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2013-04-29 18:15唐璇
博览群书·教育 2013年9期

唐璇

摘 要:欺负行为是攻击行为的一个子集,是学校里常见的现象。欺负行为有其自身的特点。国内外的众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很多有价值的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研究表明欺负行为与性别、年级、父母的教养方式、学业成绩等存在着相关。

关键词:欺负行为;学业不良 ;父母关爱行为; 内隐攻击性

Smith认为欺负行为是一种攻击行为。从现象调查到设置干预方案,进行了很多有价值的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已有研究多以描述性的相关研究为主,主要研究了欺负发生的普遍性、欺负的类型和欺负行为相关研究等。在理论和实践探索中,系统探讨欺负现象的普遍性和类型特点等,考察了欺负与个性特征、家庭因素、父母的教养方式、学业成就以及自尊抑郁和其他健康问题等之间的相关性,并从认知角度出发,提出了欺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是相互作用动态的过程的模型。

一、学校欺负行为的一般特点

与攻击行为一样,欺负行为是指有意地给动作或行为的对象带来伤害的行为。这种伤害可以是身体的,或是心理的。欺负通常采用推、打、勒索钱物、辱骂等方式,也包括讲下流故事或社会拒斥等,欺负可由一个或多个同学卷入。欺负行为是一种攻击行为,攻击行为不一定是欺负行为。因为与一般意义上的攻击行为相比较,欺负行为有自己独有的特征:(1)欺负者即动作的发出者通常是在没有被激惹的状态下,主动攻击受害者。这种特征被称为未受激惹性;(2)受害者即动作行为的对象多次遭受伤害,这种特征被称为重复发生性;(3)动作的发出者,相对于接受者,处于有利地位,而被欺负者处于弱势,即力量的不均衡性。欺负行为是在未受激惹的情况下,欺负者重复对被欺负者进行攻击,给接受者带来伤害。

二、欺负行为的相关研究

欺负行为的研究基本上处于描述性研究阶段,但是国内外学者也已经对欺负的发生原因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探索,提出了一些理论,也进行了一些系统的研究。欺负发生的原因基本上有:

1.个性特征。个性特点与欺负行为密切相关.谷传华、张文新(2001)研究发现欺负和受欺负与神经质、性格和自尊存在显著性相关。Olweus 等研究表明,受欺负者和欺负者情绪管理能力存在缺陷;欺负者和被欺负者都具有相对稳定的人格倾向:被欺负者通常自尊水平较低、自卑感较强、焦虑水平较高,并且有明显的抑郁。欺负者的情感较为冷漠,易冲动和生气,情绪不稳定,对外界刺激反应强烈,具有较高的精神质倾向。陈世平对小学生欺负行为与个性特点进行了研究,也证实了儿童的个性特点与欺负行为密切相关。高神经质和内倾性个性的个体更容易成为受欺负者,在个性特征上高精神质和外倾性的个体易成为欺负者。

2.生理特征。欺负行为在年级间有着差异,并且欺负行为所表现出的形式也有所差异。总体来讲,小学生显著高于初中生,小学各年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初中各年级之间欺负者的比例较为稳定,无显著差异。儿童在受欺负方面,受欺负发生率随年级升高而下降,但欺负者的比例基本保持稳定。随儿童年龄增长,直接身体攻击的发生率下降,言语攻击的发生率上升,间接攻击的比例也会超过直接攻击(Bjorkqvist).Lagerspetz等人发现,11岁和12岁儿童中,男生更多地采用直接身体攻击(如打、推、踢),女生更多地采用散布谣言、排斥等间接攻击,而在直接的言语攻击威胁恐吓、起诨名等方面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3.学业成绩与欺负行为。西方国家开展了很多对学业不良群体的攻击行为与犯罪现象的研究。较有影响的研究有美国 “12年计划”(1976年)。该计划是对学业不良和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学业不良组与非学业不良组在总的犯罪严重性平均数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两组在暴力问题行为次数(如用危险武器袭击他人、打群架、吸食大麻和酗酒、违反学校纪律的次数等方面)上存在显著差异,学业不良组表现出更多的问题行为;(2)在青少年犯罪者中,学业不良所占全体调查对象的36%。数据表明学业不良会促使犯罪行为的增加。但俞国良等(2000)运用同伴提名法,发现在其中提到的学业不良儿童在交往中受拒斥的原因中,最多的是各种攻击行为和社会交往能力,而不是学业成绩。学习不良学生,同伴接受性较低,体会了更多的孤独感。导致这种情况不是因为学习成绩与认识能力的问题,直接原因是不良的社会行为和交际技巧的缺乏。

4.环境因素。4.1家庭。天津师范大学的陈世平对家庭因素与欺负行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家庭的经济状况、在教育子女方面时间、精力上父母的投入、父母教育方式和态度等与欺负行为有一定关系。。父母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职业不稳定(陈世平,乐国安,2001),也易使孩子在心理上处于劣势,构成了力量上的对比,欺负者与被欺负者在力量上存在不均衡性,而这正是被欺负的前提(赵莉,2004)。家庭结构也与欺负行为存在着一定联系。4.2同伴群体。同伴在欺负行为研究中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欺负行为在不同的同伴作用下显现出不同的特点。同伴作用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Pepler等人运用自然观察法对欺负进行实证动态考察发现欺负:同伴在场的人数与欺负持续时间呈正相关;在在场同伴的中,只是消极地观看,不采取任何行动的占53%,22%的与欺负者一起进行欺负,只有25%的同学帮助受伤者;如果欺负者“邀请”或要求其他同学参与欺负,则会更有可能参与,男同学更有可能接受邀请参与欺负;运用回归分析考察同伴在欺负时的表现,包括消极观察、协助欺负者和帮助受欺负者,在在场的同伴参与帮助欺负者后,欺负者的情绪会变得更为亢奋,攻击行为水平提高。当在加入的同伴为女生时,男性欺负者的攻击性水平的变化最为明显。4.3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大量的实验研究和观察表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接触到越来越多的暴力节目、暴力游戏,欺负行为也越来越多,存在着正向联系。Dill 等人发现长期玩暴力游戏的个体玩暴力游戏的时间越长,学业成就越低,学业成就与玩暴力游戏的时间长短呈现负相关;长玩暴力游戏的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攻击行为与暴力游戏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犯罪与玩暴力游戏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Calvert,Tan(1994)以及Kirsh(1998)等人都得到了一致的结论。2006年,胡海龙对玩网络游戏的青少年进行了研究,发现玩较多网络暴力游戏的青少年的内隐攻击性更高。另外如果个体面临较大的压力、挫折感时,攻击性倾向会增加。

三 、研究展望

欺负行为可以被认为是攻击行为的一个子集,属于攻击行为。它具有破坏性,通常情况下是被排斥的。受到人类社会法律、道德规范、文化等因素的制约,从而受到压抑,进入人们的无意识领域。所以攻击性相对于其他的社会概念相比较,具有更大的内隐特征。

参考文献:

[1]Shium Andrew chen,杨治良。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报1996,19(2): 75—78.

[2]张莲,学业不良初中生内隐攻击性及影响因素研究[D],200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