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玲玲
摘 要:《熊》叙述了主人公艾萨克两个阶段的成长:第一阶段在黑人山姆·法泽斯的引导下,在大森林里学习打猎技巧,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猎人;第二阶段在家族旧账册里发现祖先的罪行和奴隶制的罪恶,选择放弃遗产继承权,为家族赎罪。艾萨克的成长行为与他本人的荒野情结和宗教情结有密切的关系。分析他的荒野情结和宗教情结对认识艾萨克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艾萨克;成长行为;荒野情结;宗教情结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9-0185-03
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福克纳(1897-1962)是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作家。他一生都在写生他养他的那块“邮票般大小”的土地,用文字搭建起一个庞大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去吧,摩西》是福克纳创作高峰时期的最后一部作品,它由七篇中短篇小说组成,《熊》是其中最著名的中篇小说,也是描写大森林和打猎最出色的一篇小说。它描写了一个白人孩子的成长历程。
一、关于《熊》的文献综述
国外对《熊》的研究多从主人公艾萨克的启蒙、成长出发探究他放弃遗产的行为所代表的深层含义,既有积极的评价,也有消极的评价。R.W.B.路易斯、①Daniel Hoffman、②Malcolm Cowley、③Linda Wagner-Martin④等都是例子。国内的研究多从生态伦理观的角度出发,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的破坏,探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陈才忆、⑤朱新福、⑥张若西⑦等都是例子。还有少数几篇论文从成长小说的视角研究《熊》,探究主人公艾萨克成长的文化内涵。朱振武、⑧孙胜忠⑨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例子。但是较少有论文从艾萨克成长的深层情结出发,探究他成长的内在动力。本论文拟以荣格的情结理论出发,探究艾萨克的成长内驱力。
二、“情结”的概念
荣格(Carl G. Jung,1875—1961)瑞士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荣格认为,情结是一些相互联系的潜意识内容的碎集,是整个人格结构的一个独立存在的心理单位。⑩“情结”具有心理能量和引力,能把一些观念和情感吸引到自己的周围。11 正如荣格所说:“每一种感情都倾向于成为一个自主的情结,倾向于摆脱意识的等级森严的统治以及如果可能的话,就把自我甩在身后”。12
三、艾萨克的情结
《熊》共有五个章节,从内容上划分,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二、三、五章为一部分,讲述了一个白人孤儿艾萨克在黑人山姆·法泽斯的引导下,在大森林里学习打猎技巧,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猎人。而他的导师山姆在代表大森林的老熊被杀死的同时,撒手西去。第四章独立为一个部分,讲述成年后的艾萨克在家族旧账册里发现祖先的滔天罪行和奴隶制的罪恶,选择放弃遗产继承权,为家族赎罪。也就是说,《熊》叙述了主人公艾萨克两个阶段的成长行为,那么,他为什么会这样做呢?这与艾萨克本人的荒野情结和宗教情结有密切的关系。
(一)艾萨克的荒野情结
艾萨克的荒野情结主要体现在第一、二、三、五章。他与大森林的密切联系和迫切成为猎人的渴望都体现了他的荒野情结。
1.与大森林的密切联系
艾萨克一直盼望着能进入大森林打猎,直到十岁那年,他梦想成真。当他和表外甥麦卡斯林·爱德蒙茲、德·斯班少校、康普生将军坐着一辆四轮马车,进入大海一般的大森林时,“他觉得自己长大到十岁竟亲眼目睹了自己的诞生。而且他并不觉得陌生。这一切他早已经历过,而且也不仅仅是在梦中”。13 这说明,在艾萨克心里,他是大自然,大森林的孩子,这大概来自于“我们人类原始祖先潜藏记忆的储存库,它由世世代代遗传下来的”。14 他甚至在没有进入大森林打猎之前“已经凭直觉领悟他的感官与理智还没有掌握的情况:这荒野是注定要灭亡的”。15 而他十八岁那年,在木材公司开始砍伐大森林之前再一次进入大森林,发现占地两到三英亩的木材加工厂已经建了一半,到处是堆积的铁轨,大森林快要消亡了。这证明了他的直觉的正确。他与大森林的代表、荒野的象征—老熊的几次接触更显示了他潜意识里的荒野情结。当第一次与老熊相遇时,他认识到了害怕,这种害怕来自于人类代代相传的本能,“就像一个孩子,一个少年偶然面临一个风流多情、为许多男人爱恋的女人,或者甚至是仅仅进入过她的寝室,于是对爱情、热恋与肉体关系就有所了解一样”。16 为了能亲眼看到老熊,他自愿放弃猎枪、表、指南针—一切人类文明的污染,独自进入大森林,在迷路的时刻却发现了老熊的脚印,他跟随陆续出现的印迹见到了老熊,发现它“倒不像他梦中见到的那么大,但是和他预料的一般大,甚至还要大些”。17 第三次,为了拯救发疯般吠叫的小杂种狗,他扔掉猎枪,跑到老熊身子底下,弯腰抱住小狗。接着,老熊走掉了。第四次见到老熊是在听到康普生将军开枪打中老熊后,他非常紧张,飞奔到开枪的地方,当他看到老熊中枪后流出的血时,艾萨克快要晕倒了,是因为紧张和快速奔跑所致,他太害怕老熊死去了。最后一次是在猎狗“狮子”紧紧缠住老熊时,艾萨克看到布恩手里的那把刀,看到了“闪闪的寒光”,看到了“他胳膊和肩部把刀子往里探时那轻微得几乎察觉不出的动作”,18 老熊、狗、人缠在一起,场面是混乱的,但是艾萨克始终看到的是那把刀,他紧张、在意这把刀,害怕它会杀了老熊。一个南方庄园的继承人,从第四部分可以看出,他还接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他的身边一直有各种各样的人和不同的人际社会关系:他和山姆等黑人的主仆关系,他和麦卡斯林被监护人和监护人的关系,他和汤普生将军等农场主的朋友关系等等,但是艾萨克唯独倾心于大森林。他从一开始被老熊打量、接纳、认可到害怕老熊被杀死象征着他逐步被大森林、大自然接纳、认可到害怕大森林消亡,显示了他对大森林深深的向往、依恋,体现了他的荒野情结。
2.成为猎人的渴望
大森林里的猎人是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依靠熟练的打猎技巧和勇敢、谦卑之心在大森林里生存,他们是被大森林、大自然接纳、认可的一群人,同时,他们又依附着大森林,因为大森林不仅给予他们猎物,更赋予他们崇高的精神。他们和大自然是一体的。艾萨克想要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猎人,即想要成为一个被大森林、大自然承认的真正的人。这体现了中国道家“天人合一”的境界。艾萨克长大后是要继承农场、庄园的,照常理,他应该在接手管理农场之前,认真向表外甥麦卡斯林学习经营方法、管理技巧,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记录账册,但是他却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向山姆学习打猎技巧,习得勇敢、坚韧、有谦卑之心中,而他在这方面无疑是有天赋的。在十岁之前,当他瞧着大车装载猎狗、食物、猎枪和猎人去拜访大森林里的老熊时,他“甚至不幻想在三年、两年、一年后他参加打猎时打中大熊的说不定正好是他的那支枪”。19 十岁到十三岁是艾萨克见习打猎时期,当他被分配看守一个交叉路口,一个最不重要的守候点时,这是他意料之中的事,他学会了谦卑,并在山姆的指导下逐步成长为一个能力高强的猎手。十三岁时,他杀死一只公鹿,又杀死了一头熊,这些证明了他的能力和勇气,山姆?法泽斯还把猎物的血涂抹在他的脸上,这表示他已经成为一个真正的猎人,而山姆是他的成长见证人。十三岁到十六岁(这一年,老熊被杀死,山姆去世),艾萨克和老熊见过三次面,即他至少有三次机会可以猎杀老熊,以他的能力,是一定可以打中它的。可是他下不了手,因为老熊是大森林的象征,猎杀老熊就等于向大森林开枪,毁灭大森林,有谦卑之心的他是万万做不到的,事实上,他的导师山姆也做不到。在这期间,山姆诱捕了一条野狗,孩子和山姆一起驯服了它,但又没有让它失去野性,并给它取名“狮子”。虽然孩子没有像睿智的山姆一样在见到它的脚印时,就预知了大熊“老班”的死亡、自己的逝世、大森林的消亡,但是他的朦胧的意识早已知道大熊会死亡、荒野会消亡。他像山姆一样接受了命运的安排,没有憎恨,也没有惧怕“狮子”。所有这些都体现了艾萨克的荒野情结。
(二)艾萨克的宗教情结
艾萨克的宗教情结集中体现在《熊》的第四部分。福克纳以艾萨克和麦卡斯林的对话为主线,中间插进了三件大事:十六岁的艾萨克独自从家族的旧账册里发现祖先的罪恶,他像爸爸、布蒂叔叔一样弥补罪过,把遗产送到泰瑞尔的后代手中;十四岁时,艾萨克跑到老熊身旁救出一只勇敢吠叫的小狗,却没有朝“老班”开枪,麦卡斯林告诉他真理与心灵有关;舅父休伯特断断续续“借”走了艾萨克成年后可以拿到的遗赠—一只装满金币的银杯。整个部分的叙事方式以意识流写作为主,使读者直接面对主人公艾萨克的内心世界。
对话发生在麦卡斯林家族土地前面的小铺里,这一年,艾萨克二十一岁了,他可以继承土地和庄园了。他尽可能地向麦卡斯林解释清楚自己不会继承土地,因为他知道他必须这样做。艾萨克引用了《圣经》的内容,搬出了上帝(即下文的“他”),他在“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必须这样做”20 的情况下,完全顺着意识的流动,向麦卡斯林解释自己放弃遗产继承权的原因,这体现了他的宗教情结。他首先告诉麦卡斯林他没法放弃祖父老卡洛瑟斯的遗产,土地在老伊凯摩塔勃发现可以被换成钱时,就已经不再属于他了,因为上帝只让人当他在这个世界的管理者。老卡洛瑟斯得到土地是他允许的,也许他知道让白人的血统出现,引起白人的诅咒,才是最大的报复。上帝也许预见到老卡洛瑟斯的后代会让一部分黑人和白人得到自由。但是他并不认为这样做了会解除诅咒。然后,艾萨克对麦卡斯林说平等对待白人黑人的上帝看到了一些表明人类能够胜任一切的个别情况,于是他仍然愿意拯救这片土地,所以出于对土地的热爱与勇气,人们才会为了南方向强大的北方宣战。最后,艾萨克告诉麦卡斯林山姆·法泽斯使他获得了自由,他可以不再受土地所有权的束缚,但要每个人都自由需要很长的时间。
艾萨克在选择谋生的手段、评价自己的妻子时也是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的。他放弃土地继承权后,在杰弗生镇以做木匠活为生,“因为如果那个拿撒勒人发现做木匠对于他采取并选择去事奉的生活与目的有益,那么这对于艾萨克·麦卡斯林也必定有益”。21 当他的妻子诱惑他、要求他搬回庄园居住时,艾萨克想到了“她是堕落的。她天生就是堕落的。我们都天生就是堕落的”。22 这同样体现了他的宗教情结。
四、总结
正是因为他自身的荒野情结和宗教情结,艾萨克想要成为一个怜悯、谦卑、宽容、坚韧、用自己双手的劳动换取食物的人,他才会在知道家族的罪恶、土地所有权的罪恶、黑人遭受的剥削和羞辱之后,毅然决定放弃遗产继承权,承担起赎罪的重担。对艾萨克情结的论述,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他的成长的内在动力,从而更深刻、更准确地认识《熊》的主人公。
注 释:
①(美)R.W.B路易斯.《熊》超越美国[J].李文俊.福克纳评论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②(美)丹尼尔·霍夫曼.福克纳的《熊》[J].(美)柯恩.美国划时代作品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③Cowley, Malcolm. The Portable Faulkner (Revised and Expanded Edition) [M]. Middlesex & New York: Penguin Books,1980.
④Wagner-Martin, Linda. ed. New Essays on “Go Down, Moses”[M]. Cambridge & Beij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Beijing University Press, 2007.
⑤陈才忆.从《熊》看福克纳对美国白人文明的反思[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⑥朱新福.美国生态文学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5.
⑦张若西.《熊》:呼唤自然意识和社会道德——威廉·福克纳“熊”的主人公解读[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1).
⑧朱振武.《熊》的创作范式及福克纳对人类的焦虑[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
⑨孙胜忠.从“顿悟”到“遁世”——评福克纳的小说《熊》[J].外国语言文学,2006(2).
⑩14 杨韶钢.精神追求:神秘的荣格[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11 刘耀中,李以洪.建造灵魂的庙宇——西方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评传[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12 荣格(Carl G. Jung).荣格全集(英文版)(第8卷)[M].普林斯顿: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67.
13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福克纳,威廉(William Faulkner).去吧,摩西[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 姜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