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欢欢
理论是指人们对自然、社会现象,按照已知的知识或者认知,经由一般化与演绎推理等方法,进行合乎逻辑推理性总结。实践是指人类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是把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目的都是用以指导实践的,离开理论,时间就只剩下虚假的空壳。历史学科的学习也不例外。本文拟就以列举实例的形式探讨中学历史中的某些理论知识和现实社会、实际生活的联系,以期达到学以致用、以史为鉴的目的,转变某些人甚至大多数人认为“学习历史没有用”的传统观念。
实例一:诸子百家的思想(七年级上册)在现代社会中的体现
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儒家、道家、法家、墨家。以儒家中孔子的思想为例谈谈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的政治思想核心之一是 “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意思就是 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一定的位置,所有的星辰都会围绕着它。这种治国方略在今天就体现为以德治国、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思想。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本精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用今天的话讲就是,不要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并且要学会与人分享快乐与成功。现代社会里那些不择手段追名逐利、在商场上尔虞我诈的人们真应该好好学习学习老祖宗的思想了。当今社会出现的生态危机、精神危机、道德危机和价值危机正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人类命运、地球的命运又一次受到严峻的挑战。孔子研究院院长傅永聚教授指出,儒家思想资源可以为治疗化解这些问题提供宝贵的智慧理念。如果在“法”之外多一些“情”,我们所呼吁的和谐社会也许会早一天到来。
实例二:“一国两制”思想(八年级下册)和处理台湾问题的方针
“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一国两制”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香港、澳门分别于1997年7月1日、2000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并严格按照这一制度高度自治。而台湾这个历史遗留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台湾问题的本质是分裂与反分裂、“台独”与反“台独”的斗争。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分裂国家、分裂民族的各种阴谋,坚决反对任何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或搞“台湾独立”的图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这是原则问题,好比是我们做人的底线。 香港、澳门回归后的事实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这为两岸和平统一树立了光辉的典范。香港、澳门顺利回归以后的发展充分证明,“一国两制”已经首先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中得到了成功的运用,人们有更加充分的理由相信,“一国两制”同样可以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
实例三:新文化运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八年级上册)给我们的教训
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他们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虽然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有其特定的历史环境,是为了反对袁世凯的尊孔复古逆流而宣传、学习西方的民主思想,也起到了一定的思想解放的作用,但在形式和手段上存在着偏激和不合理的一面,这一点表现为:完全肯定、接受西方的思想和完全否定、批判中国的传统思想。“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就是对儒家思想最无情的批判。所以,学习本课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历史,掌握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使他们物的其中的道理,从而树立科学的看待问题的方法,即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一分为二地评价人物,一分为二地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这种辩证方法不仅对学生学习历史有着莫大的帮助,而且可以教会学生为人处事的方法,为学生的成长之路做奠基。教授本节课也使教师获益匪浅:它告诉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閃光点,以便更好地因材施教。这样就在教学上真正地落实了新课改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在教育上真正地实现了教学相长。
以上就是笔者结合实际教学形成的一些关于历史教学和生活实践的思考。这些实例足以说明历史学科在有助于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有助于促进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的联系,有助于帮助人与人、人与环境建立和谐关系。当然,历史教材中理论知识和现实社会联系的知识还有很多,还有待于发现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