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桂双
教师角色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重心,语文教师应重新定位自身角色: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从单向的传授者转变为互动的合作者;从呆板的经验者转变为教学的创新者。使学生被动接受文本变为主动走进文本,使学生由“要我说”变为“我要说”。课程改革语文教师角色定位“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无时无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会使这个世界如此精彩。”是的,有个性的人,无疑是有人格魅力的。一直以来我对这句话很是赞同,我认为在教育孩子时要让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
作为深得新课改理念熏陶下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从一开始从事语文学科教学时,就在思索如何能将普通平淡的语文课上好。不再是以往教师的“一言堂”,而是要把它上得有声有色,上得有滋有味。通过研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有了更深刻的思索。课堂教学,首先是你的课堂形式,你的课堂教学设计有没有创新?有没有活力?若能让学生置身于你的课堂中,就有求知的欲望,那你的语文课就具备了内涵;其次,课堂教学气氛,也是萦绕在你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种与众不同的氛围,在你的课堂上,要让学生放松心情,仿佛不是在上课,而是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轻松愉快的气氛会让孩子爱上上课,乐于学习,如有一股抵不住的诱惑,牵着学生去探索学习。如果能这样,学生就能自主学习;再就是潜藏在你的教学中的内涵,它可以通过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表现反馈给你,学生爱听你的课,说明你把课上活了、上生动了,自然你的课堂就增添一股吸引力。一节课,形式多样,气氛融洽自然是好的,但如果课上内容索然无味,也不能算是成功的。所以说,如果一堂课能开放而富有活力,才是一节真正的“好课”!可这样的课究竟该怎样去上呢?下面我简单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
我在一遍又一遍研读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后悟出了这样一个理念:语文课堂不是空洞的知识堆砌,它是有生命的,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而不仅仅是老师个人的行为。老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才是构成课堂的最和谐的形式。新课标就强烈呼唤富有人文精神的教育,更期待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而这种温暖不光来自教师,更多的则源于学生。可是仔细审视一下我们在教学中的行为,我们一直以来都习惯于把学生看作是一个“认知体”,把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基本目标,结果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只是变成了机械的重复,很多孩子似乎也麻木了这种惯有的模式,就这样木然地进行着本应极富情感的“语文”学习。也许在这样有针对性地训练中,学生们的知识可能会丰富一些,在面对考试时也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基础铺垫,可一旦抛开这些外在的东西,学生的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会提高多少呢?就如我曾经带过的五年级的孩子,虽然平时课堂上他们都会认真地听你传授知识,考试也能够不负你的期望,可很明显的是,学生不喜欢与老师交流,课堂上更是没有出现过师生探讨学习,你争我辩的场面。所以虽然知识同样传授了,可课堂沉默的气氛却让人压抑。那么与其这样,不如从课堂的形式上多下点功夫。多给孩子一些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哪怕他们说的是不对的,也在课堂上给他们说的空间,并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会,而且现在随着教学设备的极大丰富,我们作为老师,也应该跟上步伐,不要完全的依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固有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好教学资源,如多媒体设备,形象生动的图片等等,来充实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而这些有生命力的东西,会让学生产生更多的求知欲,激发他们观察、探索的欲望。当他们自己在发现中学到了知识时,他们就会急切地将自己的发现和成果表述出来,自然就会有说的冲动了,所以说,课外教学资源能为课堂教学提供保障,也可以丰富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此,课堂教学形式如若能灵活多样,富有创新,不更能让人看了赏心悦目,学了愉悦身心吗!
二、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
阅读本是一桩十分个性化的事情,离开个性体验就无所谓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因此,阅读教学如果缺失了学生的情感与思维,以老师的体验代替学生的体验,文学的再创空间就会消失殆尽,文字的感染力量就会荡然无存,语文的诗意就会完全失落。所以语文教师要努力把学生引入作品创设的情境,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品尝体会获得直接真切的感受,为自己构建一个通向理解的平台。
(一)有情感
“情”并非是凭空产生的,它根植于教材和生活中。细看一下,小学语文课本里选取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编者经过精挑细选后的精美内容,所以教师要利用好教材这一有力资源。
1.利用教材本身激发学生情感
语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宽阔的知识背景,这一独特的优势,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如《第一次抱母亲》一课,这篇课文感情真挚,要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不但能加深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让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2.要利用教师的情感来调动学生的情感
教师要善于将自己对教材的感受及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如我在教《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先让学生通过视频图片,走进被毁前的圆明园,亲身感受到它的独特魅力,随即我再让他们去看看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那段残酷历史,被毁之后的断垣残壁,给学生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这时候,圆明园的美和民族恨交织在学生心头,学生愤怒了,强烈地想去探究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主动地进入到文本中去了。
(二)有生机
1.书,让学生自己读。做教师的要力求成为引导者、组织者,让学生自己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去体味,去感悟,在充足的时间里,以读激趣,以读显形,以读启智,以读育人。
2.问,让学生自己提。学贵有疑,读而能问。在自读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充分思考,这样,学生的小脑袋里就会产生诸多千奇百怪的想法。也许他的想法是非常荒谬可笑的,也许他的想法是肤浅幼稚的,但是,提出来就是学会了思考,敢于提出来,勇气可佳。问题提出后,教师不要急于代答,应让学生去作答,遇到有价值的问题还应组织学生讨论。
3.说,让学生自己说。一节课40分钟,老师要结合教材,着力发掘学生说的材料,创设说话的氛围,充分赋予学生说的权力,让学生想说就说,学生的说才会体现个性化,也只有面向全体,人人参与,学生的说才会落实全员化。
(三)有创新
爱因斯坦说:“没有想象力的灵魂,就像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为人师者更没有理由将文本看死,应当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课文中的语言凝练处、空白处、省略处,让学生展开想象,如在教学一年级的孩子学习《秋姑娘的信》一课时,虽然孩子的年龄小,认知能力差,但教师还是可以利用教材去挖掘孩子的想象力。在知道了秋姑娘给她的好朋友大雁、青蛙、松鼠等写了信以后,再启发引导还会给谁写信?
你觉得信里会写些什么?小小的脑袋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想法,给企鹅宝宝写信、给小蛇妹妹写信……多彩的想象,甜甜的语语,可爱极了!
2.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求异就是与众不同,是对思维定势的否定。求异是儿童的天赋,他们乐于表现得与众不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展开不同意见的争论,打破被动地听讲、被动地回答问题的局面,不断产生新的答案,真正进入到“创造”的世界。
三、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
教师一定要学会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只有在放松的状态下,学习才能“随心所欲”。有的教师觉得课堂上我是传授者,学生是接收者,二者之间本就是主客体的关系,课堂上应该是秩序井然的,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试想:人在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很难将自己完全释放出来,尤其是语文这样需要情感迸发的课堂,所以要让学生放松,在轻松中快乐学,由好学转为乐学,才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只有消融了教师本身观念上的冰雪,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散求活,变角求新,探幽求奇,创新求异。这样学生才会有与众不同的体验,有自出机抒的发现,有独树一帜的见解。语文教学才会春意盎然,诗意葱茏,生机蓬勃。
语文教学是充满情趣、充满活力的,教学也不能千篇一律,更不能模式化,要将行之有效的各种教学方法引进课堂,更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总之,教学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它永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新课程改革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在漫长教学路上要不断进取,努力创新,力争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与生机,真正成为一盘“美味佳肴”,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学习,这也将是我在未来教学中努力的最高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