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萍
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历经了几千年,依然在我们的课堂上展现魅力。它体现了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辩证法,恰到好处地把握“引与发”的辩证关系。但是这种切问方式又具有一定的机械呆板性,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用“问”来推进学生的学习时要细细考量,应在“引”字上下足硬功夫,提问抓住题眼,课堂才能高效。如何在一堂课中发挥有效提问的作用?那就得规避一些无效提问。接下来,我根据一些课例来谈谈如何规避无效提问,力创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陈设性问题尽量不提
如当学生在问题面前卡壳时,教师说出答案,然后问“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等问题,看似细细询问,其实是无效的。这样的提问与灌输并无两样,显然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又如,有些问题本来没有什么含金量,教师自己也觉得提了这样的问题,再指名学生来回答,显得很幼稚,就用陈设性的提问来问全体学生,看似课堂热闹,学生回答整齐,其实是所有学生钻入一个怪圈——不动脑筋随口应答。长此以往,学生就养成回答问题随心所欲,不需努力思考的坏习惯。
二、伪发散性问题尽量不提
这也是提问在课堂和沙龙中的区别。沙龙中的提问有多方面的,这些问题怎样解决,其实都没有什么硬性要求。但是课堂不同,教学目标要达成,学生的时间牺牲不起。我们的课堂提问一定要一语中的。
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苏教版第七册的《统计》一课时,书上呈现的例题是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申办的第一、第三次投票情况。如果学生不理解投票规则,心中就会疑惑:为什么要投了一次又一次?(这个问题在书上的“你知道吗”阅读资料中有答案)教师提了一个问题:从这则短文中你知道了什么?小短文里包含了投票的成员国情况,投票规则,世博会成立的历史,等等。如果教师此时不能提出一个指向性很明确的问题,那么学生就要把这段短文学透虽然也算学有所获,可是离本课的教学目标 “你如何选择海量信息中你所需要的?”甚远,这是我们教师在提问前必须思考的。
三、反复性问题要改变策略提
课堂中有些问题确实很是重要,但是教师不能一味地重复提问,这样就显得很啰嗦,并且学生的回答也很单一。那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呢?我们可以给同一个问题换副面孔出现,也可以把同一个问题换一种表达的逻辑来呈现。
例如苏教版第一册的《认识11~20的数》,教学的难点是学生要掌握计数单位“十”,并能区别与计数单位“一”的不同。一学生上讲台抽取了14支铅笔(一捆10支,再加散装的4支),教师可以这样问他:“你拿了几支铅笔?是怎样拿的?”学生表达自己拿的过程也就能说清楚了1个十和4个一;还可以这样问:“他是怎样迅速拿出14支铅笔的?”学生要回答“迅速”,就必须说到“1个十和4个一”;还可以这样问:“你也会这样很快地拿出15支铅笔吗?”另一学生操作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到“1个十和5个一”的这种拿法。教师再次追问:“这位小朋友拿了几个一和几个十?”可见,不同的提问法避免了啰嗦,也提醒了学生学会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所以说,重要的问题也不能以同一副面孔出现,要步步紧扣,只有学生的思维被紧紧抓住,课堂效果才会好。
四、没有思考支点的问题要换个方式提
有时候有些问题必须提,但是由于提问技巧的不同,往往一个问题的提问方式就决定着这个问题是有效还是无效的。
有一对师徒上课,徒弟上课提问:“小朋友们一起看大屏,图上都有些什么?”学生把所有画面信息一一道来,一堂课的开始就是一团糟。徒弟百思不解,回头再看师傅的示范:“小朋友们请看屏幕,路的两边各有几只兔子在采蘑菇?这些蘑菇分两种颜色,每种颜色各有几个?”这种提问方式一下子就给学生观察的支点,所以学生回答都能有的放矢。
又如,很多教师总结全课时会问这么一个问题:“说说这堂课你的收获。”全班同学就很热闹地交流。一堂课下来,收获颇丰。例如小组合作中小组成员关系亲密了,这是收获;大组交流中,自己能勇敢举手了,这是收获;听到别人的回答后,能作出正确判断这也是收获;等等。所以这样的一个问题很明显提得太宽泛。一堂课的结束我们提问的目标就应该切合今天的课堂教学,可以这样发问:学习今天这个知识点,我们用了哪些方法?小组中谁的答案给你的启示最多?在合作中,你认为谁是你学习的最佳搭档?同学们回答问题时,你很赞赏谁的风格?你还有什么地方没有弄明白?可以找谁帮忙?这样的提问学生就能回答到点子上,还可以在别人的总结中回顾一堂课的所有知识点,这一切都归功于提问的实效性。
总之,提问的技巧很有讲究,让提问切实有效地推动下去,为课堂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就得规避一些提问的陷阱,明确提问的目的,这样,高效的课堂才有指望产生。当然,关于提问还要注意哪些方面,如何精炼我们提问的语句等等,都是一个个可以研究的课题,相信在教学实践中反复推敲,必能促进我们的课堂教学。
(责编 金 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