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充满诗意

2013-04-29 18:35张勇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3年9期
关键词:语文课诗意题目

张勇

人若要诗意的安居在大地上,语文首先要诗意地安居在课堂上。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个人觉得首先应该让语文教学在应试的夹缝中回归人文性,应该让语文课充满诗意。

语文课应该有李太白诗酒人生的飘逸洒脱,应该有杜工部的悲天悯人的沉郁顿挫,应该有苏东坡一蓑烟雨的豪迈豁达,应该有李清照寂寞深闺的清冷幽怨,应该有朱自清月下荷塘的淡雅忧郁,应该有徐志摩康桥柔波里的浪漫相思……

语文课的诗意,首先体现在每一堂课的标题上。

给每一堂课、每一篇课文,起一个诗意的题目。这个题目既不能是原封不动的把原来课文的标题挪来,也不能是漫无目的的随便编制堆积辞藻。好的题目,应该是对课堂内容的诗意浓缩。比如,讲解戴望舒的《雨巷》,标题可以是《那一株彷徨的丁香》,这样既表明了本诗的主要意象又包涵了诗人的主要情感;讲解李煜的《虞美人》,标题可以是《我走进过你的如画江山》,一种与作者交流,对作者情感的理解的感觉油然而生;讲解《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标题可以是《英雄的隐忍与反抗》等等。整堂课的内容如果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一个好的题目,就应该是点睛之笔,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语文课的诗意,重点落实在课堂教学的内容上。

语文课要诗意,并不是要摆花架子,而是要不断拓展课堂的容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云:“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意思是说,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也就是说,诗歌几乎可以涵盖各类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虽然这里的“诗”原本说的是《诗经》,但我们把它当诗歌来理解也绝对没有问题。既然诗歌有如此大的作用,我们在讲解各类文本时,也就都可以用到它。例如:讲解《林黛玉进贾府》一课,在分析林黛玉这一人物形象的时候,我们不妨把《葬花辞》拿来给学生解读一下,“游丝软系飘春树,落絮轻沾扑绣帘”两句一出,黛玉的命运便浮现眼前,学生的情绪自然就会调动起来。讲解《纪念刘和珍君》时,写下“临危不惧死从容,巾帼当年血溅红。国运艰难人奋起,从来学子是先锋”几句诗,课堂上的学生必然会热血沸腾。这样一来,语文课的容量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自然也会比一潭死水式的课堂要好的多,应该说对于提高课堂效率事半功倍。

语文课的诗意,还可以贯穿在课堂起承转合的衔接上。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文章很长很枯燥,讲起来喋喋不休,没完没了,有些文章又很短,三句五句就会结束,想拓展又无话可说。这个时候,找到合适的诗歌穿插进来,效果会截然不同。例如:讲解古文《项羽之死》,文章很长,为避免枯燥,我们可以在讲解第一段:“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於是项王乃悲歌慨”时穿插陆游的《项羽》:“八尺将军千里骓,拔山扛鼎不妨奇。范增力尽无施处,路到乌江君自知。”也可以在课文合适的地方穿插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的《乌江亭》等诗歌。有了这些诗歌在课堂上,必然会使整堂课错落有致,使长而烦躁的古文焕发生机。在讲解柳永的《望海潮》时,也可以用林升的《题临安邸》来分层做注脚。“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即“山外青山楼外楼”,“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的景象自然会“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一词一诗同是写杭州的繁华,但出发点不同,诗意内涵就千差万别。这样设计课堂,以诗注词,课堂拓展的深度、广度便可自然生成。

语文课的诗意,最简单的表现方式是课前导入和课堂小结。这可能也是目前我们老师用的比较多的方式,在此仅举一列。我们都知道鲁迅先生的作品难讲、难学。在这里选一段关于鲁迅先生的诗歌,我相信无论作为导入还是总结,都会有无尽的妙处。阿庄的《和鲁迅一起抽烟》:“昨天还在小酒馆/遇见了孔乙己/回来的道上看了一出社戏/途中又和阿Q逗了一句玩笑/在彷徨不前的街头/祥林嫂走过之后/再也没有人为她祝福”。我相信,在这样诗意语言的背后,一定能带给学生无尽的阅读兴趣与深沉的思考。

语文课的诗意,应该不止以上这些操作层面的狭义的诗意。语文课的诗意应该是一种师生互动生成的、充满文学性与人文性的诗意,应该是一种思想碰撞交融的诗意,在这些方面,我们还有更广阔的探讨空间。特级教师于漪说:“当崇高的使命感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紧密相碰,在学生心中弹奏的时刻,教育艺术的明灯就在课堂里高高升起。”我想,这大概就是我所追求的诗意的语文。

猜你喜欢
语文课诗意题目
诗意地栖居
冬日浪漫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可怕的语文课
关于题目的要求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被耽搁的诗意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