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点

2013-04-29 00:44:03
求知导刊 2013年9期
关键词:博士后中科院苹果公司

微软收购诺基亚

软件和硬件的分界在哪里?答案是,这已经无关紧要。谷歌以125亿美元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而微软以70亿美元收购了诺基亚手机业务。目前,我们已身处一个真正融合的世界中,形式和功能之间的差异已不复存在。软件就是硬件,硬件就是软件。这就是一切。

黑莓以往曾进行过尝试,但从未达到这样的规模。今天,只有两个移动生态系统获得了繁荣发展,这就是苹果公司的iOS和谷歌的Android。我们正目睹其他厂商的衰亡和重组,诺基亚、微软、HTC和黑莓是其中的代表者。

未来将会发生什么?以下是5点预测:

1.规模将比以往更重要

建设移动生态系统是当前时代的大规模工业项目,相关公司需要具备工程、编程、传播和营销等能力。苹果公司非常善于这一任务,而谷歌的落后差距也不大。谷歌采取了不同做法,将Android系统大范围授权给其他厂商。

通过规模效应,生态系统的建设成本将被分摊至数千万,甚至上亿台设备。这也解释了为何黑莓在发布新款手机后净利润率由正转负,而苹果公司的净利润率则几乎没有受到影响。有趣的是,过去12个月,诺基亚的研发预算比苹果公司的42亿美元还要高13亿美元。

然而,目前所需的是另一种规模,即规模化的能力。这意味着每家公司都需要在业务的各个方面做得更好。通过收购摩托罗拉移动,谷歌加强了硬件业务。三星已被证明是营销大师,但仍缺乏自己的软件平台。苹果公司则更新了多年来几乎未变的软件和服务平台。

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的交易很独特,因为两家公司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不是非常突出。诺基亚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正在滑坡,2013年上半年仅为3%。微软能否扭转该业务的颓势?实际上,微软近期刚刚为Surface平板电脑的促销活动进行了9亿美元资产减记。

2.谷歌和三星之间的摊牌

当前智能手机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谷歌和三星之间的关系。目前,两家公司可以和平共处,并同心协力使Android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达到79%。至少现在,谷歌和三星仍需要对方。

不过这样的关系能维持多长时间?今年3月我们已看到了一些迹象,当时三星在纽约的Radio City Music Hall发布了新款手机。微软和谷歌通常在这里举办发布会,而目前三星的名字也与之联系在一起。

三星正试图与英特尔合作开发自主操作系统Tizen,不过这款系统到目前为止尚未成熟。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使该公司在硬件领域不必再依赖三星。而对三星来说,目前仍缺乏可替代Android的操作系统。预计三星最终将自主开发或收购操作系统。

3.竞争来自亚洲厂商,而非欧美厂商

黑莓、诺基亚、HTC,3年前,这些公司是智能手机市场强大的参与者,拥有很大一批用户,都能对苹果公司和Android生态系统发起挑战。

然而在研究未来的竞争形势时,最好将这些厂商抛在一边。黑莓目前希望出售公司的部分业务,HTC正陷入财务困境中,营收同比下降了22%。

我们可以关注这些厂商:华为、联想、中兴和中国无线。实际上,华为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2012年曾一度排名第三。这些厂商的重要性主要在于,它们面向新兴的智能手机消费者,即中国消费者。尽管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已经快速发展,但目前中国只有不到一半的手机用户已经上网。

这些公司大部分选择了Android平台,并可能继续基于Android进行开发。不过两年之后,中国无线旗下的酷派对市场的影响力可能就会超过新的黑莓。从长期来看,这些公司将有潜力与苹果公司和谷歌竞争。

4.开发者失去话语权

除非微软推出真正可以替代iOS和Android的平台,否则软件开发者将继续失去市场上的话语权。开发者将别无选择,只能在这两大平台上开发。这将进一步加强平台的实力,而Windows已经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5.网络是最终赢家

近期,Verizon通信以1300亿美元收购沃达丰所持Verizon无线股份的交易没有受到太多关注。Verizon通信愿意支付如此高的价格有其道理。随着生态系统的进一步发展,移动运营商将有机会向用户提供更多数据服务,而建设移动通信网络,进入运营商市场的门槛仍然很高。

在一个全面整合的世界中,优秀的硬件和优秀的软件带来的区别将不会太明显。无论微软未来有何表现,我们都将看到网络中的数据流量越来越大。

《华尔街日报》网络版

关注H7N9

中科院高福课题组5日在美国《科学》杂志在线发表论文,阐述了在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跨宿主传播机制研究上取得的新突破。

今年2月暴發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是一种新型重配病毒,对禽类不致病,感染人却会引起严重呼吸道疾病。截至目前内地共报告134例确诊病例,致死45人。高福率领的课题组关注了最早报道的两个毒株,“安徽株”和“上海株”,发现“安徽株”既能结合禽源受体,又能结合人源受体,而“上海株”却偏好性地结合禽源受体。这充分解释了“安徽株”由于获得人源受体的结合能力,使其具备了在人群中普遍流行的可能性。

目前科学家认为,此次暴发的H7N9禽流感病毒具备有限的人际传播能力,并推测,由于H7N9病毒仍然具备强结合禽源受体的能力,而人呼吸道上有很多带禽源受体的黏液素束缚住了病毒的扩散,使得H7N9病毒无法有效传播。H7N9病毒的变异必须被密切关注,做好监测检测工作,因为某些突变病毒一旦丧失强结合禽源受体能力,而继续保留人源受体的结合能力,就有可能引发流感大流行。

《北京青年报》

中科院博士后学术年会

9月5日,第五届中国科学院博士后学术年会暨“科技创新助力中国梦”学术会议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玉泉路园区举行。来自中科院各科研院所及高校科研单位的68位博士后报告并分享了自己最新的科研成果,现场140余位博士后参会并深入交流。

中科院院士郑度与参会者分享了自己从1959年以来在干旱沙漠、青藏高原、南方坡地等区域的科研考察经历,并建议博士后们不断地深入实践,从现实中发现问题并创新理论、反哺实践。

此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博士后联谊会、中国科学院大学主办,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刘连军在会上指出,中科院是全国博士后制度的发起单位、建议单位以及实施单位,博士后群体已经成为高层青年人才的重要来源,中科院的博士后制度体系在全国具有示范作用。据悉,中科院现有在站博士后4000人,约占全国在站博士后的十分之一。

《中国科学报》

“深度撞击”号

美国宇航局(NASA)的“深度撞击”号探测器如今有了大麻烦。这架探测器在8月11日至8月14日期间与地球失去了联络。该项目主要负责人、马里兰大学学院市分校的Michael AHearn表示,当前的指令是让“深度撞击”号探测器处于休眠状态,或者说安全模式,然而这种尝试并没有成功,该探测器现在处于失控状态。当“深度撞击”号探测器的任务延展为观测彗星以及拥有系外行星的恒星后,研究人员将这项任务重新命名为Epoxi。

工程师已经追踪到问题的根源在于重置探测器计算机遇到的一个软件通讯的小故障。他们现在正想方设法使“深度撞击”号探测器重新恢复运行。

研究人员正试图与探测器进行通讯,但他们必须首先搞清“深度撞击”号探测器如今最有可能在什么方向,以及是否要向探测器的高增益天线或低增益天线发送信号。

项目科学家正在争分夺秒地展开工作,这是因为“深度撞击”号探测器的电池完全依赖于太阳能板提供的能量。如果探测器上的太阳能板恰好指向一个能够接收到部分阳光的方向,则电池还可以持续工作几个月;然而一旦太阳能板指向一个远离太阳的方向,电池可能在几天内便宣告“死亡”。AHearn指出,如果电池不再工作,“深度撞击”号探测器便再也“活不成了”。

AHearn表示,这次事故造成的一个重大伤亡便是科学家没有收到任何由探测器发回的有关ISON彗星的图像——“深度撞击”号探测器原计划于8月造访该彗星。在投入太阳的怀抱之前,这颗冰冻的太空岩石原本会于秋季在太阳系内侧上演一场精彩的表演。

“深度撞击”号探测器于2005年1月12日发生升空。这项史无前例的“炮轰”彗星计划始于1999年11月1日,在2005年7月4日撞击彗星之前,“深度撞擊”号走过了4.31亿公里的漫长太空之旅,终于迎来了与坦普尔1号“亲密接触”的激动人心时刻。

撞击器击中彗星的彗核后,会在其表面轰出“弹坑”,使其内部物质暴露出来供研究。据预测,撞击会造成彗核表面的冰雪、尘埃等溅起,好比在太空中放出一个大“焰火”。

科学家们认为,彗核中含有太阳系初生时遗留的物质,希望借助此次撞击对太阳系诞生的过程有更多了解。NASA专家表示,当年的这次撞击不会改变彗星的轨道,也不会对地球构成危险。

《中国科学报》

“超级地球”

欧洲南方天文台发布消息称,德国的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太阳系附近有三颗“超级地球”,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这三颗行星围绕天蝎座的一颗恒星运行,距离地球仅22光年。按照天文单位计算,堪称与地球是邻居。

英国《太阳报》报道称,这三颗刚被发现的行星拥有适宜的温度,而且有液态水,这都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天文学家称,这些行星属于天蝎座格利泽667C恒星的“宜居带”。

科学家称,行星上此前可能存在着海洋和湖泊,而且还存在成分复杂但稳定的大气,包括对生命最重要的二氧化碳和氧气循环。

研究团队对位于智利的欧洲南方天文台高精度径向速度行星搜索器(HARPS光谱仪)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重新分析,确认这3颗处在“宜居带”的行星公转周期分别是28天、31天和39天。

格利泽667C是天蝎座三恒星系统格利泽667中的恒星之一,这颗恒星距离地球仅有22光年,质量为地球的两倍,这是目前科学家发现的宜居地带中质量最低的一颗恒星。

《法制晚报》

猜你喜欢
博士后中科院苹果公司
加大授权力度中科院先行一步
科技传播(2019年23期)2020-01-18 07:57:10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文苑(2018年21期)2018-11-15 11:52:20
新Pad
环球时报(2018-10-31)2018-10-31 04:26:29
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技术
新农业(2018年3期)2018-07-08 13:26:56
闵浩:做锁具行业的“苹果公司”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3
博士后出站报告目录
博士后出站报告目录
苹果公司产品史
中科院位列自然指数全球首位
中科院专家:京津冀何以成雾霾重灾区
法人(2014年4期)2014-02-27 10: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