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墩村,这个在地图上用放大镜都找不到影子的小山村,却有着近八千人的村民。而这个穷得叮当响的山村,却又是附近几个村中最大、最有名的落后村。但后来,它竟然成了闻名全县的先进村。
说它有名气,是因为山穷水尽,地荒人贫。单说这村里的光棍汉,就像塘里的螺蛳——一摸一大把。谁家的姑娘找婆家,只要听说是沈墩村的,都会将脑袋摇摆得像拨浪鼓一样,死活不得同意。
1985年,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又一次吹进这片贫瘠的山村时,便有一个村里人都叫他“牛娃子”大胆人,领着一群不怕在外面走丢了的年轻后生,还理直气壮地说“出外打工为挣钱”来着。到后来,居然还有极少数的小媳妇也跟着他不顾羞耻地往外跑。
“这群狗男女!”每当村里的老人们提起此事时,便情不自禁地骂道。
说起外出打工的事,就不得不提及牛娃子其人,他可是村里少有的高中毕业生。在这个世代跟土地打交道的穷乡僻壤的村子里,算是个公认的“土秀才”了。
牛娃子能够上学,并不是他家的实力比别人的强多少。而是有两个根本的外部原因使然促成的。
一是他父亲在解放前给地主家扛长工,经常耳濡目染东家的少爷既然那么有钱,还被逼着上学读书。后来竟上了个什么军队学校,还当了官,让家里更加光宗耀祖了。当解放后娶了牛娃他妈时,便发狠要将未来的儿子送去读书,不能像自己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纵然是砸锅卖铁也要让儿子有出息。
二是当村子兴建小学时,从城里自愿来了个老师。因村里条件有限,便在牛娃子父亲的要求下住进了自家。从而使放牛娃的牛娃子有了“家教”的督促和及时辅导。这才有了牛娃子一步步的走到今天。
牛娃子本姓朱,生性好动,打小就是个机灵鬼,加上在农村里不多见的嘴巴甜,见人就喊。所以,颇得乡亲们的喜欢。因为从小被村里人叫习惯了“牛娃子”这个名字,以至于很少有人知道或叫他的大名。为此,他曾多次试图让人们改变对自己的称呼,主要是感觉太俗。但却无人响应。
初中毕业的那年,踌躇满志的他正好赶上出外务工的火热潮流,便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复习升学的机会,义无反顾地打定主意,到外面的世界去经风雨、见世面。一旦赚些本钱,便回来孝敬父母,回报养育他的这片热血故土。他还有个心愿,就是迎娶漂亮的“山妹子”,让母亲抱上孙子。
自从牛娃子到广东打工的五年来,日思夜盼的不仅仅是他的父母,还有那望穿秋水的山妹子。
山村的夜晚特别宁静,几乎连星星眨巴一下动情的眼睛都能让人听得清清楚楚。
在那树冠覆盖下的房间里,通常有一双纤细的玉指在为心上人织毛衣、纳鞋垫。似乎这样不停地缝织,才能将远方的思念用针线牢牢地缝在自己的心里似的。
毎当日出时分,在村后的山梁上又会经常有个身影在那里徘徊。当她停止身形的晃动时,就像山上的白杨树一样亭亭玉立。当微风吹拂时,她又像杨柳一样摇曳起婀娜的多姿。
五年的拼搏,五年的奋斗。使得牛娃子从一个农村去时不谙世事的年少,变成一个返乡归来时的成熟有为青年。
“牛娃子回来啦!”、“这小子回来啦!”的消息不径而走!
“在外几年,还真让他混出个名堂来了!”隔壁的王老爹走出围观的众乡亲笑呵呵的靠近说。
村支书闻讯也赶来道贺:“朱老哥!恭喜呀!你养了个好儿子啊。”
他转过身来,又拍着牛娃子的肩膀说:“好小子!你的信我都看了,好!有抱负。以后就看你的啦!”
而人群中最关心的问题,是牛娃子这几年到底赚了多少钱?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叽叽喳喳:
“听回来的人说,他在外面搞包工头,还挣了一袋子都装不下的钱呢!到底是读了书的秀才呀”。
说到此,全村人没有几个不树起大拇指夸他的。
不久,牛娃子被当选为村支部书记,老支书放心地把担子交给了这位年轻的接班人。
从此,他没日没夜地带领着全体村民上荒山栽果树、种经济林,下低谷兴修塘堰、分层养鱼,并在三山腰上砌大坝兴建水库,以实现祖祖辈辈多年的夙愿。用牛娃子的话说,这叫立体养殖,多途发展。
又是一个五年以后,这个数字刚好与牛娃子外出五年拼搏的时间相吻合。
这五年间,山村的面貌已经变得让外乡人感觉似曾相识,又不敢相认。那一条条宽阔的马路直达村子中心,路两旁呈现出花团锦簇,绿荫成林;亭台楼阁间有小桥流水,红鲤嬉波;兴建的楼房被井然有序的水岸柳丝依次做伴。好一派山乡气,恰似一幅画中景!
这是以前的沈墩村吗?真的叫人无法从以前的面貌中解脱,又难以使人与现在的景致去联想。
村里人介绍说:五年的辛劳,五年的巨变,是在牛娃子付出的汗水和心血的引领下,是在全村人的见证下,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环视眼前的村子,尽管改变了旧貌。但山里的风声吹在我的脸上依然如故地是那么的清新,那么惬意。而清晨伴随着的薄雾又是那么地妩媚醉人。
(作者 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