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振国
文言文学习是不少中学生“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之一,而文言词汇(包括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积累又是文言文学习的基石,没有掌握一定量的文言词汇,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便无从谈起。不仅如此,在各省市高考题文言文阅读题中,几乎都直接涉及了文言实词题和虚词辨析题。进一步说,文言文翻译题中的大多数赋分点都直接关涉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或用法。此外,文言文断句题中,虚词是重要的语言标志;文言文理解题的选项也有一些内容和文言词汇有不同程度的关联。所以文言词汇的突破是一轮复习中文言文专题的重中之重。下面从三个方面和同学们谈一谈一轮复习中文言实词与虚词的突破。
一、咬定教材不放松,有面有点重勾连
一轮复习中,回归教材非常重要。一是因为不论何种版本的教材,所选的经典篇目大都包括了考纲规定的常用文言实词和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或用法;二是在之前的文言文学习中,不少同学对于文言词汇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一轮复习就是要以教材为立足点,强化落实文言词汇,用绳索串起珍珠,使文言知识的掌握透彻化、系统化。
回归教材的复习,既要善于从教材中走出来,又要善于回到教材中去。“从教材中走出来”是指进行教材复习时要注意分课罗列实词和虚词的相关知识点,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重点实词释义、重点虚词意义用法辨析,形成系列,做到“面”上的落实。“回到教材中去”是指辨析实词一词多义和虚词的多种意义用法时,要由此及彼,前后勾连,歸纳整合时要注意结合经典例句强化记忆,重视“点”上的突破。
下面以人教版必修一《鸿门宴》一课为例做简单解说。
从教材中走出来
①通 假 字 如“张良出,要项伯”的“要”
②古今异义 如“约为婚姻”“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的“婚姻”“非常”
③词类活用 如“籍吏民,封府库”“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项伯杀人,臣活之”
回到教材中去
1. 实词一词多义(以“胜”为例)
①禁得住(动词) 例句:沛公不胜杯杓 ——《鸿门宴》
②胜过、超过(动词) 例句: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③优美的(形容词) 例句: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
④尽、完(副词) 例句:刑人如恐不胜 ——《鸿门宴》
2. 虚词意义用法辨析(以“因”为例)
①因袭,沿用 例句: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②顺着 例句:批大郄,导大窾,因其固然——《庖丁解牛》
③依靠,凭借 例句: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秦论》
④通过,经由 例句: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趁机,趁着 例句: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⑥于是,就 例句:项王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⑦因为 常见义,例略
在这一课的复习中,我们不难看到许多高考题考点的影子。如古今异义,2013年江苏卷实词题A选项考了“从事”一词(《村落嫁娶图记》),安徽卷实词题考了“亲戚”一词,这是课内知识点的影子。关于词类活用,2013年北京卷直接考了“籍”作“登记造册”的意义,这是“籍吏民,封府库”这个知识点的直接再现;“从”作为“使……跟从”的用法也多次出现在前几年的高考题中。
文言实词的复习与高考考点相符的情况更是俯拾皆是。2013年湖北卷实词题中的“假”“诣”,湖南卷实词题中的“次”“投”“度”“诣”都在平时一词多义的辨析中频繁出现;新课标卷1的实词题中D项考查“勒(铭刻)石纪之而还”,虽然有些生僻,但范仲淹《渔家傲》“燕然未勒归无计”中的“勒”就是“刻石记功”之意,只不过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容易忽视罢了。对于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辨析考查,考生平时注意归纳整合,触类旁通效果将更鲜明。2013年安徽卷、山东卷虚词辨析题均考到“因”的用法。还有不少省份的考题每个选项均有一个句子直接取自课内名句,更可见平时积累的意义。
二、模拟训练入与出,举一反三重强化
与教材经典篇目的复习相对,平时的文言文模拟训练,既是对课内复习效果的检测,又是与课内复习并列的一个系统,两者相互作用,推进文言文阅读能力呈螺旋式上升。教材复习是先“走出来”,再“回得去”——先“出”后“入”;模拟训练则相反,是先“入”后“出”。“入”是运用复习所得解决实际问题,在积累了一定量的词汇之后,能有效提升文言文的答题准确率(包括文言文翻译);“出”是指每篇阅读材料都可当做一篇课文来学习,可以成为积累文言词汇的重要载体。比如可以养成这样的学习习惯:阅读每篇材料,积累8到10个重要的文言词汇;在实词虚词题中遇到的词汇或类似用法,要时常举出课内经典例句印证,强化课内所得;典型的意义用法也不妨纳入到经典例句中。这样举一反三,才能不断强化文言词汇的根基。
2012年福建卷实词题涉及“杳(深远)”“干(冲)”“延(延请)”“履(踏,踩)”四个实词,其中每一个考点都能在课内或平时积累中找到依据。“杳”作“深远”讲,杜牧《阿房宫赋》中有“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成语中也有“杳无音信”的例子; “延”作“延请,邀请”讲,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有“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履”作“踩,踏”讲,贾谊《过秦论》中有“履至尊而制六合”,成语中也有“如履平地”的例子。通过勾连印证,可以强化课内所得。2012年北京卷和江苏卷实词题都把“多”当“称赞”讲的意思作为实词意义推断的考点(实际上也是难点),既然如此,“多”的这一个意项不妨做一些积累。
2012年福建卷的文言文阅读材料为《游龙鸣山记》,翻译题中有一个赋分3分的句子:
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
此句翻译为“这次游览恰逢适宜的天气,又遇到理想的地点,确实很快乐了”,其中“斯”“适”“信”三个词无疑是赋分点。“斯”假借为“此”“这,这个”之意,可以联系《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句理解;“适”可以联系“适得其反”“适可而止”两个成语解读;难点“信足乐矣”,可以联想到《兰亭集序》中的“信可乐也”一句。这是对课内或平时所学的印证。同时,这个例句本身也很经典,不妨作为典型例句识记。
2012年天津卷选用袁枚的《与薛寿鱼书》,文言文翻译题有一个赋分4分的典型例句:
而先生独能以一刀圭活之,仆所以心折而信以为不朽之人也。
译文为“而唯独一瓢先生能用少许药物救活我,(这)就是我从内心折服而确实认为他是不朽之人的原因”(“刀圭”原文中已有注解),其中“活”“所以”“信”三个词无疑是赋分点。“活”作使动,上文《鸿门宴》的知识点罗列已提及;“所以”表原因,《游褒禅山记》中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信”作“确实,实在”讲,上文也已提及。
综上所述,文言词汇的积累,在教材复习中走一个来回,在模拟训练中又走一个来回,这样循环往复,多走几个来回,何愁文言文阅读能力没有提升?
三、掌握方法与技巧,提升能力成王道
当然,文言词汇的复习,离不开一些方法技巧。
文言实词的意义推断,借助已学文本相同、相近意义或用法联想推断,始终是最重要的方法技巧。除此之外,还有字形推断、通假推断、成语推断、结构推断、语境推断等方法。以2013年高考实词推断题为例,新课标卷1选项C“振巩昌、临洮饥民”中的“振”通“赈”,是“救济”之意,山东卷选项C“被鹤氅衣”中的“被”通“披”,这是通假推断;辽宁卷选项B“以释天下之疑”,可以借助成语“冰释前嫌”推断出意思为“消除”,山东卷选项A“采之可茹”,由成語“茹毛饮血”推断意思为“吃”,这是成语推断;广西卷选项B“分遣二子断遏水陆津要”,由“断”推知“遏”为“阻断,阻绝”之意,这是根据复用结构推断,这类例证可谓举不胜举。
需要强调的是,熟练掌握这些推断方法,仍然要以教材经典例句为立足点,学会触类旁通。如《伶官传序》“系燕父子以组”中的“组”,根据偏旁理解为“绳索”,《项脊轩志》“迨诸父异爨”中的“爨”,根据字形结构理解为名词“灶”或动词“做饭”,这是字形推义;《过秦论》中“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 由“亡(逃跑)”推知“北”为“败走,败逃”,这是结构推断;《赤壁赋》中“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句中“渔樵”作谓语,为“捕鱼砍柴”之意,这是语境推断结合结构推断。
虚词意义用法推断有词性界定法、语法判断法、语境推断法、类比联想法、标志识别法等,方法技巧运用与实词意义推断大多相近。如2012年高考四川卷第9题,D项为“时又有边将诈诱杀为阵获者 /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第一个“为”是动词,“作为,当作”;第二个出自《六国论》,加点的“为”与“所”共同构成被动句式,是介词,表被动,两个“为”的用法明显不同。这是词性界定法。广东卷第6题B项“三十余年之纠葛,豁然一清 / 并开引河,导之入淮”,第一句中的“纠葛”是名词,“三十余年”是定语,由此可知“之”是结构助词“的”;后句“导”是“引导”之意,由此可知此“之”为代词,代“水流”,两个“之”用法不同。这是语法推断法。江西卷第11题B项“且使陛下有拒谏之名 /不出,火且尽”,前句从段意可知,“且”是“并且、况且”之意,表语意递进;后句“且”出自《游褒禅山记》,“将要”之意,可判断两个“且”用法不同。这是语境推断法。浙江卷第17题D项“其言不为人所信也/或因寄所托”,前一个“所”与“为”构成“为……所”结构,表被动,后一个也是固定用法,由“所+动词”共同组成名词性短语。两个“所”意义用法不同。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攻克文言词汇这一堡垒,更多的还要靠日积月累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