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诗学视角下的文学解释力

2013-04-29 13:24何旻泽屈荣英

何旻泽 屈荣英

摘 要:随着认知学科的相继发展,认知诗学作为一门新的交叉学科,逐渐得到世界广泛的认可。本文介绍认知诗学渊源、概况、国内外发展的现状,并从认知诗学下的视角分析文学作品。从认知诗学视角来分析文学作品的主要方法有情景语篇法、图形背景法、概念隐喻法等。这里以《献给爱米丽小姐的一朵玫瑰花》为例,运用图形背景法进行文本分析,并通过文本实例指出研究的缺陷与不足。

关键词:情景语篇法;图形背景法;概念隐喻法

中图分类号:I207.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9-0155-03

一、引言

20世纪70年代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Reuven Tsur开始将纯粹的文学转向认知方向的文学,并提出“认知诗学”,被世界公认为研究认知诗学的先驱[1]。他的《走向认知诗学理论》在1992年出版,该书综合了认知心理学、认知语言学、等领域的研究,为文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到了21世纪,Peter Stockwell的《认知诗学导论》[2]、Gavins和Gerard Steen合编的《认知诗学实践》宣告了认知诗学的真正诞生[3]。之后相继出现了Elzbieta Tabakowska、 Lakoff、Turne等认知诗学研究的代表[4]。认知诗学为一门跨学科的、新兴的文学理论。将该理论运用于文学作品当中能更好地阐释认知视角下的文学文体、语言选择和文学效果之间的关系。这样不仅可以为读者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来理解文学,而且为文学之间的深层关系提供了更快更新的探索路径。在国内,2006年清华大学教授刘立华、刘世生发表了《认知诗学实践》一文[5]。2008年、2009年四川外国语学院共主办了两次认知诗学学术研讨会。苏晓军、蒋勇军等人对国外认知诗学进行了概述和展望。这些研究显示出认知诗学在国内的蓬勃的发展。

二、认知诗学视角下的文学

传统文学解读文学文本的方法一直是让读者根据文学文本中的暗示、内容等去发现文本的真正意义,事实上,这种做法并不能全面的反映文学文本内容的真正意义,而仅仅从片面的角度剖析文学文本。随着认知心理学、认知语言学等认知领域的新发展,认知诗学也逐步成为解读文学作品的一种最新方法。当然,认知诗学与传统文学的解读文本方法的最大区别就是以读者为中心,强调认知机制。运用认知的方法,将读者的角色转换为类似作者的角色对文本进行创造性、逻辑性、想象性、全面性的阐释。

认知诗学将文学文本和读者认知结合在一起,关注文本解读,强调意义和概念的生成。这样一方面可以让作者的思想、情感通过文字更全面的表达出来;另一方面读者更好的运用自身的背景知识、相关经验和认知将从文本中领悟到的文本内容较全面的表达出来。因此,认知诗学就是人脑中存在的一种意识—认知。认知诗学下的文学作品是以人类认知和个体经验为依托,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首先将人类认知运用于理解文本。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从认知诗学的视角来研究文学,其真正意义就是将读者的自我认知放入文学作品中,重新理解、审视文学文本,同时,根据自身的固有知识、相关经验来重新深化、拓展对文学文本的阐释。

Stockwell认为:“认知诗学从根本上说是对文学的一种思考方法,而不是关于它自身的一个理论框架。[6]”苏晓军认为“认知诗学是以体验哲学基础的一种具有认知唯独的解释学理论,其目的是要抓住文学语篇意义与体验的互动过程[7]。目前的认知诗学研究主要是借用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来解读文学文本,阐释认知在阅读过程中的意义。认知诗学认为对于同一个场景故事,根据不同的认知、文化背景知识等的不同,有不同的文学文本理解。弗里曼认为:“认知语言学为认知诗学提供了理论依靠,而认知叙事学、认知文体学扩展了认知诗学的研究领域,使认知诗学涵盖了所有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文本。[8]”熊沐清教授指出,“认知诗学的这种认知功用观有如下涵义:文学的产生起源于人类最基本最普遍的认知经验与过程,但它是以艺术的形式呈现的,因而是一种特殊的认知和交际形式,其特殊性使得它对于发展人的认知能力具有特殊作用。[9]”因此笔者认为,充分地将认知诗学这一方法理论运用于文学文本的解读中,在阐释文本、分析文本方面可以加深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深层理解。

三、从认知诗学视角分析文学作品的方法

(一)情景语篇法

不同的人对同样一个文学文本的理解有很大区别,主要是因为个人认知角度和解释方法不同。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经验、知识背景、认知等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情景或者语篇进行充分的阐释。例如:提到某人去买花,人们的脑海里会有很多种想法:会想到送人,会想到练习插花,会想到卖给其他人获得利润等。这些都说明认知差异性的存在对理解事物有着不同的意义。

(二)图形背景法

图形—背景法最先是由丹麦心理学家鲁宾(Rubin)所提出的,匡芳涛、文旭探讨了图形和背景这一认知结构在“语言空间”结构和“时间时间”结构中的现实化,认为图形背景分离原则不仅是一种空间组织的基本原则,也是语言组织概念内容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10]。在认知诗学中,运用该方法可以反映突显感知作者心理运作机制。所谓的“图形”指的是用认知来体会某种突出的事物;“背景”指的是衬托突出事物的部分。例如:去取冰箱里的冰激凌。当你做这件事情事,你既能看到冰箱,又能看到冰激凌还有冰箱中其他东西,但是你的注意力只在冰激凌上,忽略了周围一切事物,这也就体现了一种衬托与被衬托、突显与被突显的关系。又如:红花陪绿叶。如果没有绿叶,怎能突显出红花的“红”;同理没有红花,怎么突显绿叶的“绿”。事实上,图形背景法就是在于把哪个事物看做图形,哪个事物看做背景。当然,这就取决于读者的认知能力。也就是说读者在阅读文学文本时不断更换自己的注意力来理解文学文本真正所强调的内容。由于每个读者都有自己不同的认知,所以在阅读过程中随着文学文本的图形背景来调整自身认知思维是很重要的。

(三)概念隐喻法

概念隐喻是人们思维、行动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它是对一般隐喻表达式的概括和总结、具有系统性、概括性和生成性等特点[11]。例如:You gave me flower(你给我花),从隐喻的角度可以理解为“你心跟随与我。”又如:A:“Well, theres no smoking gun, ”would you agree with that? B: What do you mean by a smoking gun? How about lots of smoke?这里面上述的smoking gun指的是犯罪证据,而下文回答时故意错误理解为冒烟的枪。例子中可以看出概念隐喻具有极强的生成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概念隐喻是概括性更强的工作概念。

四、用图形背景法分析《献给爱米丽小姐的一朵玫瑰花》

《献给爱米丽小姐的一朵玫瑰花》这是一篇拥有多层主题的小说。这里通过使用认知诗学这一交叉的最新学科来探究该小说独特魅力的源泉,让读者从一个全新的视角阐释本文。

(一)主题的理解

首先将题目中的艾米丽作为背景,突显玫瑰花这个图形,即玫瑰花成为读者认知的图形。通过题目的信息,很多读者将玫瑰花作为小说的核心,那么玫瑰在文本中到底象征着什么呢?从认知诗学的视角来研究文学,其真正意义就是将读者的自我认知放入文学作品中,来重新理解、审视文学文本,同时,根据自身的固有知识及相关经验来重新深化、拓展对文学文本的阐释。让我们以图形背景法来构建多元主题。

(1)大多数的人都会把玫瑰比作爱情,但是文章中仅仅在结尾处提到了凋落的玫瑰、毫无生机的玫瑰,说明爱米丽尽管用尽一生去追求爱情但是她并没有真正得到过自己的爱情,作为一个爱情的失败者,以爱情为结束似乎并不完全符合作者的意图。

(2)对于给死者送花,大多是对死者的悼念与怀念。但是读完全文后我们了解到大家将她作为一个“特殊的里程碑”,也就是她代表着南方传统。所以,这并不是小说的主题,仅仅是一个表层的含义。

(3)我们可以从更深层次来体会“玫瑰”。首先需要了解一下小说作者的背景知识:福克纳是一名南方作家,该作品是在南北新旧矛盾体制下产生的。因此,通过这个背景知识,读者们会认为玫瑰是暗示着对南方旧风俗习惯、传统方式的追溯。

(4)女权力量的渴求。爱米丽小姐内心中一直渴望爱情,但是由于从小父亲对她严加管教,迫使她不得不惟命是从,压制心中的不满。当父亲去世后,她得以敞开心扉,去追求心中美好的爱情,但又遭受到牧师、堂姐和镇上的人规劝,这些阻拦并没有让艾米丽在爱情面前低头,她仍大胆的去追求属于她的幸福。可是由于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迫使爱米丽采用极端的方式将自己的爱人杀害。造成这种悲惨结果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当时的美国南方,一直以男权为中心,女性不断受到男性压制,长期受到身体和心灵的摧残,从而使爱米丽的内心滋生了反抗的力量,迫使她产生这种疯狂的举动。

(二)人物的理解

(1)我们再换一个角度,将题目中的玫瑰花作为背景,突显爱米丽这个图形,即爱米丽成为读者认知的图形,这时的爱米丽更富有内涵和具体意义。更深层次的将爱米丽比作南方的旧制度,之所以被摧毁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被爱米丽的男友(北方制度)冲击、矛盾。其二,受到其他方面的阻挠,使得她受到压迫,最终导致一个不幸的结果。爱米丽作为一个传统的贵族白人女子,无论是家境、地位等都是社会的典型代表。她的幸福代表着美国南方最开始无拘无束、资源优越等状况,随着爱米丽本人的逐渐没落反映出南方制度逐渐腐朽,势利薄弱。她选择了北方的男朋友,所映射出的内容就是北方开始小范围的占据南方,并逐步增强其冲击力,最后将南方的力量削弱。这里通过认知的手段,在阅读文本过程中,将局部看成整体,整体中包含局部,由现象看到本质,由表及里,更充分反映出文章的意义与价值。

(2)将爱米丽作为背景,将其父作为图形来分析文本,我们可以看出,爱米丽从开始就注定是一个悲剧角色,文中通过镇上的人们对爱米丽父亲的描述得知,爱米丽一直在她父亲的支配下生活,甚至连自己与男性的交往也被划定为支配的范围之内。使用图形背景法不仅可以将爱米丽的形象立体化,并且随着故事的发展和读者的认知,最终达成认知的共识。当然,我们也可以将爱米丽作为背景,而他的父亲作为图形来分析其人物特征。爱米丽的父亲作为一个从未出现的角色,读者们只能通过小镇人们的述说来了解爱米丽父亲这一人物。因此,读者可以很好地利用认知的方法来了解他的父亲。例如:“她父亲叉开双脚的侧影在前面,背对着艾米丽,手执一根马鞭,一扇向后开的前门恰好嵌住了他俩的身影。[12]”因此,读者可以想象到爱米丽一直在他父亲的阴影下生活,一切受到其父亲的支配,这也说明她的父亲在她心里的权威性。在当时社会里,美国的南方盛行男权制度,尤其是像爱米丽这类典型的白人贵族女子更是受到根深蒂固旧思想的侵害。她的内心想反抗,提升自己的女权地位,这种做法反映了当时南方社会大多数女人的内心世界,而现实却是在男权统治下无力的反抗,最终想法呗扼杀在摇篮中,成为众人的警告。通过使用图形背景法的相互突显与衬托,更能充分的表达主题。

五、结语

经过研究发现,从认知诗学角度来解释文学作品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是读者方面。文学的解读在于读者的认知机制、认知结构、认知过程的复杂程度。因为人的思想源于大脑,所以对各种事物的认识大多数源于大脑,这就要求读者有敏锐的头脑、丰富的经验和文化知识水平。在阅读过程中,读者的认知与文本相互作用,只有这样,认知文学文本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分析深层的意义,读出本文的新内容。可是大部分读者文化知识水平及经验都不足,会影响研究结果。

其次是文学文本的体裁。不同的文学文本会产生不同的理论框架和形式规约,也就是说某些文学文本它的主要阅读对象是某个群体,这就忽略了个体的立场、角度、观点等,因此如何能够成功地将读者的个人认知充分地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反映出来,是需要研究的问题。最后是认知诗学运用方面。由于认知诗学和纯粹的文学分别属于语言学和文学,因此学者们意识不到两者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再者俩门学科在以往都是独立分属的学科,在实际操作分析时很难真正将俩者很好地结合。

参考文献:

〔1〕Tsur R. Toward a Theory of Cognitive Poetics [M].Amsterdam:North-Holland,1992.

〔2〕Stockwell.P. Cognitive Poetics:An Introduction [M].New York:Routledge,2002:6.

〔3〕Gavins J & G Steen. Cognitive Poetics in Practice[C].LondonNewYork:Routledge,2003.

〔4〕Lakoff, G.&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5〕刘立华.语言·认知·诗学——《认知诗学实践》评价[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38(1):72-77.

〔6〕Stockwell P. Cognitive Poetics and Literary Theory [J].Journal of Literary Theory,2007a( 1) : 135-152.

〔7〕苏晓军.国外认知诗学研究概观[J].外国语文,2009(2):6-10.

〔8〕Freeman M. The fall of the wall between literary studies and linguistics: Cognitive poetics[C]. New York: Mou-ton de Cruyter,2006:405.

〔9〕熊沐清.语言学与文学研究的新接面——两本认知诗学著作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4):299-305.

〔10〕匡芳涛.图形-背景的现实化[J].外国语,2003(4).

〔11〕李勇忠.认知语境与概念隐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6).

〔12〕董广才.英美文学选读自学指导[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28.

(责任编辑 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