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毛泽东革命思维下的社会发展观

2013-04-29 02:54马报

马报

摘 要:社会发展观是人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和看法。一定发展观念的背后隐含着更深层次的思维方式。毛泽东革命思维对其社会发展观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在对社会发展本质、发展方式、发展主体、发展内容等方面的理解上都体现出革命思维的痕迹。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需要转变革命思维方式,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毛泽东;革命思维;社会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9-0065-03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温家宝曾经说过,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毛泽东在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实际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发展观,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

一、革命思维与毛泽东的社会发展观

实践决定认识,同时人们的社会实践又总是在一定思想观念的指导下进行的,而认识和思想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一旦固化为一种思维方式,又会对社会实践、对人的思想观念产生持续的巨大的影响。毛泽东的社会发展观主要形成于革命和战争年代,是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反帝的民族革命、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中形成发展的。这一历史进程当中,革命问题总是与社会发展问题交织在一起,对毛泽东社会发展观的形成造成了十分深刻的影响。革命对于毛泽东来说是极其神圣的。“因为革命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推翻国民党政权和建立社会主义政权的重要法宝,也是其巩固新生政权的法宝;不仅是其政权合法性的根本源泉,也是其全部行为的合法性源泉。于是,革命成为评判是非的根本政治标准[1]。”即使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还坚持通过“不断革命”和“继续革命”来改造社会的一切,包括人们的思想和文化,直至实现共产主义。他指出:“我主张不断革命论……革命就是要趁热打铁,一个革命接着一个革命,革命要不断前进[2]。”因此可以看出,毛泽东社会发展观的背后隐含着一种革命思维方式。

这种革命思维方式的形成与毛泽东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其自身实践经历有着密切关系,有着一定的历史必然性。首先,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来说,革命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3]。”毛泽东之所以把马克思主义奉为指导思想,一个基本的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彻底的革命理论。其次,俄国十月革命斗争实践和列宁革命斗争理论对毛泽东社会发展观形成有着深刻影响。特别是列宁理论中的阶级色彩对以毛泽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毛泽东从早年起就把阶级斗争的观点与阶级分析的方法看做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从一开始就运用阶级斗争的基本立场和方法来观察和分析中国社会。再次,近代中国国情和民主革命实践对毛泽东带有革命色彩社会发展观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毛泽东认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是异常强大的,在这样的敌人面前,革命方法不能使和平的,而必须是武装的。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造就了毛泽东的革命思维方式,也使他对发展的理解带有浓厚的革命色彩。

二、毛泽东革命思维下社会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第一,在对发展本质的理解上,毛泽东认为,新生事物,它的出生,是要同旧事物的严重斗争才能实现的。也就是说,发展在本质上来说,就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斗争过程。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压迫和阻止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最主要的东西。因此,社会主义要在中国生根发芽,必须通过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和对内推翻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才能实现。在这里,新事物和旧事物之间的关系就具体表现为阶级关系,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斗争就表现为阶级斗争,因而使得发展问题在本质上包含着具体的阶级内容。正是建立在对发展本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认清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解决了中国革命的性质、革命对象、革命任务和革命方式等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一系列根本问题,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方向。但是,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局限,把发展理解为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斗争,一方面容易造成对“新事物”、“旧事物”的教条式划分,把任何人、任何事物都教条式划分为新与旧、好与坏、进步与反动、朋友与敌人,从而认为不是新的就是旧的,不是好就是坏,不是进步就是反动,不是朋友就是敌人,容易造成二者绝对对立的局面;另一方面,发展观中所蕴含的革命维度,使矛盾双方的对立和斗争方面占据主导,忽视了矛盾双方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而在解决矛盾时又往往诉诸暴力手段消灭一方达到解决矛盾的目的。这种带有浓郁革命气息的发展观在和平建设时期就体现出它的局限性,毛泽东晚年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失误和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与这种发展观不无关系。

第二,发展方式上更加注重革命斗争手段,突出强调阶级斗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在毛泽东的社会发展观中占有无可替代的核心地位。他强调,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并指出:“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4]。”早在民主革命初期,毛泽东就对当时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革命的态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后的革命斗争中不断探索阶级斗争的新形式和新内容。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把阶级斗争当作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路线的斗争作为社会主要矛盾,犯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最终酿成文化大革命的悲剧。

第三,发展主体上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5]。”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要取得成功,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在民主革命阶段,革命战争就是群众的战争,必须依靠人民、组织人民、武装人民、解放人民、保卫人民,为人民利益而战,才能打赢人民革命战争。在和平建设时期,只有充分发动群众,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长足发展。正如毛泽东所说的:“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他们可以组织起来,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替自己创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6]。”因此,毛泽东在发展问题上,坚持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着眼于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深入群众之中,与群众打成一片,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但是在革命斗争思维下,由于毛泽东在晚年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误判,过分强调和突出群众主体作用,忽视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造成“大跃进”运动全局性错误。同时,“文革”期间旷日持久的、轰轰烈烈的群众革命运动泛滥与这种革命思维不无关系。

第四,关于发展的基本内容。毛泽东认为,发展首先在于发展生产,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他看来,发展的主要手段是革命斗争,但是革命本身不是目的,革命的目的在于建设和发展,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毛泽东指出:“革命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加以改变,把经济制度加以改变,把政府、意识形态、法律、政治、文化、艺术这些上层建筑加以改变,但目的不在于建立一个新的政府、一个新的生产关系、而在于发展生产[7]。”“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8]。”但是在革命思维的影响下,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全面爆发后,革命成为最终目的。当时大多数工矿交通企业,甚至农村的生产受到了极大的干扰,有的企业的生产则陷于完全停顿状态。此外,毛泽东还把“革命”思维延伸到政治和文化思想领域,把革命强调到无以复加的高度,试图通过生产革命、政治革命、文化革命来实现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这都是革命思维惯性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三、几点启示

第一,要坚持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任务。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一般条件,也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和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社会的发展进步首先在于生产力的发展进步。要用生产力标准来衡量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与否。正如毛泽东所说的:“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9]。”

第二,要坚持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党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作出的战略决策,实践已经充分证明这个决策是完全正确的。经济是基础,解决中国的所有问题,归根结底要靠经济的发展。邓小平指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10]。”

第三,要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从根本上说,革命对历史进步的促进作用是通过打碎旧制度、解放社会生产力来实现的。当革命胜利建立新的社会制度后,如果继续不断地推行革命,这种历史的进步作用就会逐渐减弱,乃至产生极大的负面作用。邓小平说,中国要做到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改革。与革命不同,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对现存制度的完善而不是对它的否定。与革命暴风骤雨的激烈方式不同,改革是渐进的,持续的,因而不会造成社会的动荡。在改革的同时,还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必须敢于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向前发展。

第四,要坚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本。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最广大的群众是发展的主体,发展的过程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当前阶段,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11]。”因此,必须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只有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参考文献:

〔1〕俞可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政治发展的逻辑[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01).

〔2〕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58-1-28.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2.

〔4〕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0.

〔5〕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

〔6〕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中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578.

〔7〕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82.

〔8〕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

〔9〕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79.

〔10〕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50.

〔11〕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3-17.

(责任编辑 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