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烨东
近几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迅猛。2012年,我国电影票房达到17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城市影院全年新增银幕3832块,增幅超过40%,全国平均每天新增银幕10.5块。
影视行业的良好前景吸引了社会各路资金,不仅VC/PE热情高涨,近两年大批VC/PE机构开始进入这一行业,许多不懂影视产业运行规律的个人资金也大手笔进入影视圈。虽然近几年电影票房增速很快,但是每年能够盈利的影片不足20%。某影视公司老总笑称许多投资人“闭着眼睛进来,留着眼泪出去”。
目前,影视投资主要集中在影视作品拍摄和发行两大环节,投资电影的资金多以投资影视公司的方式进入影视行业。
去年影视行业发生了22起VC/PE投资案例,已披露的投资总额高达2.12亿美元。其中较大两笔投资为,盈峰创投、德同资本等公司联合投资目前国内最大的民营影视制作公司海润影视3222万美元,后者曾出品《重案六组》、《亮剑》等众多优秀电视剧;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投资欢瑞世纪影视传媒2981万美元,欢瑞世纪影视传媒则曾拍摄《画皮二》、《小时代》等电影。
然而作为文化产业,影视产业有其特殊性,且中国的电影产业正在迎来发展拐点,观众口味也飘忽不定,市场让人捉摸不透。即便是名导演的大片也可能遭遇“滑铁卢”,影视作品拍摄的投资有可能让资金“打水漂”。
《金陵十三钗》、《一九四二》等名导演、大制作影片的赔钱,使得“大片”与高票房之间的必然联系被打破,分析影片票房走势更需关注影片质量、观众口味与市场需求。然则不仅观众口味阴晴不定难以判定,对影视产品的分析也与一般的产品评估不同,受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并非完全的量化分析,哪部影片能盈利誰也说不准。
不仅对影片拍摄的投资风险不低,对发行环节的投资同样也难以保证盈利。中国电影产业目前已经形成了上游制片业和下游院线终端都非常庞大的格局,本应成为产业驱动关键所在的中间发行环节却非常脆弱。国外则已有成熟的影视发行体系,可以预见未来国内影视剧发行方面将会快速成长。但是在国内影视市场,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源以及与院线等方面的关系,产业外资金难以进入这一体系内并分得一杯羹。
随着中国引进的进口分账大片增多,中国电影产业积累多年的种种矛盾也在外力作用下暴露出来。中国电影的创作、发行、放映等领域都迎来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拐点,原本被轻视的创作、发行等环节逐渐被重视,且产业链愈发完整。从国外成熟市场的影视产业发展规律来看,一些影视产业目前比较薄弱的环节未来有较好潜力。
除去影视作品拍摄与发行,两个风险较小、准入门槛不高且未来比较有潜力的环节值得关注。在这些环节上进行投入,可以减低对产业不熟悉及资源较少所带来的投资风险。
一是后期制作,目前我国影视后期制作尚处于发展早期阶段,与好莱坞差距较大,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后期特效多过实际拍摄的美国电影《环太平洋》在中国的票房超过了北美市场,这一现象非常罕见。这也可以看出国内市场与观众对此类后期制作精良的影片仍有不低的需求,高质量的影视后期制作公司及相关器材仍有需求缺口。
二是衍生品设计与生产环节。美国电影衍生品收入可以占到电影产业收入的73%,而国内此块份额还不足10%。《喜洋洋与灰太狼》等影视作品开发的一系列衍生品收获了市场的良好反馈,资金可关注与影视作品相关的音像图书、毛绒公仔、玩具礼品、文具服装等衍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