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传统舞蹈保护发展的方式

2013-04-29 13:29罗晶
艺术科技 2013年9期
关键词:保护发展

摘要:今天,一些传统习俗悄然发生改变,许多文化记忆渐趋淡化,一些传统舞蹈种类在人们的漠视中面临消亡的危险,一些掌握绝活的艺人年龄老化,后继乏人,一些依靠口传心授的传统舞蹈正在不断消失。而如何在现今继承“原生态”的基础上改变和发展传统舞蹈是我们重要的历史任务和责任。

关键词:传统民间舞蹈;保护;发展

1多途径保存传统舞蹈文化

面对传统舞蹈逐渐衰落,甚至消失的现状,我们主要做的还是保存。只有保存好了,我们才能谈到发展以及更好的发展。可采取的保存途径主要有以下四种:资料式保存、民俗式保存、展演式保存、课堂式保存。

(1)资料式保存。指的是以录像、书籍记录、舞谱等静态的档案性质来记录和保存的方式。尤其是录像的形式,随着科技的发展虽然使人们逐渐忽略了传统舞蹈,但同样的科技也使得我们能够更好的保留传统舞蹈的原生态形态。

(2)展演式保存。指的是以表演的形式展示和模拟原生态舞蹈。如在各种舞蹈类大赛、舞剧演出、文艺汇演和舞蹈原生地的景点演出表演等。尽管这不是真正的原生态演出,但也算最大程度的保留了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特征。

(3)民俗式保存。指的是通过鼓励开展和延续宗教和风俗活动,使得其中的传统民族舞蹈得以自然的保存。如民间的社火、藏族的锅庄等。在这些活动里传统的民族舞蹈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这些民俗活动能够得到很好的保存,那么其中的民族舞蹈也就自然会得到很好的保护。

(4)课堂式保存。指的是把我国传统的民族民间舞普遍到中小学的课堂上,不再是只有课外培训班和职业教育课堂才能学习。通过教育在更多的年轻人中普遍传统舞蹈知识,了解传统舞蹈文化。这种方法的优点就在于它兼顾了保护与传承,使得我国传统舞蹈在国外的街舞、拉丁舞等舞蹈的冲击下仍能受到年轻人的喜爱与学习。

2从传统舞蹈的保护到发展传统舞蹈

有些民俗舞蹈的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我们要保护好民族民间舞蹈的承载人,发展好承接人。保护民族民间舞蹈的层面内容很多,有政策层面的,有制度层面的,有资金层面的,但本人认为,除了上述的层面外,生态环境层面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保护的目的是为了使民族民间舞蹈能鲜活的存留下来,而存留下来的首要问题是生存的环境。所谓的“保护好生态环境”就是指我们要尽可能地,使民族民间舞蹈置身于其原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当中,使其在浓厚的民俗民风的保护和温养下,对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的特色能整体的原汁原味的保存下来。因为我国的每个民族都因其所处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的不同从而导致每个民族都有其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而在这百花争艳的民族文化华中,自然也孕育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这写舞蹈都以表达其本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定的生活和情感表达的方式为目的,是每一个特定环境所产生的具体对应其民族文化特征的舞蹈样式。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创新,要发展和创新就必须从思想上和意识上去发展和创新。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和创新有三点是不容忽视的:1)继承性;2)民族性;3)时代性。首先我们要从原始的文献中找寻已经遗失的民间舞蹈,将其恢复,在恢复的同时,我们也要在其中加入现代社会的时代特色,我们要挖掘传统舞蹈中的好的艺术成分,摒弃低俗的文化特质。同时,我们还要注意维护好民族舞蹈的差异性与多样性。文化的魅力在于特色和差异,同样传统舞蹈也是如此。在保护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注意发掘传统民间舞蹈经历时间长河而形成的文化差异性和艺术独特性。也要加强传统舞蹈文化的自我保护意识,在吸收、借鉴、发展、创新中注意保持传统舞蹈的原汁原味,而不是简单的用别的舞蹈文化来取代它。

没有什么文化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其所相应的文化也会因不断适应人们的需求而不断改变,人类文化的变异性是永恒的,然而其稳定性则是相对的。但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而言是舞蹈是作用于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如果舞蹈的内容不能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那么舞蹈本身则必然满足不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长期这样下去该舞种则必然会被人类社会所淘汰,所以对于当下的舞蹈保护者们而言只有让舞蹈本身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发展创新,才能使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在未来的日子里,被更多的人们所接受、认可和喜爱。

我国民间传统舞蹈已经经过了20多年的艺术实践,并获得了很好的成绩,不应该还停留在学生实践阶段,我们有这样一个艺术主张,即“浓郁的民族风格、强烈的时代气息和鲜明的时代特色”相结合的艺术主张。“今天的舞蹈编导要把别人没有的拿出来,要在创造过程中融入时代的特征和时代的风范。”只有当舞蹈家全身心地深入生活,恭敬地向民间艺人学习、研究后,才能掌握大量的民族素材和积累深厚的民族底蕴,有了这些后舞蹈家就能准确地把握该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历史和民族精神的特征,从而获得舞蹈创新的灵感,使古老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在保留其淳朴韵味的同时与时俱进,使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具有永恒的生命力。依托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开拓创新,繁荣民族文化,给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提供了示范作用。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创新发展,还需要加强对外交流,加强与东西方之间的文化合作,相互取长补短。

中国是文化资源大国,但非文化产業强国。舞蹈产业同其他传统艺术一样,面临着创意危机和经济危机。没有资本的注入、没有政策的支持、没有科学的、现代的企业管理,文化的发展、艺术的创新,传统的传承很难进行下去。因此,创新文化品牌、驱动产业经济是目前舞蹈产业的必行之径。近年来,我国也涌现出一批自创的、新式的、有市场竞争力的舞剧。如:2003~2004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舞剧《大梦敦煌》(甘肃兰州歌舞剧院),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央芭蕾舞团);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舞剧《一把酸枣》(山西艺术职业学院),舞剧《风中少林》(河南郑州歌舞剧院),(杂技舞剧《天鹅湖》广州军区政治部战士杂技团、上海城市舞蹈有限公司)等。这些精品舞剧虽获得专家和广大群众的认可,也取得了海内外的一致认可,但是并没有形成产业化。其中有一部舞剧,即2003年云南省推出的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这部舞蹈先驱走出了一条创新的产业化道路,为云南民族文化打造了一部国家文艺精品,为云南民族歌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为民营企业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做出了示范。这是《云南映象》最成功且最值得我们舞蹈工作者研究学习的地方。传统舞蹈的保护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也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我们舞蹈工作者只有将传统舞蹈的精髓部分不断的加工、提高,使之成为被民众所乐意接受的,有利于民众生活的精神食粮和物质工具,我们才能更好的传承我们民族的舞蹈文化,不用担心这些瑰宝有一天会被我们所遗失。

3结语

以上所谈,只是民族民间舞蹈保护和发展中的一个方面,在民族民间舞蹈的保护和发展中,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如何在现今继承“原生态”的基础上改变和发展传统舞蹈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杨承军.浅论群众舞蹈的特征与作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7).

[2] 张志萍.感悟民族民间舞蹈的继承创新与发展[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6.

作者简介:罗晶(1982—),女,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保护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反渗透长期停用保护方法的探索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