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宇飞等
摘要: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背景下,通过对宁夏样本地区进行调查研究,探讨了劳动收入差异、林业政策变量、农户家庭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以及土地资源对农村劳动力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得出:农户打工投入在林改后明显大于林改前;劳动收入差异和农户耕地面积对林农劳动力配置存在显著影响;家庭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劳动力配置,但作用并不显著;农户林地面积与林业工程参与情况对劳动力配置中的林业投入影响显著。在此基础上,对合理配置农村劳动力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劳动力配置; 劳动收入差异;林业工程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9-0032-03
1文献综述
从全球来看,劳动力配置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我国转型时期的劳动力配置尤其是农村劳动力配置是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之一(李厚喜,2011)。对于农村劳动力配置的影响因素,研究学者从各研究视角提出了不同的理论表述。
斯加斯塔认为劳动者个体素质、年龄结构、转移距离和成本是影响劳动力配置的重要因素。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提出,经济发展中各产业出现的收入差异,使得劳动力不断的在各产业间转移。威廉·配第则用实例证明不同产业间收入的比较利益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动力。而我国研究学者普遍认为城乡收入差距或预期收入差距是农村劳动力配置的根本动力。王凯(1990)认为,农村各行业比较利益的差别与农民的致富要求构成农村劳动力配置的内在动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及自然经济的逐渐瓦解是农村劳动力流转的外部原因。徐飞等(2011)认为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配置的重要因素,而制度约束,素质偏低,进城务工成本较高,劳动力市场不健全也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
由现有文献可以发现这些研究范围大多数是针对全国农民劳动力配置而言,而对林农劳动力配置驱动因素方面的研究甚少。正是基于此现状,本研究试图探讨在林改背景下的林农劳动力配置的驱动因素,并进行相关的实证研究和分析。
2研究过程
2.1样本选择
本项目对宁夏自治区3个县的农村劳动力配置情况、劳动收入差异、农户家庭特征、林业政策及土地资源进行了调查。以问卷的形式进行,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每个县抽取3个乡,每个乡抽取2个村,每个村抽取10个左右农户进行一对一的入户访谈,共收集182户样本,涉及658人(女性322人,男性336人),其中劳动适龄人口为437人,占总人数的64.41%。
被调查地区有66.48%的农户家庭参与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参与程度较高。其中,参与退耕还林样本的数量最多,为75.05%;其次为生态公益林工程,约占9.8%;再次为荒漠化治理工程约占7%;参与天保工程、三北工程的农户家庭数量则较少。数据显示,适龄劳动人口学历为初中以上共计317人(其中男性有171人,女性有146人),占总人数的72.71%。其劳动力配置情况按占工作总时间的比例由高到低分别是打工投入(47.3%),农业投入(21.6%),林业投入(16.2%),畜牧业投入(8.5%)和自营投入(6.4%)。
2.2方差分析
2.2.1林改前后劳动力配置变化
本研究分别调查了宁夏样本地区林改前(2008年)和林改后(2011年)农户家庭的劳动力配置情况,运用方差分析中配对样本T检验的方法,分析林改前后家庭劳动力配置是否有变化。分析结果如下表1所示。
从上表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对于林改前后林农劳动力配置各变量的变化情况,农户家庭人均打工投入月数在林改后明显大于林改前(Sig.为0.038,小于0.05)。而劳动力配置的其他变量,农业投入、林业投入、自营投入及畜牧投入均无明显变化。
2.2.2林业工程参与情况与劳动力配置
关于林业生态工程参与情况对劳动力配置的影响,研究将宁夏样本地区的按照是否参与林业生态工程分为两类。由调查数据可知,参与林业生态工程的农户家庭为121户,未参与的户数为61户。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所得结果如下表2所示。
根据上表中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是否参加林业生态工程对于劳动力配置中的林地投入时间有显著的影响(Sig.为0.003,小于0.05),并且参加林业生态工程的农户要比未参加林业生态工程的农户林地投入时间要多。而是林业生态工程参与情况对于林农劳动力配置的其他变量均无显著影响。
2.2.3相关分析
在方差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又对劳动力配置各变量与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表3列出了各研究变量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
由表2可知,对于林农劳动力配置中的打工投入变量,在各影响因素中,Ln(打工收入)、家庭社会资本与林农劳动力配置中的打工投入呈显著正相关;Ln(农业收入)、Ln(畜牧收入)、Ln(补贴收入)、农户耕地面积均对农业投入有显著正向作用,而Ln(转移收入)与其呈负相关关系,且相关关系显著;Ln(林业收入)、农户林地面积、参加林业工程变量对林业投入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而农业收入对其有负向作用;对于自营投入变量,与其显著正相关的有Ln(自营收入)和Ln(畜牧收入),与其呈显著负相关的因素有Ln(打工收入)和Ln(转移收入);对于畜牧投入变量,与其显著正相关的有Ln(农业收入)和Ln(畜牧收入)及农户耕地面积,与其呈显著负相关的因素有Ln(转移收入)。
3研究结论
3.1农户打工投入在林改后明显大于林改前
林改前后林农家庭在打工投入的时间方面有所变化,且林改后的投入时间要多于林改前,而在其他的劳动力配置变量变化并不显著。这是因为随着宁夏地区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稳步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以前单一的农、林、牧等第一产业逐渐向工业、服务业等第二、三产业转移。
3.2劳动收入差异、农户耕地面积与林农劳动力配置
农户家庭人均打工收入、农业收入、林业收入、自营收入和畜牧收入分别对林农劳动力配置中的打工投入、农业投入、林业投入、自营投入和畜牧业投入有正向影响作用,说明通过劳动力各配置情况获得的收入越多,则家庭劳动力针对这方面的时间投入比例就越大,劳动收入差异在林农劳动力配置中起着重要的引导和调节作用。
同时,农户拥有的耕地越多,越倾向于将劳动力时间投入农业生产和畜牧业生产中,而在林业生产中的投入时间会相对减少。这是因为耕地面积决定了农业的生产量,而畜牧业中牲畜的饲养又主要是以农业产品为原料,因此耕地面积影响着农户家庭农业、畜牧业的投入时间,使得在林业中的投入时间相对减少。
3.3家庭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与林农劳动力配置
家庭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对劳动力配置各变量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是大致可看出,以上两变量对劳动力配置各变量作用方向较一致,随着农户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经验、健康及社会关系、人际网络等的提升,农户更倾向于增加打工投入的时间,这是由于社会资本决定了林农的信息获取量,而人力资本决定了林农的工作技能和工作经验,因此,提升家庭社会资本及人力资本也可以对劳动力的多元化配置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3.4农户林地面积、林业工程与林农劳动力配置
农户林地面积、林业工程对林农劳动力配置中林业投入的时间有正向影响作用,而对其他变量无明显影响。这是因为林地资源丰富的农户家庭越重视林业生产的投入,且在林业工程期间,政府给予参与工程的农户大量的林业补贴以及政策支持,农户从中获益较为明显,因此,愿意将劳动力投到林业中,促进林业投入在整体劳动力配置中占的比例增加。
4相关建议
4.1政府方面
政府应保障外出打工的农村劳动者的各项权利,避免目前存在的农民工欠薪问题;对于在本地务农以及进行畜牧养殖的劳动者,政府给予财力、物力、人力多方面支持,促进多产多收;对于进行大量林地投入的农户,政府更应大力倡导和鼓励宣传,既利于农户增收又促进当地生态文明建设;而自营的农村劳动力无论是在资金上还是经验上都存在资源匮乏,所以政府应就这方面给予帮助。同时,政府也应建立公平报酬机制,促进农村劳动力收入的合理分配,均衡与差异并进,避免两极严重分化。
4.2农户方面
林农应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参加林业科技培训及医疗、养老保险,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家庭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同时应重视女性在农林等产业生产投入中的贡献度,提高女性受教育水平,从而使家庭整体增收。另一方面,林农应以长远的眼光看待林业的发展,切记仅着眼于眼前利益,而造成滥砍滥伐现象的发生。对于有条件的林农,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森林游憩产业,以有限的资源创造无限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于丽政,李卫忠,何婧娜.宁夏三北防护林建设成效与问题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4): 228-232.
[2]李厚喜,苏礼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因素及启示[J].地方财政研究,2011,(3): 77-80.
[3]王凯.中国农村劳动力流转机制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0,(2): 7-10.
[4]梁振萍,董藩.内涵界定与制度创新——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两点思考[J].财经问题研究,1990,(5): 53-57.
[5]接铭珠,徐飞.城镇化视角下我国农地劳动力配置研究综述[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3): 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