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军
让城市的回音更为清脆、健康和精彩,固然需要国资的能力的提升,但也不能不说的是,国资系统的改革与重组任重道远,还需时日,至少在舆论荆棘的当下,更需客觀的认知和放大的心怀与放长的眼光。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随后的经济衰退,引发了诸多的反思与思考,其中加速国企改革,打造城市或区域铁骨脊梁的话题,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而热议的源头,恰恰出现在经济成分较为丰富的广东。
客觀地说,受全球经济大背景影响,以往红红火火的东莞等经济模式受到相当挑战。从《南方日报》的揭示来看,就在去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广东党代会上特别提到,广东将分类推进国有企业“大国资、全覆盖”的改革,国资在公共领域、城市建设、战略新兴产业等方面唱起“战略引领”主旋律。
广东“大国资”的新思维并非偶然,某种意义上,这对诸多区域或城市在此方面的实践,应是一种肯定,毕竞对不少城市而言,从历史和改革中一路走来的国有经济,虽然还有待于修炼,但由积累形成的责任心、集约性、输血造血功能、技术人才优势、城市脊梁的特性与作用不容质疑。
事实上,在中国许多的城市深处,总能折射这种回音。
当下的城市中国,让每个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深度关注自己所在的城市,甚至与自己相同或相近的城市,这与改革开放之初的关注不同,由于不可想象的变化速度,即使小到一条道路,大到崛起一个园区、一项标志工程,甚至一个牵动全国、全世界神经的盛大活动,都会在一个个矗立的符号背后,看到这一身影。在变的旋律中,即使是美国人彼得·海斯勒《江城》笔下的小城涪陵也莫不如此。
不妨将目光锁定在黄海岸边的青岛。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她都是一个值得让人打量、思考、想象、可期的城市。这倒不光是她青春、她的自然之美,而在于经济进发背后的国资脊梁之力。这或许与南方一些少有国有色彩的城市有很大的不同,但这就是青岛。
虽说有关国有资产的管理与优化,是道涉及全局性的深刻命题,甚至全社会对它的深层改革也报以很大期望,但这并不妨碍诸如青岛这类城市主力军作用的发挥,而且伴随着深度的转型、整合与提升,国有经济的脊梁支撑亦会越加强壮。
辩证审视青岛,国资的力量与她的经济结构,尤其与其历史息息相关,难以割裂,而且在这近十年的时间,这个集团军和所属的主力军们,也未辜负城市重托,在深化改革重组,促进转型升级,加强基础管理和国资监管等诸多重点领域,实现了渐进式的突破、提升、创新及增效的良好局面。
之前的种种探索和骄人数据无需多叙,但沿着他们一路走来的路径不难看出,青岛国资的监管之路和如今整体系统作用的发挥,也恰恰是广东等地正在探索和希冀发挥“大国资”优势的一面镜子。这其中,既有曾经普遍面对的困惑,也有紧贴城市战略和宏觀大势勇于变革的成功。这方面,无论是早些时候的奥帆赛,或是正在实施的蓝色发展战略,以及备受瞩目的2014世界园艺博览会,甚至是不断提升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国资总在扮演和担当重要角色。
这也不禁让人联想到刚刚播出不久的大型记录片《断剑》,讲述的是有着红军传统的我志愿军主力之一的38军,在赴朝作战的“第二次战役”中的英勇表现。后有评价说,这支被称作“万岁军”的铁骨脊梁,为取得战役的胜利,把敌军打退到“三八线”,扭转朝鲜战局,做出了重大贡献。著名作家魏巍当时随该军采访,并以他们的事迹写成《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战地通讯,其精神影响了几代人。
虽说如今的经济建设环境,已不同于60多年前的那场硝烟,但在脊梁担当这个要素上,人们还是有意无意将二者联系起来,希冀国资能够释放更大的能量,并真正成为引领城市经济,乃至中国经济的主力军。起码,生生不息的青岛港已为此作了很好的注释。
让城市的回音更为清脆、健康和精彩,固然需要国资的能力的提升,但也不能不说的是,国资系统的改革与重组任重道远,还需时日,至少在舆论荆棘的当下,更需客觀的认知和放大的心怀与放长的眼光。
《央企真相》作者邱宝林说得好,既要清醒看到我国优秀企业与世界级一流企业和伟大企业间存在的整体差距,也应在正确导向前提下将压力变动力,以期迎接中国“伟大企业”时代的到来。
我们期待这样的历史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