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湘零
驕陽當空,南港智慧科技園區巷底的空氣散發著從地上反射出來的熱氣。來回張望,一時找不到大門,這一幕被在旁的一位年輕人看在眼裡,「在找太極嗎?」他帶我轉個彎,就到了大門口,「我剛來時也跟你一樣。」我們相視笑了笑。
坐在會客區等候,喝了幾口咖啡,走進會議室的黃寶雲董事長便邀請我到她的辦公室。雙方隔著一個小圓桌,我不禁端詳起她來:穿著藍色貼身牛仔褲的她,上半身一件剪裁帥氣的白襯衫,大開領的領口配掛著一個類似佛像的白玉墜子,看似隨意繫著的長髮,讓整個人顯得清爽俐落,淡妝素雅的臉上戴著一副黑框眼鏡,把科技業老闆的幹練英氣收斂不少,也使冷色調的科技環境透露出輕鬆動感的人味兒。
成長需要心靈的維他命
眼前這一位女性科技業菁英,在三十年前其實是知名出版社「鹿橋文化」的負責人,出版了許多兒童書和當時第一部台灣人自製的美語教材《大鳥ABC》。
「我從小就喜歡看電影,看歌仔戲,聽廣播劇。」在金瓜石水湳洞鄉下長大的黃寶雲說,當時唯一可以閱讀、全版注音的《國語日報》,裡面的各種文章、歷史故事,讓她透過文字進入別人的世界,跳進不同的空間和時代,認識不同的生活環境。
「晚上一到周蘭萍、趙剛、崔小萍的廣播時間,我就兩手撐著下巴靜靜地聽。」黃寶雲邊說邊做出姿勢,「隨著廣播中的喜怒哀樂而心情起伏激盪,發現原來聲音本身也可以說故事。」她自此受到廣播啟發,以及電影影響。「小時候的金瓜石水湳洞只有一家戲院,有時放西洋片,有時放國語片,小孩跟著大人去看電影也不要錢,透過觀賞西方世界和故事,了解到不同的歷史、文化和生活,影響我很大。」聽著黃寶雲的回憶,彷彿也把人帶回往昔的時空環境。
結婚之後,黃寶雲買書閱讀,聽古典音樂和歌劇,逐步進入不同的藝術世界。「當時台灣沒有甚麼兒童書,我到意大利書展、英國書展、美國書展,發現西方世界的孩子很幸福,生在那裡就有兒童書,畫畫很生動,我就想,『我們不能因為生在台灣和華人世界就沒有這些東西,那以後他們要如何跟世界競爭?』因此我把外國的書搬回來,翻譯出來給我的雙胞胎兒子看。後來我想,『我可以讓兩個兒子看,就可以讓兩百人、兩千人、兩萬人看!』」說到這裡,黃寶雲的眼睛開始閃爍光芒,表情也豐富了起來。「於是就與先生討論可以出版甚麼樣的書?除了文字要流暢優美,圖畫要美,故事性和創意的成分也要足夠,內容要包含寬容、合作、鼓勵、讚美,富有兒童教育的意義。一個孩子的成長除了生理上的維他命,也需要心靈的維他命,那就是語言能力、知識、品格、創意、思想,以及分析、觀察和判斷的能力。」
文化是條最重要的線索
單單從一個傳統出版業,似乎不能理解黃寶雲如今一頭栽進3D動畫科技產業的理由,若是了解文化的元素一直貫穿著黃寶雲的創業思維,就可以知道文化是一條最重要的線索,是把她和太極影音文化創意產業緊緊繫在一起的根本原因。是文化,讓她從鹿橋出版的黃寶雲變成太極影音的黃寶雲。
黃寶雲說,出有聲書,是因為考慮到有些媽媽沒有時間講故事。後來發現電視有聲音有影像,影響更大,於是投入影音製作,但是外國的特效做得那麼好,台灣要競爭就必須有特效技術,這是當初設立太極影音的背景。
「我們要找人才,研發技術,也要訓練人才。為了訓練人才,就去接廣告製作。當時幾乎台灣60%~70%的廣告是太極做的,我們用最好的設備和人才去做廣告。」說到這裡,黃寶雲呈現出為了達到開發技術的目標而堅持培育人才的篤定神情。
「廣告做了一段時間之後,我突然想到為何我一直在做廣告,忘了我創辦太極的初衷是做兒童節目?廣告的生態環境越來越有變化,成立太極是要做兒童的東西,才回過頭來再做兒童的東西。又開始做功課、研究,去世界看3D的技術,看到人臉魚,看到那種技術可以模擬真實,無中生有,於是在1993年便開始成立動畫部門。」
1995年,《玩具總動員》第一次推出,刺激了黃寶雲進一步的思考。但外國人開發的程序和技術軟體是買不到的,所以她便在1999年成立研發團隊,決心要跟外國做得一樣好,「但要講我們中國的故事。中國有五千年歷史,有很多故事很生動、很有趣,我可以用3D技術來講這些故事。我的技術要跟他們一樣好,要有自己的智慧財產權,不要一直買別人的版權,每年一直繳版權費,自己到頭來還是零!這是從我出版中得出來的經驗。」
黃寶雲堅持,做原創才能跟西方世界有區隔。「記得有一年在坎城,有一個機會讓我講話,我就說,『我從小看西方的故事,分享你們的故事,了解你們的創意、生活、文化、歷史,現在我長大了,我也要講我們的故事給你們聽。』可是動畫電影技術研發要很久,投資要很久,成功的路程是很長的。」於是她就成立研發團隊,自己來講故事,在還沒有做出商品的時候,她先投資真人電影。
學就要跟著第一名學
黃寶雲投資真人電影的方式就是做電影發行,「買好萊塢的電影來亞洲和台灣發行,跟好萊塢的人打交道,學習他們如何發行。不投資,你學不到。如果你做代工,你只能接觸下層的工作人員,我投資,所以我認識很多上層的人,做創意的、製作的和行銷的。那時台灣只是買片,或者設立分公司在台灣做發行,永遠不了解他們上層的遊戲規則,我投資發行,才能學到如何做財務分配、製作、發行,如何做預算、管理費用。我做了七、八年,投資了大製作的國際級電影,像楊紫瓊主演的《天脈傳奇》(2002年)、張艾嘉的《想飛》(2002年)。當時《天脈傳奇》的製作成本至少一千多萬美金,而當時台灣製作一部電影頂多一千多萬新台幣,這樣逐漸對電影型態和國際行銷有了了解。」
「電影最強的是美國,要學就要跟第一名學,所以我得了解他們的遊戲規則、他們的核心,我們不只投入資金,還成立電影產業研發部門。」黃寶雲謙稱她的創業過程都是無心插柳,但是她說,從平面出版、有聲出版,到影音出版,每一次進入一個新領域,她都非常認真,像做出版時,無論是跟客戶和讀者接觸,幫助編輯部和業務部了解客戶需要甚麼,都是如此。「我是全世界第一個把書動起來的人。因為當時我做廣告,很少人又做廣告又做出版,把兒童出版用廣告的技術和設備讓它動起來的,我是第一個,拿到書展上去的時候,讓人非常驚訝。」
「我投資好萊塢,我們團隊就做好萊塢的機制和生態的研究,還做出一本論文。我不是懵懵懂懂進去的,做動畫時就想,我要做代工呢?遊戲呢?電視劇呢?還是電影呢?我們成立小組研究,才選擇做電影。做代工的話台灣的人力市場沒有競爭力,大陸還有競爭力,但代工市場是全世界比價,創意做好了他就是去找全世界最便宜的工資來做,電視要的規模更大,電視頻道不在我們掌控下,比較屬於Local、華人世界。但電影只要講個故事,技術夠,你就可以走出國際,雖然它很難,但別人要進入這個門檻也是難的。」想起這一做就是十幾年,從一開始要做兒童節目到做動畫電影,整個加起來有二十幾年,黃寶雲對她的選擇有著前行無悔的信念。
領先者開天闢地的志氣
太極是天地渾沌未分之前的狀態,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萬物於茲生焉。如果黃寶雲確實有此含意,那麼太極影音之名就隱含了要做為領先3D動畫界、開天闢地的志氣!
在太極影音從無到有的過程,黃寶雲像是手執一個文化創意的寶瓶,在她與太極影音製作團隊的細心摩娑之下,來日將迸發出更多色彩繽紛燦爛的雲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