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杨
摘要:十番锣鼓遍及全国的很多地区,苏州地区的十番锣鼓也和全国一样是一种民间乐种。它的演奏形式大多是产生在堂名、班社中,多服务于百姓的喜庆活动,如嫁娶、开张、寿辰、满月等。演奏的乐器主要以打击乐、丝竹乐、弦乐、笛子等,根据演奏曲牌类型的不同,乐器种类就不同。演奏的人员基本来源于百姓,大多都通过家族式的传承方式传承下去。
关键词:十番锣鼓;堂名;班社;艺人;传承
顾家音乐班,创建于苏州的吴县镇藏书①乡岭脚下村,村庄坐落在景色秀丽的天池山旁。这里附近的民间音乐活动历史悠久,很多镇有丝竹班、和尚班、道士班、穹隆山上还有上贞观道教活动。顾家音乐班是现在传承十番锣鼓规模最大的一个,也是受政府支持和关注最多的一个,代表着苏州的十番锣鼓。现在音乐班的所有事物都由顾再欣②所管理,笔者曾多次拜访顾再欣老师,并进行了采访。
田野
时间:2010年12月2日
地点:顾再欣家
笔者:顾老师,很高兴见到你,得知顾家音乐班是现在传承苏州十番锣鼓的典范,想来了解一些情况。首先顾家班是典型的堂名吗?
顾老师:顾家班的东西严格说起来不能算堂名音乐,不是堂名班子,我爸爸从事的是宣卷音乐,但是我爸爸广交朋友,聪敏好学。当时结交了堂名艺人的朋友和道家的朋友,只要有好的东西就学,他自己本来勤学苦练,而且对子女,对徒孙都严格要求。我弟兄3个都搞这个东西,我从小离开家考到戏校,大哥过世了,就兄弟几人继承了父亲的东西。包括我的女婿,我的大姐也都学到,但是因为天资较差,所以没学出来。要求非常严格,包括收的徒弟也是的。一直到徒弟的小孩他自己的孙子都是我爸爸在教,用宣卷③是比较有局限的,当时宣卷里有比如做寿,结婚,庙会都有(发符,妖声)。这个东西可能来源和道家,佛家有关系,它的前身不知道哪里来的,而且这个做法只有我们那边的会,比如说这里的斜塘,东边都是一般的木鱼,宣卷,顶多开场来一个丝竹的三六,没有像我这样很多曲牌,像道士一样要念,要打锣鼓这种东西。所以与宣卷又有点不同。所以严格说起来我爸爸是宣卷班子吸收了许多堂名的东西,道家的东西,取人家的长处,流传下来。
笔者:十番锣鼓什么时候是发展得最好的?
顾老师:十番锣鼓最全,最好的时候是在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以后,但当时我没有这个实力,也没有这个机会去召集,整理这个东西,但是苏州市在这方面还是做了不少工作。比如说(乔峰齐),对于苏州的民间音乐,研究的比较好。
笔者:您怎么看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在两岸三地上的十番锣鼓演奏?
顾老生:上次那台演出,也有十番锣鼓,顾家班也演奏了一个十八拍,上海音乐学院演奏的一个清锣鼓,没有丝竹。但不是原汁原味的十番锣鼓,用的音响和乐器不是原生态的了,新乐器发出的声音都不对了,不像老的乐器,音色,调也不对,就是节奏是对的。
笔者:苏州这几年在弄十番锣鼓的还有吗?
顾老师:有。就是没有以前那么讲究了。以前只有杨荫浏先生有记录,但是对于音色上也没有记录,只是有一些尺寸,没有音像资料。
笔者:顾家音乐班现在都演奏十番锣鼓的什么曲目?
顾老师:顾家音乐班主要演奏的是江南丝竹一类的,十番锣鼓有一个十八拍,准备还要排下去,粗细吹打也挺多的。大的也没有排,堂名代表性的东西也没有排,十番锣鼓是堂名的一个部分,十八拍的谱子是我根据八二年的录音记录的。
笔者:顾家班都用些什么乐器?
顾老师:顾家班的乐器基本上是全的,后来我还加了中阮,应该是琵琶,三弦,拉的有二胡,中胡,板胡,吹的有笛,箫,唢呐(有大唢呐,小唢呐根据实际需要添加),打击乐器有大锣,小锣,还有(长尖)。那个时候八十年代江苏省搞了几个音乐节,南京歌舞团的演员听过后说过:觉得苏昆剧团最好,对我们苏州的演出的东西比较钦佩,他们自己搞锣鼓就是借鉴了苏州的十番锣鼓。加入了长尖,长尖的音色有高有低,有时还能吹一句旋律,这个是十番锣鼓里非常重要的乐器,但是现在没有人精通。
笔者:顾家班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专门从事堂名的?
顾老师:顾家音乐班也是近阶段才开始单独搞十番锣鼓,以前没有,以前是十番吹打,也是因为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才开始弄的,前几年我到木渎去,当时木渎有个合和堂,后来散掉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因为我是木渎人,想把和合堂作为一个文化产业恢复起来,结果投入了一部分,但没有经济效益,这是一个长远的目标,当时集中人员,弄了好多天,投入了很多乐器,用了十几万,包括特意搭了一个平台,在那边专门排练,准备游客来的时候来参观,游客来的时候我们演奏,想把这一块结合起来,当时想能不能在门票上提高一点,能让我们有个收入自己养活自己,但是不行,只能自己贴钱,尝试了一段时间觉得不行了,就散了,但乐器还都保存好的。有些乐器只能看不能用,很多乐器都在家里,有些乐器都一百多年了。
笔者:那苏州的十番锣鼓是从哪里流传过来的呢?
顾老师:十番锣鼓天津也有,有一点地方性,但是从曲目来看大同小异。但是怎么样流传的现在无从考证,现在车坊斜塘这一带演奏的都是顾家音乐班的,是我师兄传过去的。
笔者:顾家班现在有多少人呢?
顾老师:顾家音乐班当时八个人,我兄弟,我兄弟的兒子,我的大侄子,我爸爸的学生和我爸爸学生的儿子,再加我,再加我爸爸生前的两个朋友,一个胡水根,一个李杏元,这两个人一直在顾家班做到做不动才回家的,大概八十岁。那个时候还要一路吹打,一路走,所以不方便就退休了,原来住我们家,现在都过世了,现在我大侄子顾国祥,顾永杰兄弟儿子,我兄弟顾德兴,我爸爸的徒弟董天翔,还有他儿子董晓华,还有我的外甥(沈烨明),实际上主要就5个人。
一般结婚都要请八个人,现在还要加唱,还有苏州锡剧团两个人过来帮帮忙,十番锣鼓十二个人称为全堂,除了前面5个,其他都是万和堂的人,实际上现在要演奏要把顾家音乐班和万和堂的人凑在一起。大锣顾国祥,还有一个右边上是外甥沈烨明,我的乐团就是万和堂乐团,加上我顾再欣,再加上我的师兄袁遥,还有我学生王军吹笛子,长尖的董晓华,吹唢呐的董石根,吹中音唢呐的,这是我加进去的,因为这是从乐曲谱子上考虑的,有高低八度的,以前可能没有这个条件,在“十八拍”我觉得应该弥补当时的缺陷,所以加了中音唢呐。
笔者:顾家班多演奏哪些曲目?
顾老师:近几年十番锣鼓演奏曲目演的比较好的是一首《十八拍》,其他曲目还是筹划和排练中。每周四下午顾家音乐班都会集中人员在苏州昆曲博物馆进行十番锣鼓的排练,已经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
“顾家班”创始人顾根生,字顺显,原姓陆,父陆和尚,为吴县东渚乡范家坟人。10岁时被过继到吴县藏书乡岭脚下村的顾家。养父顾和尚为农民,收养后便把根生送到附近潘家门村拜王钰臣④为师,学习宣卷,12岁时就跟随师傅边学边做生意,没有几年,就因吹、弹、唱皆能崭露头角。主要擅长板胡、二胡等拉弦乐器,并能演唱宣卷。他通读经书、收集曲本,曾经开私塾收徒弟教书,在当地当了几年教书先生。在他少年时代便因酷爱音乐而利用矿石收音机收听当时的电台国乐节目,听是废寝忘食,以至有一次因天线引进雷电而将耳朵振聋。成家后对其子婿也自小要求学技,于1930年以家族成员为主创办了演唱宣卷的说唱班子,同时演奏丝竹器乐;他的四个儿子都从小接受训练;大儿子顾荣兴幼年即随父演出,二儿顾益兴也自幼习艺,两人已先后去世;三儿子再欣和四儿子德兴随父时间最长,现为“顾家班”负责人。顾根生本人吹、拉、弹、唱俱能,在参加婚寿喜事演奏时,“顾家班”成员还常担任掌礼⑤,全套程式十分完备讲究,加之班子乐器齐全、摆设精致、演奏水平高超、深受群众欢迎,当地流传俗语;“顾家班不响,接勿着新娘。”
1948年代在本乡以至吴县西部各乡镇已声誉日隆,被群众称为“顾家班”。至1984年,正式命名为“顾家音乐班”。“顾家班”早期主要是演唱的宣卷班社,在本乡称为“文明宣扬”,主要为民间婚事、祝寿、满月、周岁、乔迁、挂牌(开业)等各种喜庆活动以及“庙会”、“庚申会”、“斋星宿”等带有迷信色彩的民俗活动演出;在演唱宣卷的同时,他们也穿插演奏十番吹打及江南丝竹。建国以后,因为当时政策的需要,他们在宣卷中自编了许多配合宣传的曲本,如婚姻自由、勤俭持家、反对赌博等内容。以后,器乐演奏的比重逐步增加。宣卷的演唱日益减少;“文化大革命”时则以宣传队的名义进行演出。“文革”结束以后才重整旗鼓,主要以江南丝竹及曲牌演奏为主了。
“顾家班”掌握着丰富的曲目,宣卷卷本曾藏多达80本,十番吹打及江南丝竹的曲目能演奏40多首。如在婚礼中,他们常先奏《将军令》,以欢迎的气氛先声夺人。随着来宾的登门入席,相继演奏《榜妆台》、《水龙吟》、《迎仙客》、《汉东山》、《山坡羊》等喜气洋洋的曲牌及《行街》、《欢乐歌》、《三六》等热情欢快的江南丝竹乐;迎亲队伍出发,即随队边行边奏《打猪草》、《四合》、《龙虎斗》、《柳亲娘》等乐曲;新人拜堂、进入洞房是则奏《小拜门》、《朝天子》、《青年曲》、《小花六》等祥和喜悦的乐曲。
自从顾再欣老师接手管理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下,顾家音乐班更是受到很大的关注,代表着苏州的乐团出去演出。据笔者了解,曾在2004年5月26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剧场演出十番锣鼓曲目《将军令》、《下西风》、《十八拍》和十番鼓的一些曲目;在2010年11月9日在苏州举行的两岸三地民族音乐学论坛演出十番锣鼓曲目《十八拍》,受到好评。
今天的顾家音乐班仍然在顾再欣老师的带领下,排练、演出,传承着苏州的十番锣鼓。
注释:①东汉名臣朱买臣少时在此采樵将所读之书藏于境内小庙(后称藏书庙)而得名。
②顾再欣是顾根生的小儿子,从小聪颖好学,学得一手好笛子,于14岁进入苏州戏校,次年即被苏昆剧团吸收,现为国家二级演奏员。
③宣卷是一种说唱艺术,宣卷中含有丝竹演奏,而且有唢呐,有锣鼓,乐器比較齐全,琵琶,三弦,笛,箫,长唢呐,板胡,二胡都有。
④=4\*GB3宣卷艺人。
⑤=5\*GB3现称“司仪”。
参考文献:
[1] 陈应时,陈聆群.中国音乐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郭树荟.中国音乐鉴赏[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3] 李民雄.民族器乐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4] 杨荫浏.十番锣鼓[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
[5] 杨荫浏,曹安和.苏南十番鼓曲[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