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琳
摘要: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是一直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选用Maslach职业倦怠调查普适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General Survey,简称MBI-GS)来调查沈阳体育学院教师和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现象。探究教师与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差距及原因、职业倦怠程度和针对该现象予以调控。
关键词:沈阳体育学院;教师;辅导员;职业倦怠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9-0101-01
1前言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征。Maslach认为职业倦怠是由三个维度构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即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的降低。其中情绪耗竭是倦怠的个体压力维度,主要表现在生理耗竭和心理耗竭两个方面。国外已有多种职业倦怠的测量工具,如Maslach职业倦怠问卷(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厌倦倦怠量表(Tedium burnout inventory)、罗马职业倦怠问卷(Rome burnout inventory),其中影响最大、应用最广泛的是Maslach职业倦怠问卷(MBl)。
职业倦怠容易发生在医疗护理、教育等与人打交道的行业中,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
2研究方法
2.1被试
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沈阳体育学院不同专业教研室各随机抽取2名教师,并在不同系随机抽取一名导员填写问卷。获得有效被试52名。其中,教师40人,辅导员12人。
2.2工具
采用Maslach编著的教师职业倦怠问卷(MBI)。有研究发现,其信度和效度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问卷共16个题目,包括:情绪耗竭(1.2.3.4.6共5题)、去人性化(8.9.13.14.15共5题)和个人成就感(5.7.10.11.12.16共6题)三个维度。量表采用5点自评方式,计分方式为1~5分,从不为1分,一年中有几次或更少为2分,一个月中有几次为3分,一个星期中有几次为4分,每天为5分,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分值越高则倦怠越强,个人成就感分值反之。
2.3施测程序
研究事先征得本人的同意,到教师的教研室或办公室发放问卷,现场作答不记名,个别教师或导员通过qq传输电子版问卷。
3结果
3.1沈阳体育学院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特点
其中体院教师在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和成就感三个维度上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是1.8±0.71、2.2±0.51和2.83±0.43,导员在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三个维度上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是2.8±0.62、1.6±0.49和1.5±0.52。
结果如图:
3.2对教师和辅导员的测验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显示个人成就感sig.=0.006<0.05,故差异性显著。表明辅导员和教师的个人成就感差异显著。而情绪耗竭与人性化差异均不显著。但也有可能是因为本文所选的被试数量不够多,差异没有得到体现。
4讨论
4.1教师与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现象结果比较
4.1.1情感衰竭程度分析
关于辅导员的情感衰竭程度比教师衰竭程度高,有以下原因:(1)辅导员由于每天与学生接触,且都是关于学生的生活问题,相对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只有课堂上就多很多。且生活问题一般很复杂,学生与辅导员间容易发生矛盾,辅导员很容易觉得自己的付出学生却不放在心上。故情感流失量大。(2)由于很多辅导员并不授课,每天琐事过多使其学术性研究落后,过多的纠结于与人交往,使之情感枯竭。
4.1.2去个性化程度分析
正常情况下应是情感衰竭程度如果高,去个性化也应随之增高,但在本研究中却不是,个人认为虽然本学院辅导员的情感衰竭程度高但他们的调节能力要远远高于教师,原因有:辅导员可以和自己较亲近的学生谈谈自己的心里话,把自己的不快乐不顺心吐露,可以避免压抑过久形成去人性化。而我院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并不多,甚至可以说与学生只有课堂上的互动,所以在课堂上有些学生淘气不听话使老师生气但因为一星期只有一节两节课双方也并不熟识。老师与学生若有矛盾也不能及时处理。使教师的负面情绪压抑过久。
4.1.3成就感结果分析
与我的预料相同:教师的成就感偏高,而辅导员的成就感偏低。
教师的成就感来源于自己的科研成果的增多,职称的提高和薪水的丰厚。
而辅导员也很爱老师这个职业,或许因为种种原因做了辅导员,不能授课。但他们因为每天忙于各种学生的生活问题故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搞科研,而学校也没有这个要求,但他们自己却很希望自己也能有时间去提高自己在学术造诣。但这几乎不可能。故辅导员的成就感不高。
4.2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我希望我院领导提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并鼓励辅导员进行学术类研究。
从整体结果来看,我院的教师与导员的职业倦怠均不高。这与学校对老师和辅导员的体贴与关爱是分不开的。
5结语
本文对问卷的信度、效度以及取样等方面还有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地方,但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我院对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视。
参考文献
[1]Maslach,C.,Schaufeli,W.B.,Leiter,M.P.Job burnout.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J].Annual,2001:397-422.
[2] 胡冰霜,梁友信.精疲力竭症的三维模式[J].职业医学,1997,24(6)46-47.
[3]Byrne.B.M.The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Testing for Factorial Validity and Invariance Across Elementary Intermediate and Secondary Teachers[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1993,66(3)197-212.
[4] 卢秋玲.现阶段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成因与对策[J].赣南师院学报,2001,(4)81-84.
[5] Enzmann.D.,Schaufeli,W.B.,Janssen,P.etal.Dimensiona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Burnout Measure[J].Journal of Occups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1998,71(4).331-352.
[6]徐富明,吉峰,钞秋玲.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