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视野下徽州民歌的保护和传承

2013-04-29 15:36史一丰
关键词:非遗保护传承

摘 要:本文以徽州民歌为研究主体,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理和方法论来分析徽州民歌保护和传承的现状,并提出推动徽州民歌发展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非遗;徽州民歌;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J6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9-0246-03

在《中国民间音乐概述》中,民歌的定义是:“民歌是人民在社会实践中为表情达意而口头创作的一种歌曲形式,通过口传心授在群众世代相传中不断得到加工锻炼,具有集体创作、口头创作,在口头传播中不断变异,并能表达人民心声的特点。”

在《中国传统音乐概论·音乐卷》中对民歌的解释是:“民间歌曲简称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定义民歌为:“民歌(folksong)指民间口头流传的歌曲。”

徽州是一个地理概念,自公元1121年设立徽州府开始,所辖歙县、黟县、绩溪、休宁、祁门、婺源六县。徽州文化自南宋崛起,在明清达到鼎盛,清末以后衰退。徽州文化以学术思想、经济基础和社会制度为内涵,以学术、艺术流派为主体。徽州文化的内容广博深邃,经历了上千年的积累沉淀,至今徽州文化资源大量遗存。其中,徽州民歌作为徽州文化资源的精神化形态,反映着徽州的风俗文化、社会历史、宗教及人们的审美习惯,是老百姓千百年来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徽州民歌作为本地区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成功申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员。

一、徽州民歌保护和传承现状的分析

(一)徽州民歌的保护现状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国内音乐界一直认为徽州无民歌。这主要与徽州社会封闭、地理位置偏僻、语言难懂、专业人才缺乏有直接的关系。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全国开展了民歌的抢救运动。当时徽州地区的文化部门认为这是抢救和保护徽州民歌的契机,决定成立徽州民歌保护小组,由现任黄山市音乐家协会主席刘凡带队,走遍徽州的山山水水,不辞辛劳,采用一歌引一歌的交流方式,搜集了徽州各地民歌100首。他们将这些徽州民歌记录乐谱,将现场的录音转制成磁带。现在均存放在徽州博物馆内。进入21世纪,尤其是在2004年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会议和2005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之后,全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黄山市政府决定将徽州民歌作为黄山市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刘凡、汪继长等老一辈文化工作者重新梳理资料,填写申报书,负责指导拍摄申报片等工作,2006年,徽州民歌正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徽州民歌传承人的申报工作也紧锣密鼓的展开,操明花、凌志远成为第一批省级徽州民歌传承人。

文化部王文章副部长在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一书中提到:“‘保护不只是意味着在书斋里对历史资料进行研究,也不是为了向博物馆提供一些展品,‘保护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徽州民歌从申遗至今,没有登上过大雅之堂。当年老一辈文化工作者的采集的一手资料已经发黄,磁带也已经退磁,急需要进行徽州民歌的再保护。

(二)徽州民歌的传承现状

经过笔者针对项目开展的田野工作发现,徽州民歌的传承方式主要有两种:自然传承和家族传承。

1.自然传承

民歌的自然传承笔者的理解是在生产生活中,由于听得多,看得多,自然就学会了演唱,不存在人与人间的固定的教学关系,也没有固定的教学时间和教学场所。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徽州民歌集中的歙县的南乡和黟县的龙池湾地区,男女老少皆是歌手。笔者随便问及他们的歌曲是跟谁学的,问答几乎一致:“不知不觉就会唱了。”事实上,徽州人在田间山头劳动就是学歌的大讲堂。每年采茶季节、插秧季节,全村的人在劳动中你唱一句,我接一句,一来一往,自然而来大家都学会了歌唱。另外,依照封建社会徽州当地的风俗,未婚女人不能与外人接触,已婚女人只能在家中相夫教子。因而,徽州民歌中的情歌、出嫁歌和表达徽州女人生活情感的歌曲只有从父母或公婆那里学得,无法进行其它的传承。

2.家族传承

家族传承是指包括父子、母女或其他家族内部成员之间传承民歌的方式。这也是徽州民歌传承的主要方式。笔者以一次调研个案为例:徽州区瓦村余雪堂一家三口都会演唱多首徽州民歌,女儿余立瑛的演唱都是跟父亲余雪堂、母亲徐莲花学得。访问得知,平日里,一家三口一起做家务,一起出农活时都有歌唱。余立瑛告诉笔者,她现在会唱的徽州民歌中的儿歌《磨米磨沫》,就是她妈妈在她上学时一句句的教她演唱的,至今都没有忘记。这类简单的曲调通过耳濡目染即可学会,篇幅较大,曲调复杂的民歌还需要通过口传心授来教给后代。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徽州人的生活方式发生很大的改变,居住在田间山头的徽州人开始来到城镇居住和工作,年老一代相继离世,年轻一代外出务工,民歌传承的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两种传承方式的弱化和蜕变给徽州民歌传承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三)新时期徽州民歌保护与传承的具体对策

徽州民歌的保护和传承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当今社会是一个数字化的、新媒体社会,如何采用现代化科技手段、科学的举措来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徽州民歌,让这一徽州文化中的璀璨明珠永放光芒,迫切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讨。

1.立法保护

徽州民歌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在人们保护意识还未树立起来的时候,通过立法来保护格外重要。黄山市政府和文化部门应该针对徽州民歌的生存状况和发展规律探索、建立和颁布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和保护政策,为徽州民歌的保护工作提供法律和政策的保障。徽州民歌的保护和传承不是短期就能完成的工作,需要一代一代做下去,建立和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使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加大宣传力度,从思想上加强保护意识

徽州民歌是黄山市的文化财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我们要深入了解徽州民歌的发展状况、生存现状,明确认识徽州民歌已经走向衰亡的趋势,保护和传承徽州民歌迫在眉睫。保护和传承徽州民歌不仅仅是地方政府的责任,每一位市民都有义务去宣传、推动徽州民歌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3.保护传承人,发掘地方音乐人才

传承人是徽州民歌的载体,传人在,民歌就在。徽州民歌的传承人大多数已经离世,健在的传承人都年事已高,我们一方面要关心传承人的生活、身体状况,定期安排传承人体检、疗养,另一方面请这些传承人录音录像,用现代化科技手段留存徽州民歌。一个民歌传人的消失,就是一个民歌博物馆的消失。

在关心民歌传承人,完善传承人的保护机制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去发掘、培养新的民歌演唱人才。在调研中发现,省级徽州民歌传承人凌志远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家经常教习外孙女演唱徽州民歌,从小培养她对地方音乐的兴趣。黄山市各级文化部门首先应该拓展徽州民歌的传播渠道,让更多的地方百姓了解徽州民歌。尽可能多组织一些民间文艺活动、民歌演唱大赛等群众性较强的活动和赛事,调动和鼓励老百姓的热情,让徽州民歌火起来。其次,黄山市各级文化部门要重视徽州民歌的教习、培训工作,让民歌传人在有生之年把技艺教给年轻人,只要年轻人感兴趣、肯学,就创造条件给予他们学习和展示的机会。

完善传承人保护机制与发掘和培养民歌演唱人才,这两项工作同等重要,只有这样从根源入手,不断扩展,才能使徽州民歌流传久远。

4.再保护原始资料

上世纪八十年代搜集、记录的徽州民歌乐谱和录音磁带,经历三十多年后,已经过度陈旧,急切需要再保护。我们可以用电脑制谱技术重新记谱,把磁带录音翻录到电脑后刻录光碟来留存,这样才能更久远的保存好徽州民歌的原始资料。

5.加大保护力度,拓展徽州民歌的传承方式,做好新民歌的创作

维护民歌的生存空间,使其在属于它自己的生态环境中生存发展,是保护民歌的手段之一。纵观历史,国内外均有相近的做法。当今,徽州民歌的生存环境虽然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可以通过人为的因素来营造一个徽州民歌的生存环境,这不仅需要靠音乐界的专家和学者来指导,更需要黄山市政府和当地老百姓一起努力才能实现。笔者认为,营造徽州民歌的生存环境,需要地方政府和文化部门多给徽州民歌崭露头角的机会,并保留原有的演唱场所,加大宣传,努力扶持。各区各县可以成立专门学习徽州民歌演唱的团体,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参与和资助,来实现徽州民歌的发展。本乡本土的自我传承,是保护徽州民歌最本质的方式。

徽州民歌一代代的传承仅仅依靠自然传承、家族传承是缺乏生命力的。徽州民歌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歌,包含了丰富的、独特的地方音乐元素。我们可以提炼、运用这些音乐元素,融入到新民歌的创作中,使之焕发新的活力。在这一点上,黄山市音乐家协会主席已经带头做了许多尝试。比如,由他创作的歌曲《老街盛世》,其中就运用了歙县民歌《正月探妹》的音乐元素。由他改编的屯溪民歌《小石桥》,就运用了老屯溪民歌《螃蟹歌》的曲调,新的歌词赋予旧曲调新的音乐内涵。

6.各级各类学校应该承担保护和传承徽州民歌的重要使命

从学堂乐歌开始,学校音乐教育沿袭着西方音乐教育的模式,地方音乐的内容很少在教材和教学中体现。本土音乐教育被边缘化,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依说过:“民间传统的使命不在于为人民的音乐生活提供一个内容……它含有一个伟大的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和形态。必须使这一文化得以开展并日益完善,……这样我们方才可能成为一个民族。”

黄山市教育局教科所可以请人编写乡土音乐教材,要求中小学音乐教师用母语教学。这一方面,省级徽州民歌传承人已经开始做了次项工作,他亲自编写了徽州民歌乡土教材,每周一次,一次两节课时到歙县新安学校教唱徽州民歌,得到了学生、学校、家长的认可和好评。各地各级中小学也可以邀请传承人进校园开展传承活动。省级徽州民歌传承人操明花每年都要收到黄山市中小学的邀请开展徽州民歌的传承活动,已分别在徽州中学、歙县行知学校、黄山学校做了传承活动。

黄山学院音乐学专业可以开设徽州民歌课程,邀请传承人和音乐专业学生一起交流,学唱,有兴趣的学生还可以进一步对徽州民歌加以研究,使得这些准音乐教师在走上工作岗位前对本地音乐有一定的了解,为以后工作打下基础。

总之,应该形成一个中小学学唱徽州民歌与高校音乐学专业研究徽州民歌相互推动的链条,做到从基础音乐教育至高校专业音乐教育的纵深发展。

7.开拓思路、发展创新,让徽州民歌适应地方经济发展

大理的《南诏古乐》和丽江的《纳西古乐》经过包装和市场运作后,既保存了原生性的民族音乐形式,又为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效益。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黄山是国际闻名的旅游景点,黄山市是国际旅游城市,每年的游客达2500万人次。在这么一个大的旅游市场中,把徽州民歌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加以整合和创新,开发利用。徽州民歌曲调优美,意义深刻,饱含徽文化的韵味,放之深山无人识,放之图书馆无人知,我们应该把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形态作为一个载体,定期组织或鼓励支持民间自发组织各类民歌活动,将它作为各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各旅游景区可以成立演唱组合或者民歌演唱团,作为景点的一个旅游项目,推出“文化土菜”,专门演唱当地的民歌,也可让游客参与,为当地的旅游事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这既提高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又扩大了徽州民歌的影响力,使其在无意识中到了良好的保护和传播。

三、结语

徽州民歌质朴纯正,是人们生产生活和审美情感的真实体现。但目前徽州民歌的生存状况并不乐观,深入了解和研究徽州民歌的生存状况和传承规律,建立和健全有效的保护机制,落实具体的保护措施是徽州民歌发展的保证。

乔建中先生在他《传人、文化生态及其他——关于“遗产保护”的断想》一文中提到:“传人、文化生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四位一体,彼此互动,保护才不会是一个空洞的口号,遗产才能世代传承,民族文化的血脉才不会中断……”。保护包括民歌在内的口头语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也是为了在文化传统的传承中为新时代的文化创新提供不竭的资源。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 舞蹈[M].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2〕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概论·音乐卷[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3〕肖常玮,刘小琴.中国民间音乐概述[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5〕杨民康.中国民歌与乡土社会[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6〕黄山市徽州文化研究院.徽州文化研究(第一辑)[M].合肥:黄山书社,2002.

〔7〕乔建中.传人、文化生态及其他——关于“遗产保护”的断想[J].音乐研究,2006(2).

〔8〕史一丰.徽州民歌传承方式的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4).

(责任编辑 徐阳)

猜你喜欢
非遗保护传承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