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首布和刀币欣赏

2013-04-29 00:44周少华
收藏界 2013年9期
关键词:钱文竖线品相

周少华

2012年8月份的《收藏界》,刊发了笔者拙作《空首布欣赏》,本文介绍的是平首布和刀币,再一次与泉友共睹它们的古朴风采。

平首布,相对空首布而言,是由空首布演变而来。特点是銎部的空首演变为象征性的平首,整个布币不再是立体形象,而是一个平面,形似铲状铜片,钱体变小变轻。因其首、肩、足、裆的不同制作,而分为桥足布、锐角布、方足布、尖足布、圆足布、三孔布、长布、连布等。

图1 轻薄型锐角布。通长66毫米,肩宽38毫米,重9.7克。青铜质,老生坑,黑漆古包浆,土锈似薄雾布满全身,为平裆,钱面和钱背正中均有一条竖线直通到裆,边廓整齐。面部铭文“洮涅金”,清晰古朴,品相绝佳。由于钱体较薄,加之两千多年的沧桑岁月,币身上留下了三个孔洞。此布应属大型,但较之一些刊物上披露的锐角布,尺寸要小一些,重量要轻许多。

锐角布,是先秦布币中较为特殊的一个币种,特点是首部两端突出成锐角,平肩、平足,有平裆、尖裆之分,为战国时韩国铸币。平裆布一般通长70毫米左右,重18克上下。关于币上钱文,戴志强《钱币鉴定》上说,平裆四种钱文:卢氏涅、渝涅、涅毫涅。尖裆布二种钱文:公、垂。

笔者币上的铭文为“洮涅金”。丁福保《历代古钱图说》,第29页第286图亦为此种铭文。“洮涅金”和“渝涅”,是不是指的同一钱币,由于判读的不同,而形成两种名称?这类例子在先秦钱币中恐怕还不少。

图2 大型耸肩尖足布。通长80毫米,足宽40毫米。青铜质,老生坑,绿锈与土斑融为一体,自然和谐,品相完好。面铭“榆”,为地名。马定祥在批注中说:“或释榆次”。

此种布币,是从耸肩尖足空首布演变而来。特征是耸肩、尖足、方裆或弧裆,周有廓线,正面首部有两条竖线,腹中有一竖线;背面首部为一竖线,腹部有两条竖线。

尖足布为战国时赵国所铸。面文均为地名,有50多种。分为大、小二等,大型通长80毫米左右,小型50毫米左右。

图3 小型耸肩尖足布。通长55毫米,足宽30毫米。青铜质,老生坑,包浆自然,整体干净清秀熟美。品相甚佳。面铭“阳化”,为地名。

图4 小型耸肩尖足布。通长54毫米,足宽32毫米。青铜质,老生坑,包浆老到熟旧,布满土斑。面铭“晋阳半”,背“二”。品相一流。

图5 平首圆肩桥足布(布)。通长46毫米,足宽33毫米。青铜质,生坑品,黑漆古包浆上堆满绿锈,熟旧自然,品相尚佳。

桥足布因由弧裆与方足构成的桥洞形而得名。又因此类布币中的铭文中多有“”字,故又称“”布。

此种布分圆肩、平肩两种,又有外廓线和无外廓线之别。正面钱文多记地名和面值,有“二”、“一”、“半”三等币制。“”是货币单位。此种布多为素背,个别有背文。铸地以魏国为主,楚、赵诸地亦曾有铸。

刀币,是由手工工具“刀”、“削”演变而来,起源于战国时期的齐国,流通于燕、赵等国。刀首一般内斜,周沿有廓,刀柄正中多有一道或二道平行斜线,刀环大多扁薄失形,刀币的面、背多铸有文字,多为数字、干支、地名、币名等。根据不同铸地和铸期,刀币大致可分为:尖首刀、针首刀、明刀、截首刀、齐大刀、赵直刀和中山刀。

图6 尖首刀。通长152毫米,重15.2克。青铜质,生坑品,土斑与绿锈混杂,局部有红锈,品相绝佳。面铭“山”。

尖首刀为燕国早期刀币,铸行于春秋晚期至战国初期。特点为弧背、凹刃、尖首、细柄,铸造工整,刃口薄削,背部隆起而断于柄处,柄上一至二道脊线不入刀面,柄首为圆环。一般通长140~180毫米,重16克左右,铭文位置多变,文字古拙,内容为纪数、纪干支及星云符号等。出土数量少于明刀而多于齐刀。

图7 针首刀。通长131毫米(不含断掉部分),重13.8克。青铜质,老生坑,黑漆古包浆,局部有绿锈,土斑布满全身。从形制和风格上说,这枚刀币在针首刀中应属佼佼者,惜针首折断。面铭“ ”。

针首刀,亦称锐锋刀,因首尖似针而得名,亦为战国时期燕国铸币。特点是体型比尖首刀略小,制作较粗糙,刀面一般只铸一个文字,个别见两个字。多为象形文字,古拙。内容为纪数、干支等。一般通长130~150毫米,重8~15克。

图8 赵刀(直刀)。通长136毫米,重11克。青铜质,老生坑,黑漆古包浆上覆盖着翠绿锈色,熟旧自然,品相极佳。面铭“白人”。

战国中期以后,赵国地处中原,受燕、齐和中山国影响,在铸行布币的同时,也铸行了刀币。因刀身直平故又称直刀,又因刀首近乎平折或方折,故又称圆首刀、平首刀。刀柄有一至二道纵纹或无纹,刀环呈椭圆或圆形。依照形制分大、中、小三型。赵刀主要有甘丹(邯郸)、白人、城、蔺以及“言”字类小刀。

图9 齐明刀(博山刀)。通长135毫米,重20克。青铜质,老生坑,黑漆古包浆上有白斑绿锈,制作精整,钱文清晰有立体感,品相极佳。面铭“明”字。

此刀虽在齐地铸造,但有燕明刀特征,故称之为“齐明刀”。又因清嘉庆年间最早出土于山东博山香峪村,故又称“博山刀”。面文“明”字方折,背文为数字、干支、符号等,也有一至四字者,如“齐化”、“齐化共金”等。高汉铭《简明古钱辞典》第103页对此枚刀币是这样描写的:“成白明刀,面文‘明字向上作方折,刀背圆折;背文‘白字书于‘字中间,殊异。此刀今少见。”华光普《中国古钱大集》(甲)第97页,上面的刀币拓图(背文不同)以及高汉铭辞典上的拓图,与笔者这枚刀币可能是同一版式,刀身都比较宽。在一些钱谱、报刊上看到的博山刀图案,体形狭长的居多。这说明齐明刀(博山刀)有多种版式,背文也多样。

图10 齐大刀之“四字刀”。

通长169毫米,重49.3克。青铜质,生坑品。包浆厚实牢结,苍翠欲滴的锈色上生有白霜,钱文和纹饰变得若隐若现,显得古朴典雅,具有神韵。品相佳而美。此种锈色应是窖藏或叠藏之品。面铭“齐之法化”,背面上有三横纹,中间星纹,下“法甘”二字。

齐刀为战国时期齐地的铸币,因刀身硕大而故称“大刀”。齐刀以厚重精美著称,尖首、弧背、凹刃,有边廓,刀环周正饱满。齐刀依面文分七种,根据钱文字数又简称三字刀、四字刀、五字刀、六字刀。六字刀珍罕,四字刀较少。根据器型又分为早、晚二期。其特点是:早期的刀脊外廓线断于刀身和刀柄的相交处,晚期的则不再断开。笔者的这把大刀则属晚期的,刀脊外廓线与刀柄外廓线相连。

图11 齐大刀之“四字刀”。

通长166毫米,重41.4克。青铜质,老生坑,黑漆古包浆上铺满白斑,首部有红锈,整体显得古拙自然。与图10的四字刀外貌相比,可以说是别有洞天。此刀面铭“齐之法化”,背面上为三横纹,中星纹,下为“上”字。这把大刀除包浆、背铭文与图10不同外,其形制和风格完全一样,故不多费笔墨。

此文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责编:丁丑)

猜你喜欢
钱文竖线品相
可自动消除NG竖线缺陷的Mura检测机设计探究
山东济南泉城路金代窖藏铜钱*
阿拉善左旗原水泵厂院内出土窖藏钱币
币海遗珍 异彩纷呈
面相与品相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外国钱币述略
面相与品相
TFT-LCD彩膜工艺宏观缺陷自动化修补的探究
面相与品相
象形文字走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