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重视青年教育的原因初探

2013-04-29 15:36刘婷婷

刘婷婷

摘 要:邓小平对青年教育的重视,不仅因为他早期的生活经历,更源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深入分析邓小平重视青年教育的原因,有利于进一步了解他的青年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和时代背景。

关键词:邓小平;青年教育;原因

中图分类号:A84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9-0251-02

马克思主义者深知青年群体对社会的作用,因此历来重视青年的思想极其发展状况。早在马克思时期,就肯定了青年对社会的重要性,他曾经说过,一个时代的性格是以青年为代表的,一个时代的心理,是以青年的心理为标志的。列宁曾指出:“青年一代努力的结果将建立一个与旧社会完全不同的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1]。”毛泽东也曾称:“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到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2]。”邓小平作为伟大的改革家,他高瞻远瞩,在坚持前人对青年重视的基础上,始终坚定不移地把青年看作祖国的未来与希望,并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这条中国的发展路线,是否能够坚持得住,要靠大家努力,特别是要教育后代[3]。”

一、早年的人生阅历是直接原因

纵然间接经验能使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感知、认识世界,但却缺少实践的翅膀,作用力远不如直接经验来得真切和刻骨,纵使能够认识,那也是对客体的表面化感知,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直接经验往往最具有说服力和证据力。除此之外,认识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通过直接经验,往往达到对感性认识的进一步升华,从而实现自身对客体的价值模式构建。

邓小平1922年留学法国,作为旅欧少年共产党(后改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的领导人之一,他组织这支青年团积极响应总部的号召,办报纸、宣传思想,在这期间,他切身地体会到青年人对革命事业的重要性。青年人意气风发,最具感染力和战斗力,也最有生命朝气和发展前景。如果不是早年他在法国有油印、发送、撰写《赤光》杂志的经历,如果没有亲自组织青年进行宣传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积累,他就不会体会到青年的特殊作用,更不会体会到青年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性。早期的青年教育思想在邓小平的脑海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为他青年教育思想形成和进一步发展打下了重要根基。

二、红卫兵对毛泽东思想产生怀疑是历史原因

邓小平对中国革命史和社会主义建设史都有深刻地理解,亲身经历了文化大革命那个动荡的年代,他清醒的认识到青年思想问题产生的根源。一部分的特殊群体,由青年学生组成的红卫兵显示出了对无产阶级专政对毛主席无限的忠诚,这些红卫兵是青年学生,有初中、高中还有大学,一场革命来了,他们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对毛主席的忠诚,认为自己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的时候到了,对于一直接受社会主义教育的热血青年来说,他们觉得机会来了。他们被号召立即丢下课本,在校园里批斗老师,在校外去斗斗杀杀。“中学生的执拗有时是很幼稚的。挑逗起来的冲动,往往是越压越烈[4]。”他们就如“革命”的箭,“革命”需要射向哪里,他们就冲向哪里。红卫兵在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后,最终被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所取代,被迫渐渐退出了政治舞台。这些年轻的红卫兵有人过了十年才获得受教育的机会,有的人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学校,一个前途无量的人,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从此变得碌碌无为,这无疑剥夺了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条件,这对青年来说无疑是可悲的;另外,很多红卫兵死于文化大革命的武斗中,有的是死于内部的分裂对立,有的则在对外的武斗中枉死。后来一些活下来的红卫兵小将反思到:“……用八个字概括自己:虔诚,盲从,幼稚,狂热。好比‘TNT炸药,好比超级雷管。一经煽风点火,就炸啦!红卫兵明明被人愚弄利用,却自信是绝对正确,真正的悲剧就在这里。我们起初成了阶级斗争的工具,最后变成了残酷斗争的牺牲品……[5]”他们在武斗中无谓丧命,自以为是无畏的为国捐躯,这样的行为也一直被认为是光荣的英雄主义,然而随着历史的车轮碾过,这只是由国家领导人导演的民族悲剧,而被废弃的红卫兵则无疑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于是,戏剧性的变化使青年红卫兵对他们所崇拜的毛泽东思想及其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了怀疑,思想情绪波动很大,因此他们陷入了混乱之中。而邓小平亲眼目睹了红卫兵运动兴起到被废止的过程,自己也是受迫害的对象。因此深知重视对青年的教育、加强对青年的思想正确引导至关重要。他曾经说到:“对青年来说,右的东西值得警惕,特别是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资本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因此要对他们进行教育[6]。”盲目的学生只是单纯的被告知,只要资本主义的东西就是“坏东西”,而只有社会主义才是正道。风风火火的红卫兵运动正是盲目和感性的扩大化的产物。由此可见,加强对青年的教育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

三、改革的变化打乱了青年旧的生活节奏是主要原因

长久以来的感性知识是青年思维模式的根基,这种思维方式受到新的模式的强大冲击,必然使他们陷入混乱之中。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的热潮,应运而生的是与旧时代截然不同的理论创新和政策创新,这些新的事物打破了传统主观偏见和思维惯式,与旧事物必然是矛盾的、对立的。这必然打乱了青年长久以来在头脑中形成的思想体系,这种思维惯式与新的思维格格不入,再加上他们自制能力差、更容易受到蛊惑,因此一时间难以适应这种新事物,新旧矛盾日益加剧,使他们的思想陷入了混乱、彷徨、苦闷之中。思想的禁锢使他们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社会主义意义上,甚至仍然在坚守那些过时的理念,而这些理念却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挫折甚至是灾难,他们开始质疑他们所信奉的思想。对于这前无古人的改革,他们甚至觉得有悖常理,因此一时间不能接受,更何谈对未来的信心。对于最富民族使命感的青年来说,他们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祖国的未来将会走向何方。青年无法适应改革后翻天覆地变化,必然出现思想情绪的巨大波动。这是重视对青年教育的必要性;然而青年一代处在人生的一个特殊阶段,又有求知欲望强、接受新事物快、可塑性强的优点,因此这又为对青年教育提供了可能性。

另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对青年的教育存在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挑战。“我们在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时候,已经意识到将带进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消极的影响,西方好的东西应该借鉴、学习,但开放也会带来一些坏的东西[7]。”改革开放国门一开,国外各类文化、商品纷纷接踵而来,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无形中也改变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对于最为敏感的青年群体,势必会受到影响。

四、社会环境对青年的影响是外部条件

在进入社会主义初期,针对社会上出现的各种反对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的思潮,特别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邓小平认为右派的思想言论还有市场,特别是在青年学生中市场更大,因此,他强调青年真心诚意地接受党的领导是青年的责任,我们“要对青年讲清楚什么是觉悟,共产主义是什么东西。要使青年有集体主义思想、解放全人类的思想,也就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思想。[8]”“而要解决青年人思想问题,必须认识到知识青年中许多问题的产生是由于阶级基础和社会环境影响的缘故,并不是因为几篇文章有问题,才使青年思想出现了问题。文章不对,只能对推销资产阶级思想的市场有所助长。不懂得这一点,就不能懂得我们工作的艰苦性和长期性[9]。”青年在知识分子中占有较大比例,因此青年的阶级基础以广大的知识份子为主,而对知识分子的态度,是党和国家历来重视的问题。毛泽东时代,他认为,虽然知识份子自身有着内在掌握知识的优越感,外在理想报复的责任感,却缺乏必要的实践,因此非常必要接受改造和再教育。而邓小平知识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在教育和改造的同时,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

青年因为处在特殊的年龄阶段,外部的社会环境对其影响非常大。邓小平认为社会环境主要是来自两方面的,一方面,来自国外,八十年代的学潮政治风波是青年对于改革的迷茫和不怀好意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煽动的直接结果。但是,邓小平又强调,青年学生闹事,问题并不在于他们,而是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对于在学潮中青年学生对人权的诉诸,邓小平从其丰富的革命实践和世界、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总结出,一个人,一个国家,没有人格,没有国格,精神是立不起来的。因此他直言加强人格、国格的教育,加强对青年的教育势在必行。另一方面,国内的分化势力也抓住了青年人这一特点,从未停止过对他们的蛊惑和利用。文革期间,广大青年受“四人帮”的思想体系毒害极深,始终坚持偏激的理念毫无悔意,造成了几乎灾难性的后果,也几近毁掉了一代年轻人。邓小平深知对青年教育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不同时期青年的不同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自己一系列的青年教育思想。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82.

〔2〕1957年11月17日.在莫斯科会见我国留学生和实习生时的谈话.

〔3〕〔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29,210-211.

〔4〕高皋.严家其.文化大革命十年史[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

〔5〕文聿.中国左祸[M].北京:朝华出版社出版,1993.423.

〔6〕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M].1992.1863.

〔8〕〔9〕邓小平年谱(1904-1974)下.1339,1388.

(责任编辑 姜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