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学雷锋常态化机制的实践与探索

2013-04-29 00:44:03冯蓬智李武生王君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3年9期
关键词:标兵学雷锋雷锋

冯蓬智 李武生 王君

为推动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奎聚街道十字路小学以感恩教育为着力点,以建立长效机制为抓手,强化措施,全面推进,学校出现了“天天学雷锋、人人知感恩”的良好局面。感恩教育长效机制实施途径为推动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奎聚街道十字路小学以感恩教育为着力点,以建立长效机制为抓手,强化措施,全面推进,学校出现了“天天学雷锋、人人知感恩”的良好局面。

一、实施背景和工作目的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要求:“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但是,近年来,却出现了“雷锋没户口,三月来四月走”的现实尴尬。

我们通过深入开展“学雷锋学什么”的大讨论,一致认为:感恩是雷锋精神的核心和本源,是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动力。同时,“感恩”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但现在多数孩子把父母、老师的付出和他人的帮助看成是理所当然,漠视亲情、友情、师生情,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已是当务之急。因此,我们以“学雷锋,知感恩”为主题,以感恩教育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广辟途径,多管齐下,探索建立了学雷锋常态化机制。

二、基本做法

1.教育内容和实施途径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我校将教育内容细化为五个系列,即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自然和感恩社会。广辟途径,丰富形式,注重实践,将教育活动全面推进。

(1)校本课程

将“学雷锋,知感恩”纳入学校的活动育人课程,每周1课时,引导学生系统学习雷锋生平事迹和能够体现雷锋知恩报恩的日记;研读有关的名人名言、经典诗词等,组织学生收集、记录自己受到的关照和爱护,并学习知恩报恩的具体要求。

(2)实践作业

每周给学生安排一次“学雷锋,知感恩”课外实践作业。低年级规定系列,规定内容。提倡一个系列多个题目,力求每位学生都能完成。如“给妈妈洗一次脚”“给老师送一张贺卡”“给花儿松一次土”“给交警叔叔擦一次汗”等。中年级只定系列,不定内容,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高年级自主实践,培养习惯,使学生逐步形成自主知恩报恩的习惯。学校统一印制实践性作业记录表,要求学生详细记录每次实践的过程、体会和自我评价,并设置了“家长评价”一栏,让家长参与监督、管理。

(3)行为规范

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身心特点,以感恩思想统领,制定了学生“学雷锋,知感恩”行为规范。分五个系列,分别对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等行为做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同时,倡行学生每天做到“五个一”:给父母一句问候,给老师一声感谢,给同学一次帮助,给校园拔掉一棵杂草,给街道捡拾一块垃圾。

(4)主题活动

定期集中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如感恩教育演讲报告会、孝亲敬老故事会、“我是小管家”技能大赛等。学校每个班级至少每两周组织一次,学校至少每月组织一次。同时,结合有关节日开展相关活动,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等。

2.管理和评价

(1)激励学生当标兵

建立“学雷锋,知感恩”实践标兵评选制度,设置了“敬老标兵”“尊师标兵”“友爱标兵”“环保标兵”“公益标兵”五类称号,分别对应感恩教育的五个系列。同时把获得一定数量的标兵称号作为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的必要条件。

(2)鼓励教师争先进

建立“学雷锋,知感恩”红旗班级评选制度。把获得一定数量的红旗班级称号作为参评学校优秀班级、优秀班主任的必备条件。

(3)引导社会共参与

与家长之间开通飞信,建立QQ群,定期走访社区,调查活动开展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并将调查情况纳入对班级和学生的评价。

三、主要成效

1.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学生了解了雷锋精神和感恩思想的内涵,具有了基本的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学会了付出,懂得了回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2.改善了学生的人际关系

知恩、感恩、报恩的过程就是学生人际关系良性互动的过程。长效机制的建立,使这种互动长期化、固定化,极大的改善了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以及社会关系,促进了学生人格的和谐发展。

3.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以德育为载体,开展深入持久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动手、交际、合作等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4.产生了“辐射”作用

齐鲁晚报、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潍坊晚报、昌邑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多次报道。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在给予该项目高度评价的同时,也深受教育和感染,带动了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四、推广价值

1.为落实学雷锋常态化建设提供了实例

该项目没有把学雷锋当成一次两次的集体活动,而是以感恩教育为载体,用校本课程、行为规范、实践作业和主题活动等形式,将学雷锋转化为学生的日常行为。

2.为加强家校沟通提供了思路

学校通过飞信、QQ群、听证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采用家庭、学校、社区同参与、共评价的活动模式,发挥了家庭教育在育人过程中的作用,密切了家校联系。

3.为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开辟了途径

该项目以德育实践作业为载体,要求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一次课外实践活动,仅此一项,学生每学期课外实践活动就达20多次,不仅活动空间延伸到了家庭和社会,而且内容涵盖了亲情教育、环保教育、人际交往、社区服务等多个方面,使实践育人、活动育人的要求真正落到了实处。

猜你喜欢
标兵学雷锋雷锋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标兵、能手”如此练就
节约标兵是怎么炼成的
民生周刊(2015年9期)2015-05-06 02:29:58
写给雷锋
现代企业(2015年3期)2015-02-28 18:47:47
学雷锋,他们一直在路上
中国火炬(2014年2期)2014-07-24 14:17:02
“五老”标兵:刘应启
中国火炬(2014年2期)2014-07-24 14:17:02
一位技术标兵的自学成才路
中国火炬(2014年2期)2014-07-24 14:17:00
学雷锋 知感恩
中国火炬(2014年5期)2014-07-24 14:15:43
他们二十四年学雷锋
中国火炬(2013年11期)2013-07-25 09:5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