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芳容
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语文的学习不是系统地学习学科知识的活动,而是个体语言文字的习得、积累和学习运用的过程。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只有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饶有兴趣地参与实践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学才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提出的目标和要求。
崔峦理事长在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开幕式上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话道出了夯实基础的重要性。而对于七、八岁的低年级学生来说,这一阶段正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初步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关键时期。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在加强学习语言运用上下功夫,语文教学将事半功倍。下面笔者就如何创新低段阅读教学,提点不成熟的想法。
一、创新教学内容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这一观点已经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同。但在教学中,要遵循教学规律、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以此综合确定教什么是有难度的。我校进行的“学会学习”课题实验,对低段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效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方法如下:
低段阅读教学在教学内容上贯穿两条主线:一是识字教学线。识字教学重在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二是读、说、背教学线。读、说、背教学重在语言积累、语感培养和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上。两条主线互相交织,互为促进。
二、创新教学方法
识字教学是低段教学的重点。要突出重点,需要教师在识字方法上做足文章,以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1.识字方法的习得
(1)建立汉字音形义联系的概念。汉字是表意文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从汉字的造字法看,其字音、字形与字义大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汉字的使用情况看,字音、字形与字义也是一一对应的。抓住它们之间的联系,建立汉字形音形义的概念,在识字教学中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课中的“葫芦藤”时,先引导学生仔细看看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草字头,表示它们都和植物有关);再提问学生还见过哪些植物有藤。(出示有藤的植物图。)
(2)借助图画,结合语境,理解字义。七、八岁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离他们生活经验较远的词语,借助画图来理解是一种好方法。如教学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葡萄沟》中的“梯田”一词时,可用简笔画勾勒出“梯田”的具体形象,以帮助学生理解。
(3)多种方法,记住字形。每一个生字都可能有与众不同的识记方法,但大量的汉字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在教学中,师生可共同研究,创造性地使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如: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课中的“哇“字时,可创设语言情境,交流识记方法:嘴巴张大——“哇”;你们能不能给“哇”换个偏旁,让它变成另外的字——哇、挂、娃、洼、蛙。(出示字卡“张口一声哇,用手往上挂,有水是水洼,女孩爱娃娃,捉虫小青蛙。”)
2.读、说、背的运用
在语文教学中,读有三种境界:初读悟言,熟读悟意,细读悟情。可见读是学习语文的最好方法。教学时,读的形式应丰富多样。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采用自由读、选读、接读、评读、赛读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读。每一次读都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学生有目的地去读。有了读的基础,就为“用自己的语气说书上的话”奠定了基础。
说的训练,即练习“用自己的语气说书上的话”,教学中要循序渐进,让学生先用“自己的语气说书上的句子”。每篇课文要抓住几个有特色的句子进行语气训练,起到抛砖引玉、举一反三的作用;再用自己的语气说书上的自然段,让学生一段一段地说,降低难度,学生乐于接受;然后用自己的语气说书上的故事,在说好段的基础上,可以水到渠成地让学生连段成篇,教师可板书说话提纲,学生照着提纲说,这对训练学生说话的条理性是大有益处的;最后,让学生说自己的感悟,理解,将文本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历或是原有的知識系统相结合,有创意地说。
背的训练,即在理解基础上背诵。鼓励学生自提问题,设计问题引读课文。帮住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为背诵做好铺垫。把书上的语言熟背下来,反复品味,为把书上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打下了基础。
读、说、背三者之间联系紧密,相互渗透。“读”是说的基础,“说”是读、背的桥梁,“背”是读、说的结果和升华。
《小柳树和小枣树》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在教学上,可摒弃繁琐的内容分析,采用“以读为主,说、演、议相辅”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不同点,并相机引导学生或用词说句子,或把自己当作文中的小柳树夸夸“自己”,或用自己的口气说说书上的故事等,让学生把书上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学生读得充分,说得清楚的基础上,再表演故事。最后议一议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把“读、说、演、议作为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在兴趣中积累了语言,培养了语感。
这样的阅读教学,摒弃了繁琐的分析、讲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同时,也为学习语文的最终目标——学会运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