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堯
本月中,一場八號颱風襲澳,不僅給澳門帶來惡劣的天氣,影響了市民的出行,同時也掀起一場關於的士的風波,令市民和遊客對本澳交通亂像的不滿之情再度高漲起來。就連翌日各報導都是大篇幅地報導有關這次颱風的亂像,批評的士司機亂收車資、白牌車接客的報導滿天飛。的士司機一時間成了眾矢之地,以致於的士司機社團代表亦站出來叫冤屈為業界解圍,挽回的士司機業界的聲譽。
衆所周知,“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實際上,有關的士負面問題長期以來一直是存在的,颱風天氣只是導火線而已。在澳門這座相對溫情的城市中,每逢八號颱風襲澳,全城公共交通運輸系統全線癱瘓。“的士”也成了有需要人士颱風天出行的唯一之選。然而,颱風天氣下出車,是充滿危險的,萬一遇上意外,的士司機的生命安全和車輛的損失得不到任何保障的。所以也只有少數司機才願意冒險出車。儘管市民對的士收取附加費批評如潮,政府對此似乎是一種默許的態度。這也是的士坐地起價成為不成文規則的主要原因。
這次的士司機杯葛事件中,相信最感困擾的莫不過於在職的士司機群體。面對輿論眾多的質疑和攻擊,就好像站在被告席的被告人。輿論一味地批評,似乎也稍顯不公,不僅會令到業界士氣低落,舊人意興闌珊,更嚴重影響新人入職的欲望。其實,作為服務行業從業者的士司機也是一個非常辛苦的體力工種,面對各種乘客的壓力也是挺大的,但偏偏又得不到社會的理解,難怪這個行業已經是青黃不接,難以吸引年輕人入行了。作為民眾,更應以理性公平態度,理解的士司機的職業操守,齊來尊重和體諒的士司機,而非一味地指責的士司機不可加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