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江明
近日,比利时发生一起钻石大劫案。一群劫匪闯入机场的停机坪,劫走了价值4亿欧元的黄金和钻石。整个过程只有短短的几分钟。期间,无人受伤,劫匪和保安都没有开枪。事后,劫匪从容逃逸,并焚毁了在劫案中使用的面包车。
从作案手法来看,这群劫匪的专业程度相当高。
一般来说,案发后24小时是破案关键的第一阶段。在这段时间里,匪徒还在逃亡和转移赃物的过程中。一旦超过24小时,劫匪可能已经潜入事先准备的隐藏地点。在这个阶段,警方会利用劫案现场留下的线索、录像以及目击者的证言,找出劫匪的身份和行踪。如果不能大致锁定劫匪的身份,那么破案的概率就非常低。在此期间,劫匪只要保持蛰伏的状态,就几乎不可能被警方找到。
如果超过一个月,则破案进入了第二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破案的概率将会越来越小。此时,目击者的记忆会淡化,警方很难获得劫匪的举报信息。在劫案发生半年之后,匪徒会开始想法销赃,此时又是一个抓捕匪徒的好机会。因为收取赃物是一个很特殊的行业,从业者中会有警方的线人。
在这起案件中,劫匪几乎没在现场留下什么有价值的线索,警方也并未掌握他们逃亡的路线。由此可见,他们是非常专业的职业劫匪,不仅智商高而且掌握警方的办案规律和行动模式。
当然,警方在这个阶段并非毫无收获。由于劫匪的行动过于精准迅速,没有内部的情报来源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他们肯定掌握钻石运输的路线时间表以及运送的具体情况,了解机场的安保情况,事先勘察过机场和逃跑路线沿途的情况。
目前,警方要破案,有两个办法可取。
一是找到潜伏在保安公司、航空公司以及钻石持有机构中的内奸,完全掌握上述信息的人应该不会很多。只要找到内奸,就能获得劫匪的相关信息。同时,调取机场以及劫匪逃逸路线中的所有监控录像。通过海量的录像排查,找出行动异常且经常出现的人或者车辆,然后进行身份确认。这是一般劫案中最常见的查案手段。
不过,以这伙人的专业程度来看,恐怕他们未必不知道警方会排查录像,很可能在每次踩点时都做了伪装,负责侦查的人员未必参与抢劫。劫匪甚至可能在某些环节给警方设置查案岔路。例如,雇流浪者假装侦查,故意布疑阵,让警方扑空。这些都有助于匪徒拖延时间。
在现阶段,警方最有可能突破的方向还是找到匪徒的内应。如果找不到,则本案很可能成为悬案。笔者认为,从作案的手法来看,这伙劫匪很可能和2005年史基浦国际机场钻石抢劫案的劫匪是同一伙人。在那起劫案中,共有价值1.8亿欧元的钻石被抢走,案件至今未破。
那次,劫匪同样闯入机场禁区抢劫,然后开车逃逸。事发地点同样系距“钻石之都”安特卫普不远的国际机场。如果这两起案子的劫匪是同一伙人,则说明其内线很可能系航空公司职员——只有航空公司职员才熟知机场的戒备情况,以及货物的到达时间。也许比利时警方现在正盘查所有能同时接触到两个案子中货物资料的航空公司职员。如果其中有重叠的人员,那么几乎可以肯定就是匪徒的内线。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5年史基浦国际机场钻石抢劫案中,被抢的钻石是未经打磨处理的钻石原石。而此次劫案中被抢的钻石同样为钻石原石。如果两案中的劫匪系同一伙人,则表明除了抢劫之外,他们还拥有钻石加工打磨产业以及销售渠道。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消化掉如此大宗且来历不明的钻石。笔者怀疑,钻石行业中的某个公司除了合法的经营之外,还通过抢劫手段来获取原料钻石加工出售。
另一個有趣的现象是,经典的劫案往往发生在欧洲,而不是美国或者亚洲的某个地方。除了因为历史传统之外,这跟欧洲国家密集且边境开放,劫匪可以跨国逃避追捕有很大的关系。即便是欧盟已经成立的今天,欧洲仍是专业大盗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