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凡
背“黑锅”是对替别人承担罪责的形象比喻。顾名思义,职场“黑锅”就是职场人被陷害或是替领导、同事顶罪的现象。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第22条婚规》中有个情节,男主人公张铎被副总监康健陷害,背上了破坏与合作公司关系的罪名。公司总裁吴总虽然认为此事不太可能是张铎所为,但为了平息事态、安抚合作公司情绪,还是将张铎调至后勤部打扫厕所作为惩罚。对于这个处罚决定,张铎的最初反应是愤然提出辞职,后来在总监李悦瞳的劝说下收回辞呈,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这份委屈的工作,并且把打扫卫生间的工作做出了彩,以至于得到全球总裁的赞许,不久就官复原职,被调回原来的岗位。
“黑锅”来袭,
职场人应作何反应
职场中的“黑锅”事件并不少见,作为一个职场人,如果自己遇到职场“黑锅”该如何处理?多数人的反应与主人公张铎一样,第一反应便是辞职,但是如果公司有一定地位的人加以劝说,还是会选择暂时隐忍,等待转机。这做法可能源于剧情中一个细节,除了亲手制作了“黑锅”的康健外,公司的主要领导和同事都倾向于相信张铎的清白,对张铎表示支持,这显然是一种很好的精神动力。而选择隐忍的目的也很明确,只有留在公司才有可能洗清自己,并且揪出陷害自己的幕后黑手。
如此看来多数人的想法都是比较现实的。之所以强调有一个相信自己的人存在,实质上是在预估自己能够最终洗脱罪名并从此翻身的可能性。如果翻身无望,一直受此折磨,相信很多人是没有信心坚持下去的。
在现实中还有很多情况,是明明所有人都清楚地知道不是你的过错和责任,却一致选定你充当替罪羊。这时又该作何选择呢?
背:大局为重,更显个人度量
“黑锅”的两面,一面是各方协调的结果,一面是自己的切身利益,此时如何决断是需要考虑的。有人说,短期而言,背“黑锅”是职场生涯的阻力;但长期来看,背“黑锅”只是一时,日久才见人心,暂时名誉上、精神上的损失并不会对人生造成太大的影响,愿意与他人共同合作、有主动担当意识的员工,才是职场中最受欢迎的。因此,他们主张毫不犹豫地背起“黑锅” 。
另一种更能得到大家肯定的角度是以大局为重,由于每个人层级不同,老板考量的是通盘利益,上司考量的是整个部门的利益。当公司遇到问题时,一线工作的员工常会有背“黑锅”的感觉,却忽略整体上对公司是有益的。所以如果能从整体的利益出发,综合考虑之下,由自己承担责任对各方利益的伤害总和最小,那么个人能够为组织做一些牺牲是非常值得尊重的。特别是这个工作失误并没有给公司造成很大损害的情况下,负面影响很快就会被淡忘,一切都可以恢复到正常,甚至比正常更好。
不背:
替人受过,是对犯错者的纵容
也有很多个性鲜明的员工表示坚决不背“黑锅”,他们的理由也很充分,很难相信一个责任划分不清的组织能够很好地保障其成员的利益。而现实中也确实存在这样的情况:有的上司为了保持自己的完美形象,坚持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如果出现问题必须下属来承担,之后还会用“不适任”“不遵守员工守则”等罪名将其开除以维护自己的权威;一些资深同事嫉贤妒能,想方设法排挤有能力的员工,非但不感激、尊重替集体背了“黑锅”的人,反而会落井下石;部分缺乏责任感的年轻员工逃避惩罚,娇声嗲气地拉人挡刀,还会因此而养成坏习惯,毫不顾忌背“黑锅”者的感受……还有一种可能的情形是,他人为了让你心甘情愿地主动承担责任,而空许你很多承诺,如“日后必将给予补偿、提拔重用”等等,这些反而会让很多清高的职场人感到是在出卖自己的尊严,他们坚持认为“黑锅”不能背。
但是,不背“黑锅”的后果也显而易见。得罪当事人,被指责个人英雄主义、缺乏气度、斤斤计较等等。如果义正言辞地拒绝替领导承担责任,接下来要面临的境遇就是被穿小鞋、备受非议,很可能因为忍受不了这种不公正待遇而意气用事,断送了自己的职业前途。
背与不背:
平和心态,理性决断
背“黑锅”不是没有风险,不背“黑锅”也不是高枕无忧。很多职场人以为替上司或老板背“黑锅”会赢得他们的好感和信任,其实并不能一概而论。如果会给自己的职业生涯留下污点的错误,或是多次背“黑锅”以至于给人留下不良印象,还是不要轻易去出头揽责,即使被人硬把“黑锅”强加到你头上,也应该以“再一不可再二”的原则向上司严肃地提出。
所以,职场“黑锅”无论背与不背,都应该是在一种理性的心态下做决断。所谓理性的心态,有几点标志:一是切忌以一种投机的心态去期许所谓的补偿,因为这样你很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最终一无所获;二是切忌为了讨好别人而承担责任,这种讨好非但不能为你赢来顾全大局的好形象,反而只是示弱的表現,最终的结果就是成为职场的弱者和失败者;三是切忌因一时的恐惧或愤怒而做出过激的表现,比如上司脸色一沉你就立即低三下四地承担责任或是一怒之下愤然离职,未经认真思考就草率决定,不是一个成熟职场人的作为,通常会令你后悔不已;四是切忌只顾洗清自己,如果自己不愿意背“黑锅”,也不必急于解释,因为“黑锅”肯定有它真正的主人,如果不是别人有意扣到自己头上,一定要想办法为他人留个台阶下,否则就会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工作更加难以开展。
《第22条婚规》中,在宣布调张铎回原岗位时,吴总还讲了武则天与狄仁杰的例子来说明自己的用意。
在武则天执政时期,狄仁杰的地位迅速上升,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勾结酷吏诬告狄仁杰等大臣谋反,将他们逮捕下狱。当时,武则天相信狄仁杰并没有谋反,却坚持将他贬到偏远之地。上官婉儿问其故,武则天回答:“如果狄仁杰就此消沉,那么他也不堪大用。”很快,武则天惊喜地发现,狄仁杰被贬后,意志并没消沉,他依然兢兢业业地工作,对武则天的所作所为没半点怨恨。由此,武则天对狄仁杰的欣赏再次升华,于是召他回到身边,恢复了他的宰相职务。
尽管历史上褒贬不一,但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其识才、用才能力,在考验狄仁杰的问题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同样雪藏能人的还有康熙。施琅因被郑成功满门问斩而投降清廷,这位不可多得的军事天才与郑成功几次交手都大获全胜。正当施琅踌躇满志时,却被康熙帝一纸诏令召进京询问平台方略。召见后,康熙帝将施琅扣在了京城,不许他返回福建。康熙此举并非昏庸糊涂不识英才,而是故意要熬着施琅,以便他在收复台湾时能奋勇向前。三年后,时机终于成熟,康熙才同意郎施琅率军出征,很快平定了台湾。
无论是武则天、康熙,还是剧中效仿古人的总裁,其实都在或多或少地有意考验下属的品行。作为下属,如果恰好能遇到这样独具慧眼的领导,那不妨将背“黑锅”当做一个磨炼自己意志的机会去看待。
所以,“黑锅”要不要背并不绝对,关键是要控制好自己的心态。如果你决心背下这个“黑锅”,那么你必须是真正对组织有信心的,你相信自己的牺牲会换来组织的长远利益,并且即使这种苦心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你也能够坦然以对。唯有以这样平和的心态去应对,才能让自己在承担职场“黑锅”的过程中不抱怨、不后悔,并最终由此成长受益。
需要说明的还有另一种情况,即面对组织的整体失误,经办人和领导都有责任的情况下,“黑锅”到底由谁来背?领导的责任当然无法推脱,下属是否就因此就要把“黑锅”理所当然地推给领导呢?下属如果不是心怀“取而代之”的小算盘,那么就应该主动承担起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直接责任,这也是展现个人职场发展的胸怀与胆魄的最便利的时机。
(摘自《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