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游太行三千里 峰回路转故乡情

2013-04-29 01:10农夫
收藏界 2013年9期
关键词:神游太行山画家

农夫

“故乡的山水,永不忘怀”,这是汤清海先生在《神游太行图》中写的一段话。汤清海生于河南南阳,太行山的山山水水,既是汤清海先生的美好记忆,又是其不息的创作源泉。汤清海先生以太行山为题,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其代表作有《神游太行图》(50×366厘米 2002年作)、《太行大峡谷》(98×197厘米 2004年作)、《金秋万里》(98×197厘米 2005年作)、《太行含秀》(98×197厘米 2005年作)、《春风吹绿北国村》(98×197厘米 2006年作)等等。这些作品的特点:一是实现了自然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二是呈现出崭新的艺术形象;三是体现了“生活就是美”的美学思想。

以《神游太行图》为例,作品构图从右边以一个小山嘴伸入画面作为起点,山峰连绵。一条山路依山势自右向左延伸,将整个画面串联起来,成为画面视觉的焦点。汽车、房舍位居公路旁,游客有的在观景,有的在戏水。山坡上、溪流边、山石旁小灌木点缀其间。山沟里小溪流缓缓流过,左边的不远处瀑布飞挂,苍溪水湍,一条小河迎面而来。画面右边的景观安排得“实”一些,左边群峰峥嵘,因瀑布飞流在远处,画面则显得“虚”一些。这一“实”一“虚”,加之峰回路转,画面上天与地,山与水,人与景,路与坡,安排得十分自然,不露痕迹。

整个画面没有半点虚张声势,既朴实无华,又灵气横生。画家就像一位老农在打理自家的小院,北边栽葡萄,南边种石榴,一切是那样随心所欲,又是那样顺顺当当;又像一位花匠在侍弄自己的花圃,左边摆牡丹,右边放月季,一切是那样漫不经心,又是那样恰到好处;更像一位三军统帅,纵有千军万马,谁攻谁守,谁先谁后一切是那样从容淡定,又是那样秩序井然。

画家在构图上没有采用传统意义上的“高远”、“深远”、“平远”,而是运用“近观法”,将整个景观要素“定格”在一个画面上。“近观法”相对“三远法”表现景观的难度要大一些,一切景观要素你都得交待清清楚楚,你不能“留白”,更不能偷懒。“近观法”增强了艺术表现力,增加了画面的亲近感,整个画面充满着宁静与祥和,使观者几欲走近,与画中众生共享这天籁之美,彰显出画家非凡的艺术功力。

《神游太行图》在笔墨的表现上,更是独树一帜。国画的传统“皴法”尽管林林总总不下几十种,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擅长于表现山石。汤清海与千百年来众多的国画大师们一样,在画石头山时,真可谓游刃有余。

汤清海先生创造性地将传统的“斧劈皴”、“长披麻皴”、“拖泥带水皴”与岭南画派的“渲染法”结合起来,用枯笔勾勒出山体的形态,用“渲染法”显示出山体的质感。这样,山如“铜墙铁壁”。一种全新的艺术形象呈现在人们面前,将太行山特有风貌特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令人耳目一新。

《神游太行图》见笔见墨,行笔时,或枯笔,或湿笔,或中锋,或侧锋,或点,或染,或皴,或擦,或长线拖出,或点染成影,一切都显得那样轻松自然。放笔写去,行于当所行,止于又不得不止;行之不紧不慢,止之余味未尽,自然天成。仅此一点,于当今画坛也是无几人能敌了。

还有作品《太行大峡谷》《春风吹绿北国村》也是可圈可点。

(责编:漪瑟)

猜你喜欢
神游太行山画家
花影
自吟
《太行山写生》
酷炫小画家
召唤与留白——读李元洛先生《诗国神游》
黄鹤楼
太行山(外二首)
太行山上忆当年
太行山下最可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