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瑞 陈丹
摘要:现在关于佛教艺术和基督教艺术的研究已经十分之多,然而把两者相比较,试图得出一些观念的文章还颇不多见。本文主要以中国佛教与西方基督教堂装饰的比较,探讨中西方宗教装饰艺术的渊源及精神内涵的不同。比较两派不同的宗教思想在其鼎盛时期对于艺术领域的影响。
关键词:佛教;基督教;隋唐;中世纪;艺术;“灵”与“肉”
0引言
藝术,是借助声色媒介,激起欣赏者感官上的愉悦,引发其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我们对宗教的领悟和兴趣通常是来源于宗教装饰艺术。教义的不同使得不同宗教在艺术表达上有着不同的取舍。基督教和佛教并为世界上两大派别的宗教。佛教想要达到的,是想使人类灵魂摆脱身体欲望的桎梏,并能在纯粹精神的层面上参悟世间万物的本源。基督教信仰人类有原罪,认为爱来于神,行善的目的是为了荣耀神,善行需要出于真心的爱;人们所做的事都是在赎罪,最后得以永生。宗教的思想借助其装饰艺术这一手段,表现出不同的感观。
1佛教艺术与基督教艺术各自的渊源
佛教和基督教与其艺术都不是同时产生、共同生长的“孪生子”。都是先出现宗教,其艺术再逐渐开始发展起来,这样的顺序决定了宗教艺术是围绕着宗教思想而展开创作。宗教艺术如一个符号,在本身体现出美的同时,向世人传达了该宗教的精神、体现出宗教情感的渲染,以有形的世界诉说它们背后无穷的意义。
佛陀释迦牟尼的智慧之光在古印度点燃世人对佛学的热情,而在佛陀涅槃二百年后的阿育王时代佛教艺术才开始出现。“如来是身,不可造作”的禁令让佛教艺术禁锢于象征物崇拜的阶段,这个时期艺术家们灵巧地使用菩提树、莲花、法轮、大象、狮子等来暗示佛陀的存在。直到公元1世纪的贵霜王朝才出现佛像的刻画。公元4世纪笈多王朝时期形成融合众多佛教艺术风格为一体的笈多艺术。大约在“两汉之际”佛教开始传入中国,依附于中国本土的神仙姿态而存在的佛教艺术,一路巡礼,佛教艺术之花沿着丝绸之路盛开,直至唐代放出鼎盛的光芒。
同样基督教艺术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在基督教还未被帝国统治者承认之前是秘密的,只有一部分在底下墓室墙上的笔画可以证明它的存在,这也是最早基督教艺术起始的痕迹。如同佛教艺术的萌芽,早期基督教艺术也是使用隐喻的手法来表现宗教内容,如用鸽子表现圣灵,羔羊象征救世赎人的基督及其使徒,孔雀代表灵魂不朽……在基督教得到官方认可后,基督教艺术才开始得到真正的发展。从早期收到古典艺术影响的基督教艺术,到拜占庭艺术、罗马式艺术,最后经由哥特式艺术到达中世纪宗教艺术的巅峰。
我们可以从两大宗教艺术的发展历程中看出很多共性,如两者都是从伟大的思想为艺术创作的源泉,同样经历一段象征性的艺术表达时期。但在这些共性的表象下却形成了两派截然不同的艺术,无论如何都不会把两者分辨不清、混淆在一起。
2中西方宗教发展形成的两大体系
(1)中西方宗教艺术形成不同风格的因素。佛教的石窟寺庙和基督教教堂是中西方宗教艺术的结晶,无论从纹饰、颜色、造型艺术上的比较,都可以看出佛教和基督教装饰艺术具有非常大的审美情趣和表现技法的不同以及不同的风貌和特征。这种不同首先是因为民族、种族的原因;其次有各自不同的地域和环境的原因;再者,还有人类社会发展的政治因素的原因。但从宗教的角度,挖掘到根本,可以发现是两个宗教教派在“灵”与“肉”问题上的不同取舍导致其艺术的追求形式的不同。
(2)“灵”与“肉”的概念。在宗教中“灵”与“肉”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两个范畴,也是两种人性的本质的东西。“灵”是人的本性,心中最内在的层面、真正的智慧、理智、知性,一种情感化了的灵魂真知和道德意识,让人发自心底的思维等,都是属于灵的领域。“肉”一般指肉体及其情欲,但这种说法太片面,应该是指肉体的眼、耳、舌、鼻、体的各种感觉,表面的感觉,外在的享受;是灵魂、道德、智慧等在物质世界中可以感知外在的一个载体,属于物质界的领域。
(3)中国佛教艺术本土化的发展变化自古以来,中国佛教装饰艺术在各个朝代各有变化,随着各个朝代的佛教的传播而兴盛,又由佛教的衰灭而消沉。最初经丝绸之路传入西域的佛教在4世纪初到6世纪到达第一个兴盛时期——龟兹克孜尔石窟。在克孜尔石窟17窟的主室上的壁画充满了异域风情,和印度佛教的本土的审美思维相契合。人物姿态妖娆、身体丰满健硕、几近裸体,与古印度的佛教造像相似,但艺术家们将传入的佛教艺术与本地的艺术文化传统融合,从而创造出了带有异域风情的龟兹特点。不过此时期的笔画人物还是保持着古印度崇尚肉感、喜好裸体的传统美学原则。经由河西走廊走向中原封建王朝统治的中心,在对佛像装饰的整体特征中,我们看到,前期朴实、雄浑的风格已经在魏晋时期趋于优美柔和,从肉体感和立体感的表现已转为注重装饰和平面装饰的追求。在不断的与中国本土结合的过程中,佛教这颗西来的菩提种子与隋唐一起展现盛世风范。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的乐山弥勒大佛临江而坐、妙相庄严,为深陷在灾难中的人们投去怜悯之光,透露出对人世的关怀和爱护,而卢舍那大佛慈眉善目、深邃的眼神和颇有意味式的微笑表现出超凡脱俗的宁静和智慧。这时的佛教艺术已经完全本土化,并成为世界佛教的中心。相对之前的佛像艺术,在刻画形式上摒弃了肉体美的表现,而是更加注重佛像的性格特征和气质。
佛教装饰艺术在每个朝代和不同地区由于审美的改变而各有特色。从佛像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的发展来看,佛相由最初传入的重于肉感的、旺盛生命力的表现逐步到注重人物内在气质及神采的体现,表明了中国佛教艺术在褪去“进口”那层外衣后,在艺术作品呈现出“再现”的风貌,被中国文化吸收后的佛教,在其装饰艺术上也表现出重“灵”轻“肉”的思想。
(4)西方基督教艺术的发展变化。《圣经》中描述:“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到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这说明在西方宗教中人是“灵”和“肉”的结合体,而神,我们都知道“三位一体”是基督教的基本信条之一。相信上帝唯一,但有三个“位格”,即圣父——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圣子——耶稣基督,上帝之子,受上帝之遣,通过童贞女玛利亚降生为人,道成肉身,并受死、复活、升天,为全人类作了救赎,必将再来,审判世人;圣灵——上帝圣灵。三者是一个本体,却有三个不同的位格。人和神都有肉,都有灵,那么在基督教中,“肉”就只是不是一个载体这么简单的用途,而是和“灵”一起是不可分割的存在。
圆雕《牧羊人》是西方的基督教早期艺术中的代表作之一:一个健壮的青年肩扛着羊羔。作品在形式上接受了古典艺术的影响,神态生动,人物真实。这幅作品同样具有象征意义,年轻牧羊人是耶稣基督的化身,羊代表被拯救的人们。这个时期的宗教作品的表现手法一般是隐喻。在基督教被西方帝国承认,统治阶级认识到宗教可以巩固整治后,宗教美术得到迅速发展。镶嵌壁画是拜占庭艺术中的一个奇葩,代表作如《查丁士尼及其随从》和与它并列的《西奥多拉皇后与随从》,这两幅画是装饰在圣维塔莱教堂的墙壁上,平面化的人物、富有装饰感。我们从此可以发现,宗教艺术在此时已经成为阶级统治的工具,而宗教意味的装饰画上也出现现实中实质存在的人物,它表现的也是真实人物的神化。中世纪的宗教艺术的巅峰是在哥特时代,而此时,无论是人物雕塑呈现出来的状态还是衣着装饰都是非常真实,注重现实中的每一个细节,天使们都是裸露着泛着珠光的肌肤围绕在上帝身边。
在西方宗教艺术一步步迈向巅峰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对自然体的分析与真实,强调“表现”。艺术体现为“灵”“肉”并存,互为补充,共同体现生命实体。
3隋唐佛教艺术与中世纪基督教艺术的比较
两大教派由于时间和空间的不同,两者在表达方式、表现形式、场所位置都很不同。而隋唐时期和中世纪是两大宗教发展的鼎盛时代。唐代佛像神态或慈悲、或端庄,宛若真佛临世,普度众生;石窟壁画庄严厚重,线条流畅,石窟寺庙讲究“天人合一”。中世纪基督教雕塑注重真实感,人物似模仿现实;教堂犹如宗教精神的本体,让人身处其中,便能感受到教义的存在;坐落于城市中心,便于广收信徒传播宗教。
从上述可看出两者在装饰艺术上有着不同的方向。隋唐佛教重“灵”轻“肉”,而中世纪基督教两者兼具。
(1)首先,从表现形式上。在隋唐期间,线条成是表达的主要手法,最明显表现在石窟壁画上。佛教装饰艺术大都追求曲线美,线条优美舒畅,变化丰富。以敦煌莫高窟的飞天纹为例,线条精简,用虚实不同的线表现出女性柔曲的身段、衣服的质感、流动的丝带宛如云气纹,整体表现出一种轻盈的重力感。若单脚轻点云端,便徐徐飞起。
石窟壁画通过线来揭示动与静、虚与实、明与暗、正与奇、形与神、气与韵……线的律动,可以从有限中见无限,可以从飞动感中去召唤艺术生命。壁画以本生故事画为主,后转为经变题材。表现佛教度化事迹的因缘故事及宣扬释迦牟尼生平的佛传故事亦颇为常见。通过意象化表的壁画宣扬忍辱负重的精神或天上璀璨祥和的气氛,突出神对于物念的无欲无求,和对于宇宙观的不断探索。这些都无关于外在的真实容貌、表象的追求,而是对精神的向往。
西方中世纪基督教的亦有很多大放异彩的艺术形式,其中教堂的彩绘玻璃画可以和佛教的壁画相提并论。在教堂的尽头,彩色镶嵌玻璃晶莹闪亮,宛若苍穹中静静的繁星,各色光的蔓延让人和劝人产生希翼。西方式的独立的个体观念反应在艺术上导致以几何图形为其表现形式,有几何连续纹、有放射结构的圆形、锯齿形、换向排列的半圆形、六角星形和三角形等,彩色玻璃画使用几何平面组合的方法,成就了这一辉煌的艺术成就。湿壁画一般也是西方圣经故事中的场景描述,是一种真实场景的再现,同时也表现出虔诚的一面。中世纪的禁欲主义让肉体在这个时期过度抑制,所有肉体的表现都被掩藏在严实的衣服之下,没有了古罗马时期对人体探索时期的好奇,也没有文艺复兴时期对肉体表现于艺术上的回归。不过西方这种在艺术上肉体的过度抑止和完全开放也代表了西方对“肉”这个内容的重视。在西方的宗教观念中,不像中国对肉欲完全的弊之如夷,而是将灵与肉合成化,一体化了。神与人一样对肉体美有追求,肉体与灵魂一样庄重。
(2)另外,从建造场所位置上也可以反映出两派宗教“灵”与“肉”关系的不同。佛教的礼仪场所主要是石窟寺院,一般开凿在人烟稀少的荒山野岭,工匠们巧妙地利用天然的洞穴,将其外观雕刻成佛寺建筑样式,甚至建有装罐的窟钱楼阁,如举世闻名的克孜尔、莫高窟、炳灵寺、麦积山、云冈、龙门等石窟。以石窟寺为主要形式的佛教艺术的盛行和佛教的第一要义——“禅学”是密切相关的。吉迦夜所译《复发藏因缘传》的经文中写到:“山岩空谷间,坐禅而龛定,风寒诸辛苦,悉能忍受之。”可见禅修必须选择与尘世相隔的山林或水边崖际等僻静之地。这一位置的选择体现出中国佛教“禅”的圆通意识,有浓厚的避世脱俗的倾向,脱弃一切的物质享受,势必讲究超旷空灵,在远离尘世的僻静清苦之地开始自己心灵的修行。
基督教则一般是在城市中心位置建筑教堂满足其礼仪场所的需要。无论是罗马式的圣塞南大教堂、比萨大教堂还是哥特式的圣丹尼修道院教堂、巴黎圣母院,从拜占庭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到法国的欧坦大教堂,均满足这一特征。西方人对上帝的崇拜之情,淋漓尽致地展现于宏伟的建筑中。在基督教的教义中虽然也宣扬放弃俗世功利、苦修禁欲,但同時又主张干预世俗社会,从西方历史上可以看出西方的政教合一,甚至神权凌驾于皇权之上。这也决定了基督教艺术秉承“灵”“肉”并存的观念。
4结语
综上所述佛教和基督教艺术走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在其教义思想的衍生下,呈现了完全不同的演变轨迹。如一朵绽开的莲花,本身表现出意义和含义的一种表象,又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演绎出美丽的内涵。佛教中莲花象征着永世轮回,或俗世衍生的蒙昧都玷污不了人性的至纯,也就是觉悟的本身;而基督教中的莲花是在神的光辉下一朵绚烂的生命之花,她的美不仅在于她所指的精神,也在于她能指的物质化的存在。用教义中出现的字眼来形容,就是“灵”与“肉”。中佛教艺术明显重“灵”,势必减弱了“肉”的地位;西方基督教艺术则是两者是放于统一地位。这两种,并无对错,犹如周庄梦蝶,熟为真?或亦为真?无从得知,我们只有用自己的角度去试图诠释这些璀璨的艺术。
参考文献:
[1] 金丹元.比较文化与艺术哲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2] 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
[3] 朱博雄.世界美术史(第四卷)[M].山东美术出版社,1990.
[4] 阮荣春,仲星明,汪小洋.佛教艺术[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8.
[5] 李春.西方美术史教程[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6] 罗丹.法兰西大教堂[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1.
[7] 摩难提,译.《增一阿含经》.
[8] 《圣经》.
作者简介:时瑞(1990—),女,江西九江人,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品牌策划。
陈丹(1965—),男,四川人,正邦品牌顾问服务集团董事长,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设计管理,品牌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