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地区农村留守老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3-04-29 02:54李淑霞
关键词:问题对策农村

李淑霞

摘 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农民工在不断增加。由此引发了农村大量"空巢"家庭的出现,导致农村留守老人群体不断扩大。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怎样?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在对赤峰五个旗县进行实地调查后,总结了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分析了他们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探讨了解决留守老人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赤峰地区;农村;留守老人;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9-0092-03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农民工在不断增加。由此引发了农村大量“空巢”家庭的出现,导致农村留守老人群体不断扩大。农村留守老人是社会发展中产生的弱势群体,但他们又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关注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解决他们在生活上所遇到的困难,对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和谐社会的建立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留守老人生活的总体状况

(一)生活俭朴艰难,经济状况较差

子女在外务工虽然使家庭经济条件有所改善,但由于他们的相对收入也不高,而且他们也都有自己的家庭,还要供孩子上学,给老人的钱并不是很多,况且老人也能体谅子女的处境,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向子女要钱的。绝大多数留守老人还要靠自身劳动维持生计。

(二)承担着繁重的体力劳动

原来很多重活都由子女帮助做,但子女外出后,家里家外的一切事情都需老人自己来操持。一年四季,少有闲暇。有的老人为了让在城里的子女省点钱,还要为他们种植果蔬。其劳动强度可想而知。

(三)身体状况不佳,医疗费用高

人到老年,多是疾病缠身。“三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病”是他们体质的突出特征。从2003年开始赤峰各旗县区的农牧民大多都参加了新型农民医疗合作(新农合),在定点门诊看病、住院按一定的比例报销。但留守老人多住在离旗县城很远的山区,去城里一趟非常难。除非重大疾病,一般是不到城镇医院看病的,只在村卫生室或乡医院看病用药,或干脆在药店买点药吃了事。而乡村卫生室、乡医院并不都是新农合定点医院,故新农合对他们来说基本没什么意义。于是就出现了“收入低,药费高”的严重局面。

(四)卫生状况不佳

子女不在身旁,连个搞卫生的人都没有。衣服、被褥、锅碗瓢盆都不能及时清洗,环境卫生也很差,尤其是夏天更是苍蝇蚊虫满屋飞,特别是那些鳏寡老人。这些都严重地危及着老人的身体健康。

总之,苦、累、病、脏正威胁着农村留守老人的身心健康。

二、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一)经济收入低,生活困难

留守老人的收入主要靠政府补贴、子女供养和自己劳动所得三大项。从2011年起,赤峰各旗县60岁以上老人每月都会得到相应的养老补贴(60岁给60元,以后每过10年再追加10元),其中还有人同时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即低保)。除了这项以外,其他两项都不具有稳定性。因为种地年景有好有坏,收入有多有少;子女的供给更是如此,挣的多也许多给点,挣的少就少给,有时候很长时间都不给。所以留守老人的收入是非常微薄的。

(二)有病无钱医现象普遍

农村老人大半辈子都“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劳作,身上都不同程度的留下了一些病疾。进入中老年后,各种病魔纷纷来扰。但高昂的医疗费用让他们胆寒。于是,小病拖、大病抗,小病不治成大病,大病造成生活困难。

(三)劳动强度大,身体不堪重负

农村六、七十岁的老人,甚至80多岁的老人,只要身体允许,都在务农、养植、干家务。每天四五点钟起床,一干就是一天。有些子女外出打工会把部分土地流转出去,而有些则全部留给父母耕种。还有的青年人夫妇一起去城里打工,把孩子留给父母照看。这种劳动强度,对于一个强壮劳力都会十分吃力,何况是一个老人。

(四)精神空虚,缺少慰籍

老人虽然有喜静的一面,但也最怕孤独。他们习惯了苦日子,对物质生活方面没有更高的奢求。但子女的精神慰籍则是老人身心健康所不可缺少的重要资粮。而子女外出务工,老人生活失去了依靠,精神上也无所依托,心里无比落寞。既盼儿女回来,又怕耽误了他们挣钱,再说路上花很多钱更让父母不安。于是老人只好强忍这种孤独与寂寞。另外,农村缺少文化娱乐设施,精神文化生活基本无从谈起,农闲时节,老人大多是“蹲墙根,找树荫;扯闲篇,磨时间。”如果遇到连阴天,几个老人聚到一起打打赤峰对调(扑克的一种玩法),下下象棋或五子棋就算是高雅的文化活动了。特别是寡居老人更是“出门一把锁,回家一盏灯。”家内家外,都找不到精神寄托。

(五)生活缺少照料,安全隐患多

由于子女不在身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诸如挑水、换灯泡、接电线、加工米面、买生活用品等都成为难题。特别是老人大小病不断,一旦出现突发性事件,而家中无人,抢救不及时,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六)家庭孝道观念单薄,老人遭遗弃

现在70多岁的老人,一般都有三四个孩子甚至更多。然而越是这样,子女间对老人的赡养越容易形成相互推脱的局面。特别是在农村这样的现象更加突出。很多儿子娶妻生子后,不仅不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反而嫌弃老人,总以自己的小家庭困难为由,变相地拒绝赡养父母。于是《墙头记》的活话剧就在农村不断上演。而在这时,女儿又认为赡养父母是儿子的事,自己是“泼出去的水,嫁出去的女”更找种种借口推脱责任,使老人处于无人管、无人要的悲惨境地。

三、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生活问题的对策

(一)政府作为

1.发展本地经济,把农民工吸引回来

经济是否发展,关键在政府。政府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本地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扩大投资开发项目,鼓励、引导农民利用本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并帮助他们投入生产。同时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吸引商人来本地投资,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将流动到外省市的农民工吸引回来,让他们就近就业,这样既能挣钱养家又能很好地照顾老人。

2.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政府应通过实施国家的有关农村福利政策和制度来保障留守老人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防范其生活中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

(1)扩大低保范围,切实落实60岁老人养老补助政策。在物质层面上保证农村老人达到基本生活水平。凡符合条件的老人都要纳入政策保障范围。目前,有些基层政府在落实这一惠民政策时,靠人情,拉关系,有些真正有困难的老人享受不到这一政策,相反,条件尚好人家的老人却优先享受了这一政策。政府在落实这一政策时,缺少监督机制,致使一些基层干部利用党的政策营私舞弊,造成了很坏的影响,破坏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另外,政府要在有能力的条件下,不断提高财政补助能力,提高农村老人的补贴标准。

(2)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目前,很多农村老人都参加了“新农合”,但有时却无法真正享受这一优惠政策。因为只有在定点医院看病,才能按一定比例报销,可是这些医院多设在旗县城,离农村较远。而离农村较近的乡、村医院并非都是定点医院。况且,乡、村两级医院医疗体系并不健全,医疗设施落后,医疗服务水平低,很多乡医院连最基本的诸如割阑尾的手术都不能做,患者必须到很远的县、旗医院就医,劳民又伤财,给群众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因此,政府是否考虑扩大新农合定点医院规模,将乡级医院也列为定点医院,并且,要切实加强乡、村两级医院医疗体系和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使农村老人有病及时看,有病就近医,安全又廉价。从而解决留守老人“就医难,费用高”的问题。

(3)提高农民工待遇,坚决杜绝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

毋庸置疑,农民工为城市的发展和建设贡献了宝贵的青春年华,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然而,他们的付出与所得有时并不成正比。比如说2013年夏季,城里人在屋里避暑还嫌热,而农民工却顶着烈日建楼修厦,除了工资以外,没有其他任何待遇。所以政府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提高农民工待遇的政策并监督执行。另外,政府需不断敦促各企事业单位要按时按量发放农民工工资,保证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只有让农民工领到属于自己的那份血汗钱,才能让他们实现孝养父母的愿望,提高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质量。

(二)社会关怀

留守家庭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因此,政府、社会对留守老人应该付出更多的关爱,想方设法解决老人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1.建立农村老人活动中心,把老人组织起来

以自然村为单位,村委会牵头,以原来的小学校或村委会为活动场所,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老人们农闲时聚到活动中心,或聊聊天,或下下棋、打打扑克,或让回家探望父母的打工族轮流讲讲城里见闻,或请有关人士讲讲老人用火、用电、防火、防盗、防骗方面的知识,或让老人们轮流讲述自己在这些方面的经验教训,或为老人们放放电影(电影光盘可以让外出打工的子女们提供,租或者买都用不了多少钱)以此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在活动中心,老人们还可以自愿结成互助小组或兴趣小组,利用老年人的特长进行互助,组织者也可以策划一些比赛项目实行互动,以丰富老年人的娱乐活动,实现留守老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的。

2.兴办农村养老福利事业,走家庭化养老和社会化养老相结合的道路。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托老所,对那些高龄农村留守老人或不能自理的老人实行集中赡养制度。村里也可以建立老人食堂,让那些做不了饭的老人集中到食堂就餐。也就是吃饭在食堂,住宿在自家。村委会要劝说老人的子女按时按量交钱给村委会,村委会再向国家和当地政府申请一些经费,帮助那些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养老。这样既能让老人安享晚年,也解决了子女在外务工的后顾之忧。

3.组织为老服务志愿队,鼓励和号召在城里的青年学生组成为老服务志愿队,并经常下乡,根据老人不同的实际情况,帮助老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如陪老人聊天解闷、洗衣服、做饭、晾被褥、理发、搞卫生、修电器,答疑解难等等,不时地调节一下老人单调枯燥的生活。

(三)家庭关爱

1.发扬敬老爱老的光荣传统。百善孝为先,孝是做人的根本。在孝道观念逐渐淡漠的今天,每一个外出打工的青年人,更要懂得饮水思源、知恩图报。要知道“老人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所以每个人都要争做敬老爱老的楷模。自觉树立“以孝敬老人为荣、以不孝敬老人为耻”的思想观念。

2.提倡家庭养老传统。“养儿防老”仍然是中国人恪守的观念。老人们都希望晚年得到子女的赡养,所以外出打工人员,不能因外出而使亲情疏远,不能因远离父母而将他们推向社会,不仅要孝养父母之身,而且要孝养父母之心,孝养父母之志,老了还要给予临终的关怀。按时给老人寄钱送物,有条件的可出钱给父母买养老医疗保险或为父母购买养老服务,请专门人员进行照顾。让父母幸福地安度晚年。

3.子女要经常与父母保持联系,在精神上支持关心他们,经常回家看看,听听老人内心的需求,做不到常回家的要经常打电话问候,与父母多沟通交流,缓解老人内心的孤独。

4.老人的劳动强度主要体现在农忙时节,因此在农忙时节离家不远的子女一定要回来帮忙,不能回来的要出一些钱雇人帮忙。夫妇一起在外打工的尽量将其子女带到外地上学,不要将这个重担留给父母。

此外,留守老人自身也要注意调节好心态,要解放思想,不能守着老规矩不变。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要与时俱进,与历时共进步。

总之,农村留守老人是社会向前发展中出现的一个新的弱势群体。老人们辛苦一生,养育儿女,可到了安享晚年的时候,儿女们却远离了他们,这在他们的心理、身体各方面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所以政府、社会、家庭应共同努力,千方百计地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问题,使留守老人真正做到颐养天年。

(责任编辑 徐阳)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