审美意义。可见,魏晋时期评价人物画优劣的关键在是否通过用笔对人物外形、动势、神态的刻画达到“传神”的境界,突破了以往人物画仅仅作为描写一种象征符号的外在形象的局限。

江苏打鼓墩魏晋时期樊氏墓画像石《萧史吹箫图》流美飘逸,颇具魏晋风度,体现魏晋时期绘画创作要求“形神兼备”、“以形写神”的原则,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不但其人物形象有准确的形体、服饰结构、比例,而且还能够充分表现人物的性格、气质和精神状态。打鼓墩樊氏墓画像石作品以流畅、细劲、均匀的线条,描绘人物的形体与面部神情,达到“神似”的艺术追求。同时,打鼓墩樊氏墓画像石《萧史吹箫图》讲求场景透视原理,较好地处理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求整体画面布局、气氛与意境的统一。

江苏打鼓墩魏晋时期樊氏墓《萧史吹箫图》典型地表现了魏晋时期士子欣赏音乐之乐的意境。魏晋时期大批名士,或以琴书自娱,或以琴酒消忧,以琴交友蔚然成风。琴在名士们的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影响和体现着他们的精神世界,成为“魏晋风度”、“名士风流”的象征。魏晋六朝是古琴的定型期,也是历史上古琴艺术的兴盛时期。魏晋名士对古琴艺术的推崇,则是古琴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琴、酒、药、诗、文组成了魏晋士人完整的人格,人们称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人的觉醒”时代。真正意义上人的自我意识的寻觅,应该说始于魏晋,此时的哲学精神与古琴音乐所体现的紧密联系,在中国古代史上独树一帜。魏晋时期,琴乐思想体现的是名士们追求艺术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诗文使人生达到艺术化的境界,这种艺术是自然的,是人本性的流露。江苏打鼓墩樊氏墓画像石《萧史吹箫图》生动地表现了魏晋时期的艺术风尚。

精美的江苏打鼓墩魏晋时期樊氏墓画像石作品《萧史吹箫图》,为研究、印证、考察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的绘画风格,为中国古代绘画史的研究提供了可靠而仅有的实物资料,在中国古代美术史,尤其在绘画史上的价值非常宝贵。

(责编:魏佩)

猜你喜欢
画像石魏晋时期
汉代画像石里的成都生活
沂南北寨——大型画像石汉墓
没落期|魏晋南北朝至唐代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清代时期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汉画像石墓出土仿木结构石立柱初步研究——兼谈白杨店画像石墓出土立柱位置
汉画像石中的“天神”
魏晋风流,纵是静坐也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