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引导犯错的学生

2013-04-29 23:52王亚丽
新校园·上旬刊 2013年9期
关键词:错误家长心理

王亚丽

复旦大学发生的投毒案、河南周口发生的弑父杀姐案及江西临川二中杀害教师案,无一不让人震惊。三个当事人一个是大学生,两个是高三学生,他们为什么会做出这样不可思议的事呢?应该是心理方面的问题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一个人的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家庭、学校、社会对其都有一定影响。

梁启超先生说:“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如果他们不能健康成长的话,将影响祖国的兴衰。因此,作为一名小学管理人员,以上案例引起了笔者的反思:我们的教育有问题吗?教师的教育方法科学吗?小学教育可是人生的基础,如果平时不注意德育教育,特别是学生做错了事没有正确的引导,或处理不恰当,都会使学生产生错误认识,久而久之,他们的心灵就会扭曲。因而,当学生做错了事后,如何正确地处理至关重要。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对所管理的一至三年级的34名任教教师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内容如下:当学生做了错事以后,你是怎样处理的?为什么这么做?

调查情况是这样的:从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式上看,有16人(47%)比较冷静、比较客观,表示先通过当事人或旁观者了解情况后再做处理,注重讲道理;有10人(29.4%)有点偏激,不问青红皂白,不是批评就是惩罚;有8人(23.6%)认为小孩子出点错很正常,不用管他。从策略上看,有的选择了避开大众场合,有的则不分场合。从处理问题的结果看,有的教师通过循循善诱让学生自己认识了错误,有的教师则是明确指出了学生的错误,还有的教师把学生批评了一顿,学生却自始至终都不知自己犯了什么错误。

结合调查及经验,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种属于理智型,考虑问题周到,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教育出的学生心理可能比较健康;第二种属于偏激型,过于武断,过于主观,不会考虑学生的感受,这样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第三种属于不负责任型,不能真正把学生的事情放在心上。

一位教育家曾说,学生不是一个需要装满知识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对于犯了错的学生,更应给他指明一条前进的方向。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教师既不能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又不能不分青红皂白,一味训斥、体罚。首先要全面了解情况,然后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处理结果必须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明确告诉他们以后该怎么做,并给予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去改正。至于方法并不是唯一的,“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应该因人而异。

越是外表文静、内向的学生,越应该引起教师的注意,这类学生一般课堂遵守纪律,按时完成作业,下课不疯闹,有事一般放在心里不表现出来,如果成绩不突出,很难引起教师的注意。要是他们与其他学生发生激烈冲突,中间一定有隐情。处理起来一定要慎重,因为这类性格的学生内心细腻、敏感,而且又不善于表达。当他们做错事时,一开始最好别过问他们,当他们情绪稳定后,再选择在没有别人的情况下,以不经意的形式找他们谈话,并且要和颜悦色,先说最近一段时间他们表现好的地方,然后慢慢引出我们关注的问题,讲清道理让他们认识错误,并鼓励其改正错误。

对于性格外向的学生,要给他们足够的发言机会,这类学生爱说话,善表达,如果教师强行打断他们正说的话,他们心里一定不舒服,对于后面怎样处理问题他们可能根本听不进去。因此,即使事情已经解决了,也要单独把他们叫出来,耐心地听一听他们当时的想法,为什么那么做,然后通过推心置腹地交流,让他们认识错误,并通过激将法或“戴高帽”促使他们尽快改正错误。

班里那些特别调皮的学生,是最让教师头疼的,他们每天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个别的还明显地带有暴力倾向。对于这样的学生,要联系家长,了解学生这种行为形成的原因。如果是家长管理方法不当造成的,家长就应该改变方法。家校联手为学生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每天给他们一个改正的小目标,并跟踪了解,学生做得好,一定要及时表扬。如果是离异或其他特殊情況家庭造成的,这就需要教师的多多关爱,耐心引导,用自己的言行去感化学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都是在犯错、知错、改错的过程中成长的。大人也有犯错的时候,何况低年级的学生。低年级的教师教育学生时要讲究艺术,平时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事事做学生的典范,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带动学生。教师最好多学习、多研究心理学,了解学生的成长规律,还要有爱心、耐心、包容心及信心,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当然,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也并不只是在学生出错时才进行,而应体现在每时每刻,渗透于生活的各个细节。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长时间的共同努力,并且每个环节都不能缺失,每个环节都不能有问题,否则就有可能出现“劣质品”。素质教育已提出很多年了,但很多地方其实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家长、教师都只看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心理疏导,所以学生的的思想、心理才会有问题。

因此,当务之急是扭转当前整个社会普遍存在的重智育轻德育的不良现象。政府职能部门必须打破以成绩衡量学校、评估学校的办法,彻底改变应试教育,让教育回归求真育人的本真。家长也不能两眼只盯着孩子的成绩,这样,孩子的压力才会变小,他们才会健康成长,将来才会更好地更乐观地去生活,更理智地去解决问题,社会才会更稳定,更兴旺。

猜你喜欢
错误家长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在错误中成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心理感受
家长请吃药Ⅱ
不犯同样错误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