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姝
【摘 要】审美教育是科学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人提高素质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以美的语言感染学生,以语言塑造的艺术形象打动学生;学生在语言学习的同时得到陶冶, 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活泼、高效。
【关键词】审美教育 英语教学
对美的追求是人类的天性。审美教育,即美育,是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段,使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并培养人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 “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可塑性极大。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美育是一种将学科教学和美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渗透美育的英语教学充分发掘英语的美,能产生强烈的美育心理效应,使学生多层次感受美、欣赏美并追求美,保持学习英语的持久兴趣和热情。
一、英语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学生的就业压力大。英语学习常常与考试相关,英语教育不免带有功利色彩。事实上,世界在功利的眼光下千篇一律、暗淡无光;在审美的眼光中则无限丰富、鲜活生动。使用英语不仅是语言的交流,更是思想和情感的交流。英语教学不只教会学生听、说、读、写,还应教会他们如何发现语言的美丽,感受交流的愉悦,进而创造沟通的和谐。审美教育寓于英语教学中,能使教师和学生进入以美促教、以美育人,美中乐教、美中乐学的佳境。
二、审美教育寓于英语教学的途径
(一)教会学生感悟教学内容的内在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语言是美的载体之一。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教师的作用就是发掘这些美丽。语音语调的优美、词汇的丰富、语法的严谨、修辞的变化、篇章结构的精巧设计、作品情节的跌宕起伏、人物形象的生动都可以成为英语教学的内容。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学习如何用语言传递思想,交流感情。英语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使学生在有限的篇章中,领略广阔的社会内容;在课堂的方寸间感受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自然风光、个人命运、悲欢离合、社会风俗尽在课堂中再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了对美的体验,对社会的认识;自觉地把听、说、读、写上升为美的欣赏和创造,苦化为乐,紧张化为轻松;动机、兴趣、情感、自信等非智力因素自然得到开发,发挥促进作用, 师生关系改善并给教学以有力的推动。
(二)引领学生体验教学形式的外在美,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
教学形式包括课型,环节、练习类型、讲解顺序等。教学形式的美育体现在:多变化、有高潮、过渡和交替自然、多种感官活动等。教师的活动有特色,学生的活动也就有新意。教学中的高潮可以增加学生的成功感,给学生悬念和刺激。综合利用声音,图片,动画,影像,使英语教学在心理活动上达到立体化,学生对英语的记忆就会持久,应用更加熟练。
(三)指导学生创建沟通的和谐美,实现英语的交际性工具作用
学习外语的目的之一是交流。指导学生在交际中使用礼貌语,在书面表达中注意格式和措辞,在辩论和洽谈中关注对方的文化背景,合理使用外交辞令,都是美育在英语交流中的体现。
三、审美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只有理解生活、热爱生活,才能成为美的传播者。教师具有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较高的审美能力是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前提条件。
(一)提高审美修养,不断积累美育素材
教师可以阅读中外名著,欣赏名曲提高自己的审美修养;通过影视作品了解不同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注意知识的更新,留心科技发明、时尚元素以及学生的审美需求;坚持搜集和整理生活中的美育素材,形成积淀,使美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自然而深厚。
(二)语言生动,教态自然
教学语言是组织、指挥、讲解的工具,也是开发智力,感染情绪、影响个性的手段。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态,是无声的语言。是教师内心修养的外在表现,服装整洁、仪态大方、洒脱自如、温文尔雅、精神饱满、动作从容、欢快而严肃、可亲可敬,这是教师应给学生的直接感觉。教师的一举一动应表达对学生的喜爱、关心、信任、期待;在教学受挫时,更要注意自己的教态,做到遇乱不惊,受挫不躁。
(三)板书设计合理,字体美观、工整
板书是教师对教材的一种再创造。好的板书能准确地体现知识结构和教师的讲课思路,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板书醒目,并恰当运用彩色粉笔和各种字体、图形、表格等,有利于教师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引导思考,加强记忆。所以和谐、鲜明、节奏是板书的形体美;联系、对比、概括是板书的整体美。设计板书力求做到内容完整,文字精炼,字体大小适当、规范美观,位置得当,构图清晰,色彩和谐。
四、结语
“美”就是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中那些值得人们去追求和欣赏的东西。美育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人格升华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智与美只有相结合,才能共同提高。审美教育使教师在展示语言美的过程中持久地体会成功和快乐;学生在美的氛围里焕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不断发现美,同时成为欣赏美和创造美的人。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2]李丕显.美学的角色[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