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油纸伞

2013-04-29 00:44肖育文
中华手工 2013年9期
关键词:伞衣纸伞荥阳

肖育文

固东镇的荥阳村,离云南腾冲县城50多公里,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子,这里以出产精美独特的油纸伞闻名。

过去,这里曾有一片沼泽地,长年生长着茂盛的芦苇和毛竹,世居在这里的村民就利用芦苇和毛竹编制纸伞、藤编、竹编等生活用品,拿到集市出售。村里人几乎都姓郑,过去80%的村民都会做纸伞及其他编制品,而且代代相传。因制作的花纸伞做工精细,色彩鲜艳,式样美观,曾一度热销保山、大理、昆明等地。而今,这个村子会做油纸伞的艺人仅有4人。

郑氏好手艺

郑家朝是目前荥阳村油纸伞制作最有名的一位匠人,他制作的纸伞号称“越打越亮、不会渗水”。当我前去探访他时,80多岁的老人正坐于堂前木凳上扎制纸伞,老人一手拿着钻头,一手握住伞骨打眼,双手的力度拿捏得恰到好处,厚底的黑框眼镜挡不住老人精锐的目光,长满老茧的双手并未失去灵巧与协调。

老人12岁就开始跟父亲学做伞,至今近70多年了。据了解,清康熙末年,老人的祖先曾在腾越县衙供职,一次偶然见识到油纸伞制作,加以学习,之后便在自己的村子开设了油纸伞作坊,至今已有280年之久。

郑家朝一边制伞,一边给我们介绍,手工油纸伞的制作过程十分讲究,大致分为选材、削伞骨、车伞头、做伞把、裱伞衣、晾晒、绘画、涂桐油等数十个步骤。所有步骤中最难的是削伞骨,因为一把纸伞有短骨和长骨,不但要先把竹子一根根剖开削好,还要再一支支钻洞,相当耗工。

说郑家朝是村里手艺最精良的艺人,是因为老人对制伞的每个工序都非常讲究,竹子一定要直,桐油一定要亲自熬上一整天,伞衣一定是界头乡的棉纸,粘伞衣的一定是纯天然的塔枝油,伞骨、伞头和伞眼都是亲手车出来的……老人家笔耕不辍,现在还自己绘彩花,刷清漆。他说,家中先辈都以油纸伞为生,传到他手上,几十道工艺汇集了祖祖辈辈的心得,可惜现在儿孙都不大乐意接手,一是花纸伞的市场越来越小,二是做纸伞费工费时,认真做一把需要4~5天时间。郑家朝的小儿子说,看父亲做了那么多年,学是学到了一些,但还是有很多工序没学会、学好。

坚守与不坚守

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油纸伞除了遮雨功能外,也因为繁体字“傘”的字形内有四个人字而被赋予“多子多孙”的含义。在荥阳村当地土语中,“纸”与“子”同音,旧时女子结婚嫁妆中必有两把油纸伞,寓意“早生贵子”。在结婚典礼中,新娘下轿时避邪所用的器物,也少不了油纸伞。此外,油纸伞的“油”谐音“有”,所以当地人在女儿出嫁后一个月内,娘家还会带油纸伞、竹凳、鸡笼到女婿家拜访,祝福小两口有子有孙。

郑家朝家时常有游客慕名而来,怀着好奇心看老汉制伞,顺便买下几把作为收藏。荥阳纸伞的特色,除了在于伞体和伞柄的手工精制之外,伞面绘画也是重要一环。郑老的画风很朴素,喜欢点缀梅花、杜鹃等花卉,或是添几笔写意山水,每把伞自由发挥,少有雷同之处。除了制作小巧的油纸伞,老人有时还会制作直径3米的巨伞。露天商铺喜欢买这类大伞,立在商铺门口既可挡风雨,也可遮太阳,招商引客格外醒目,因此有“照铺伞”之称。过去保山、腾冲等地商家林立,集市繁荣,大纸伞最受商家青睐。

郑家朝说,一把刷上桐油的油纸伞,用上三五年不成问题,淋过雨后只要擦干或晾干再收起来就行了,不会像现在的折叠伞动不动就罢工。他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希望这门富含爱情的老手艺,能像剪纸、中国结一样,被越来越多年轻人接受。

正说着,门外传来汽笛声,老人的儿媳匆匆跑进屋,高兴地说:有人要买纸伞!买伞的是一家文艺院团的工作人员,想买一些真正的油纸伞做演出道具。老人翻出已经做好的几十把伞供他选择,来人看了之后连连称好,一问价格,吃惊地吐出舌头:15元!我知道,他肯定和我一样,吃惊于油纸伞如此低廉的价格。

阳光下,造型圆润的油纸伞散发出一股股桐油香气,却让人心生哀愁。已经延续280年历史,传承了9代人的荥阳村制伞工艺,由于工序复杂,制作费力,卖价低廉,正面临失传。一把伞只卖15元,却要花4~5天的时间来完成,所得的收入根本不能满足家庭的日常生活开支,更多的生活来源还是要靠农业生产,这就造成了郑家朝老人的制伞工艺后继乏人的现状。一边是对技艺的苦苦坚守,一边却是四壁萧然的家,如何不让人悲从心来。

猜你喜欢
伞衣纸伞荥阳
“守”艺人刘伟学:一把纸伞也能成“潮牌”
细雨山塘
小型降落伞充气和伞衣塌陷过程
谁都要看到的一幅画
细雨山塘
荥阳京城花园唐墓M35 出土器物
荥阳京城花园唐墓M5 和M8 出土器物
设计参数及大气参数对降落伞充气性能的影响
荥阳唐墓中出土的骨骰
伞衣透气性对翼伞气动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