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着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60年的建都史,是享誉世界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世界文化遗产6处,各类文物遗迹3840多处,荟萃和积淀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北京市按照中央关于发挥首都全国文化中心示范作用的要求,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作为首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战略措施,创新保护机制,增加资金投入,积极推进首都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方式转变,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持续改善民生,使首都历史文化魅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不断完善法规体系,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制度保障
一是高度重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文化遗产保护法规体系。二是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作为城市重大发展战略纳入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三是建立了主要领导牵头、专家参与决策的名城保护专门协调机制。
(二)不断加大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力度,彰显古都历史文化魅力
一是紧紧围绕“一轴一线”,重构城市历史文化魅力走廊。北京南北中轴线和朝阜大街(简称“一轴一线”)以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构成了古都风貌骨架,其特色鲜明的空间格局和别具神韵的历史建筑是北京的独特文化标签。二是加强重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充分发挥历史文化遗产在文化传承和文化价值传播中的作用。三是秉承“大文化”发展理念,着力提升博物馆、纪念馆、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三)创新旧城保护机制,推进旧城改造与民生改善的有机统一
一是通过旧城改造,在保护城市原有风貌的基础上,不断改善旧城市民生活环境,在保护修缮的同时保障和改善民生。二是不断探索旧城保护模式。通过“院落微循环改造”、“街巷胡同环境整治”为代表的“点、线、面”相结合的系统工作模式,加快危旧房屋和院落修缮工作。
(四)发挥资源优势,促进名城保护与产业升级发展相互融合
一是发挥北京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不断发掘和释放文化遗产经济价值。二是吸引各类文化资本积极参与修缮保护和开发经营,以完善产业发展环境、集聚文化資源要素、丰富文化产业业态为重点,通过提升产业的文化内涵发展能力、强化产业的历史文化品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深度转型。三是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传承和利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带动经济发展的优势,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提升经济价值的同时得到保护和弘扬。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北京目前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新的阶段特征和发展要求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面临更大挑战,必须更加注重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弘扬,不断提升北京城市人文风采和文化魅力;更加注重旧城保护机制的改革和创新,不断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和市民生活品质;更加注重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断促进文化消费和文化产业发展。
(一)继续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彰显古都历史文化魅力
着重围绕“一轴一线”,集中力量通过文物腾退、修缮,环境综合整治等方式,打通重要节点,回填历史元素,恢复经典风貌,形成以中轴线和朝阜大街为骨架的古都历史风貌。继续推进长城、故宫、周口店等重大文化遗产的保护修缮工作,做好中轴线、大运河等历史文化遗存申遗工作,打造一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街,充分展示古都文化价值和内涵。加大对公益性博物馆、纪念馆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其对文物保护和研究的重要作用,不断完善其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为广大市民提供文化价值传播的重要平台。
(二)立足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推进旧城保护和城市空间布局战略调整
坚持旧城整体保护原则,严格执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律法规,发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的领导协调作用。结合旧城区域功能定位,系统整体规划旧城格局,统筹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继续创新旧城改造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旧城改造,统筹人口疏解、腾退土地利用和安置房建设。着力优化城市布局,加快新城、重点镇和新农村建设,加快薄弱地区发展,不断增加对中心城城市功能的平衡和分担,促进人口疏解。
(三)依托历史文化资源,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吸引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各类历史文化资源的修缮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在文物保护政策框架下,鼓励拓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空间。在满足城市历史风貌保护的前提下,统筹规划区域交通、商务服务、生活配套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承载基础。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北京特色传统工艺的传承,融合现代元素及先进的管理方式,打造传统文化消费热点和特色休闲旅游业态。积极开展文保区与全市高端产业功能区的互动合作,在空间和层次上不断延伸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